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
2 # 國病
並沒有證據證明恐龍滅絕與隕石有關係,那只是部分科學家的猜想。但可笑的是,很多這種主觀臆斷的猜想被列為了知識點。
恐龍滅絕與隕石有關嗎?我認為可能性非常小。因為不合邏輯,知道嗎?就是說邏輯這一關都過不了,還不要說沒有任何證據。
恐龍大部分都是體型巨大,不僅如此,遠古動植物大多都是體型巨大的。比如猛獁象、劍齒虎都比現在的大象和老虎體型大。恐龍時代大型動植物就更多了。
如果恐龍是因為隕石撞擊地球而滅亡,那有一個問題說不過去。就是大型植物呢?為什麼同時期的植物也大多不存在了?既然有大型食草恐龍就必然有大型植物,否則怎麼生存呢?有了大型食草恐龍,才會有大型食肉恐龍。這個食物鏈才能通。只有大型動物而沒有大型植物,那是不合理的。隕石撞擊使得一些動物滅絕可以理解,但植物不會,野草燒不盡,春風吹由生。只要氣候不變,植物就能頑強生長。只有氣候變遷才會導致植被退化、荒漠化、沙漠化。還有就是人這種特別動物的過度活動,才會使得生態受到影響,從而在微觀上改變部分氣候。一般的動物怎麼可能呢?
所以我認為恐龍滅絕的唯一原因是氣候發生了根本變化。所以就使得大型植物首先滅絕,然後形成傳導效應,最終使得體型巨大的恐龍滅絕。同時代體型小的動植物則保留了下來。氣候的根本變化又使得新的物種孕應而生。比如蕨類植物與普通的雜草明顯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生的。動物同樣如此。正因為存在一個植物茂密的時代,所以地下煤礦資源才會那麼豐富。未來如果氣候變化加大,新的物種也會出現,人類適應不了也會滅絕。這種氣候本質的變化,可能不是我們能簡單想象的。
為什麼氣候會發生那麼大的變化,我認為可能是太陽系的銀河時間決定的。就是說,對於時人而言,甚至對於人類歷史而言,銀河時間、所處於銀河的位置,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相對來說短時間內是恆定的。但放到幾十億年的地球年齡上看,那就不一樣了。因太陽系銀河位置變遷對於氣候的變化是根本性的。喜馬拉雅山上都有古海洋生物,可想而知,氣候地理變化有多大。一顆彗星經過都能帶來災害,太陽黑子活動也能劇烈影響氣候。你想想,在銀河的位置改變是多大的變化。有腦殘科學家說炸燬月球對地球更好,且不說你做不到,如果做到了,那人類甚至現有動植物就立馬毀滅了。
-
3 # 搖擺的地球
行星是由恆心合成的,恆星在“燃燒”過程中,釋放出無限的質子、中子、電子等粒子,這些粒子在逃離恆星時,隨壓力和溫度變化會結合成各種原子,一些原子又進一步結合成各種分子。這些原子和分子,廣泛分佈在銀河系裡,彙集到一起就形成各種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行星。太陽系中的行星也是由這樣形成的。
-
4 # 希望d田野
首先闡述筆者觀點,6500萬年前行星墜落地球,只是恐龍滅絕的誘因或媒介,並不一定是恐龍滅絕的真正的罪魁禍首!
回覆列表
滅絕恐龍的隕石都是怎麼形成的?
題主的問題很有特色,問題和說明是兩個問題。滅絕恐龍的隕石,也就是小行星,太陽系裡的最常見的小型天體;根據太陽系形成理論,這個隕石來自於上一代恆星的超新星爆發。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框框以上的天體在後期都會形成超新星爆發,我們知道,恆星是宇宙中的工廠,所有除了氫元素以外的元素,都是由恆星生涯中或者恆星不同階段的天體產生的。我們的太陽系即在一代或者二代恆星超新星爆發後的殘骸重新凝聚產生。
歐南天文臺發現的原始恆星盤,同心圓的中心即是未來的恆星,外圈則是圍繞恆星產生的行星,積盤則是形成這個恆星系的塵埃帶,關鍵就是這個塵埃帶,裡面有形成恆星的氫等氣體元素,也有形成行星的各種金屬元素(天文意義上講氦以後的元素統稱為金屬元素),當然也包括超新星爆發後的部分固體碎塊,這些碎塊就是後來太陽系橫衝直撞的小行星。
太陽風會將這些塵埃帶推送至太陽系的邊緣,因此我們現在的柯依柏帶處存在大量的小型天體,大部分彗星就來自於這些區域,當然太陽系裡火星與木星之間也有一個小行星帶,但據說這個小行星帶是原本有天體但撞擊碎裂所致。
木星軌道附近的小行星示意圖
柯依柏帶示意圖
回到題主的說明,傳統理論認為地球就是我們文明的故鄉,是我們以後將要往哪裡去,而不是我們曾經從哪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