-
1 # 路遙lgy
-
2 # 伊耆角木
小說中,包拯都做過宰相。歷史上,包拯不是宰相,但等同於副相地位。
我們先來看看小說。關於包拯的小說,最著名,也是包拯傳奇故事最主要的出處也就是《三俠五義》了,這部小說中,包拯做了宰相。小說中包拯的官職是這樣升遷的,先是參加科舉考試,中進士,封定遠知縣,後因為用刑打死犯人被貶,後在大理寺遇見首相王芑,應長相符合仁宗夢中的應夢賢臣,被選拔,進宮驅鬼後封為開封府尹、陰陽學士。之後陳州放糧被加封龍圖閣大學,仍兼開封府事務。狸貓換太子案告破,在小說第十九回末尾,有這樣一段“一日,老丞相王芑遞了一本,因年老力衰,情願告老休致。聖上憐念元老,仍賞食全俸,準其養老。即將包公加封為首相”。所以,《三俠五義》裡包拯做了首相。
然後看看歷史,歷史上包拯沒做過開封府尹,那個職位是儲君專屬,他是“權知開封府”意思就是處理開封府事務,屬於差事,不是正式官職。包拯最後最高的官職是樞密副使,不久後調任禮部侍郎,但包拯推辭沒有接受,次年,包拯死於樞密副使任上,被追贈禮部尚書。
其實,樞密副使在北宋等同副相地位,這就要說到宋朝宰相制度了。宋朝的宰相制度叫做二府三司制,“二府”即政事堂與樞密院。政事堂掌政務,設宰相三人,都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頭銜,另有副相,加“參知政事”頭銜。樞密院掌軍事,長官為樞密使,稱“樞相”,地位等同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而樞密副使也就等同於副相“參知政事”。另外三司就是戶部、鹽鐵、度支三個部門,三司長官稱“計相”,比二府長官低一些,大約等同於副相。
所以,小說中的包拯是宰相,歷史上的包拯等同副相地位,叫一聲“相爺”到也不為過。
-
3 # 夜襲糖多多
包拯早年剛剛入仕,見到北宋王朝每年花費鉅額金錢給予遼國,以換取邊境太平。包拯曾建議說:“國家每年向契丹交納財物(歲幣),不是抵禦戎人的計策,應該操練軍隊、挑選將領,致力於充實邊境守備。”又請求重視門下封還駁正的制度,以及廢黜貪官汙吏不得做官,選擇郡守縣宰,推行考核試用補任恩蔭子弟的方法。當時各道轉運加按察使,他們上奏彈劾官吏大多指摘細小過失,注重苛刻嚴察相互標榜,官吏自覺不安,包拯因此請求免去官職。後來因此,包拯調任權知開封府。
在調任開封府後,他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加之他在此期間對朝廷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深得當時的皇帝宋仁宗的喜愛。於是在他任職開封府時,讓他權三司使一職。三司使總攬財政收支,租賦及鹽鐵專賣事務。北宋沿設,三司使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為中央最高財政長官,號稱“計相”。所以包拯完全可以被人成為相爺。
後來,包拯還擔任過樞密副使一職,樞密使是戰時國家軍政最高長官,可以把軍政大權握於一己之手以便宜從事,樞密使的職掌範圍擴大到了極限,“權侔於宰相”。後來,樞密使制又發生了變化,職權範圍逐步縮小。但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丞相相當,是宋朝名副其實的宰相。從這一方面看,包拯也完全可以被人成為相爺。
因此,包拯被人成為相爺,一方面是同僚對他的尊稱,另一方面他確實做過宰相一職,完全可以擔得起這一稱謂。
回覆列表
包拯的名聲,不用說,凡事有華人的地方,都知道包青天的形象,不畏奸惡,為民伸冤的廉潔清官。 事實上包拯是個白面書生,生在宦官之家。年輕時考取進士,在家侍奉父母!三十九歲開始當官,當塗縣到端州,端州三年後調進京城,做了御史中丞。後又進去開封府當府尹(市長) 。其實就是這時候,有了開封有個包青天的說法。包拯在開封府實行了打官司的改革,是百姓打官司方便便捷了。可是,包拯只在開封府當了不到兩年的市長。又被調到走當了官財政的官。到六十三歲,被封為樞密右使,相當於副丞相,可能這時候人們都喊他相爺,可惜的是當副丞相不久,包拯就有病去世了。 包拯被稱為相爺,應該是民間或是藝術家為了更好地宣揚他的正義無私的高大影響,做的藝術處理,更好的使他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