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紙可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比如可按照產地、來源、成分和性質加以分類。(1)按照產地分類。根據中國當前的廢紙利用情況,主要有中國產廢紙、美國廢紙、歐洲廢紙和日本廢紙。由於不同地域的造紙原料、助劑使用情況、印刷方法和油墨特徵,尤其是廢紙的回收方法及管理的差別,廢紙的性質也有所不同。(2)按照來源分類。可分為家庭廢紙、辦公廢紙、商業包裝廢紙、印刷廠和裝訂廠廢紙、紙箱廠和紙製品廠廢紙。通常把由商店、家庭、辦公室等終端使用者收來的,以及由固體垃圾分選出來的廢紙,統稱為終端使用者廢紙(post-consumer recovered paper)。而把由紙張的印刷、加工部門回收的廢品、邊角料統稱為初級使用者廢紙(pre-consumer recovered paper)。(3)按照成分和性質分類。這是最常使用的分類方法。由於廢紙的成分和性質是多種多樣的,劃分的種類也很多。從使用廢紙的角度看,有些成分和性質相近的廢紙,其處理的方法和處理後再生漿的主要用途是相同的,因此可將這些紙種歸為一大類。一般有7類:舊箱紙板(old corrugated containers,OCC)、舊報紙(old newsprint.ONP)、舊雜誌紙(old magazines,OMG)、混合辦公用紙(mixed office wastepaper,MOW)、廢紙邊、本色漿紙以及混合廢紙(recovered mixed paper,RMP)。這樣便於擴充套件選料範圍以滿足大生產對原料供應量的要求。同時使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具有相對普遍的適用性。因此這幾種大類是業內公認的。但各國所制定的分類標準,對各類廢紙所給予的標號卻是不同的。另外分類都較細緻,以便於對廢紙的管理和經銷。由於中國需要從美國、歐洲及日本進口大量的廢紙,因此對這些國家的廢紙分類應該有所瞭解。歐洲的廢紙分類標準是由歐洲紙張聯合會( CEPI)和國際再生資源管理局(BIR)聯合制定的。標準中關於廢紙的分類不是依據某些質量引數來分類的,而是根據廢紙中無用和有害物質的含量分類的。將回收廢紙分為5類(普通、中級、高階、牛皮紙類、特種紙類)57個品級,具體見附錄一。美國是按廢紙的原紙種分類的,比如印刷廢紙、非印刷廢紙、含機械漿廢紙、不含機械漿廢紙等。美廢(美國回收廢紙)中消費量最大的是OCC,其次是脫墨級的廢紙(包括舊報紙和高質量的印刷紙)及紙漿代用品(不含機械漿的紙)。具體將回收廢紙分為51個品級,可直接用序號來稱呼,如1號美廢、10號美廢……。另外還有一組特殊品級的廢紙,共有35種,具體見附錄二。日本也是按廢紙的原紙種分類的,共分為9個大類29個品級,對初級使用者廢紙沒做具體質量規定,而對5個終端使用者廢紙作了嚴格的質量規定。具體見附錄三。這些分類標準的共同特點是對各個品級廢紙應包含的紙種和不應含有的雜質都作了明確規定。可作為廢紙收購、經銷等商務活動及海關、稅務、政府管理的法律依據。對於標準中未盡事宜,還需買賣雙方做相關的補充和約定。中國廢紙大體上可有8類:廢紙板、舊報紙、書本紙(舊書本和雜誌)、白色廢紙、廢紙邊、廢紙袋紙和牛皮紙以及混合廢紙。但目前還沒有正式統一廢紙分類的標準,有些地方性的規定,許多地方是靠市場自然調節,缺乏統一組織和統一管理,廢紙比較混雜,質量也得不到保證。附錄四是北京和天津地方性規定。中國廢紙回收中存在的問題,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負責起草,由全國造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向國家申報的《廢紙再利用技術要求》(送審稿)正待批生效,屆時會有一系列強制性的措施,規範中國的廢紙回收利用。其中關於廢紙分類標準的內容也列在附錄四中。
給親戚家正在上學的孩子做草紙用。一方面,你的廢紙直接扔掉有點可惜;另一方面,學生用白紙做草紙也是種浪費。所以,這種方法比較合理。
廢紙可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比如可按照產地、來源、成分和性質加以分類。(1)按照產地分類。根據中國當前的廢紙利用情況,主要有中國產廢紙、美國廢紙、歐洲廢紙和日本廢紙。由於不同地域的造紙原料、助劑使用情況、印刷方法和油墨特徵,尤其是廢紙的回收方法及管理的差別,廢紙的性質也有所不同。(2)按照來源分類。可分為家庭廢紙、辦公廢紙、商業包裝廢紙、印刷廠和裝訂廠廢紙、紙箱廠和紙製品廠廢紙。通常把由商店、家庭、辦公室等終端使用者收來的,以及由固體垃圾分選出來的廢紙,統稱為終端使用者廢紙(post-consumer recovered paper)。而把由紙張的印刷、加工部門回收的廢品、邊角料統稱為初級使用者廢紙(pre-consumer recovered paper)。(3)按照成分和性質分類。這是最常使用的分類方法。由於廢紙的成分和性質是多種多樣的,劃分的種類也很多。從使用廢紙的角度看,有些成分和性質相近的廢紙,其處理的方法和處理後再生漿的主要用途是相同的,因此可將這些紙種歸為一大類。一般有7類:舊箱紙板(old corrugated containers,OCC)、舊報紙(old newsprint.ONP)、舊雜誌紙(old magazines,OMG)、混合辦公用紙(mixed office wastepaper,MOW)、廢紙邊、本色漿紙以及混合廢紙(recovered mixed paper,RMP)。這樣便於擴充套件選料範圍以滿足大生產對原料供應量的要求。同時使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具有相對普遍的適用性。因此這幾種大類是業內公認的。但各國所制定的分類標準,對各類廢紙所給予的標號卻是不同的。另外分類都較細緻,以便於對廢紙的管理和經銷。由於中國需要從美國、歐洲及日本進口大量的廢紙,因此對這些國家的廢紙分類應該有所瞭解。歐洲的廢紙分類標準是由歐洲紙張聯合會( CEPI)和國際再生資源管理局(BIR)聯合制定的。標準中關於廢紙的分類不是依據某些質量引數來分類的,而是根據廢紙中無用和有害物質的含量分類的。將回收廢紙分為5類(普通、中級、高階、牛皮紙類、特種紙類)57個品級,具體見附錄一。美國是按廢紙的原紙種分類的,比如印刷廢紙、非印刷廢紙、含機械漿廢紙、不含機械漿廢紙等。美廢(美國回收廢紙)中消費量最大的是OCC,其次是脫墨級的廢紙(包括舊報紙和高質量的印刷紙)及紙漿代用品(不含機械漿的紙)。具體將回收廢紙分為51個品級,可直接用序號來稱呼,如1號美廢、10號美廢……。另外還有一組特殊品級的廢紙,共有35種,具體見附錄二。日本也是按廢紙的原紙種分類的,共分為9個大類29個品級,對初級使用者廢紙沒做具體質量規定,而對5個終端使用者廢紙作了嚴格的質量規定。具體見附錄三。這些分類標準的共同特點是對各個品級廢紙應包含的紙種和不應含有的雜質都作了明確規定。可作為廢紙收購、經銷等商務活動及海關、稅務、政府管理的法律依據。對於標準中未盡事宜,還需買賣雙方做相關的補充和約定。中國廢紙大體上可有8類:廢紙板、舊報紙、書本紙(舊書本和雜誌)、白色廢紙、廢紙邊、廢紙袋紙和牛皮紙以及混合廢紙。但目前還沒有正式統一廢紙分類的標準,有些地方性的規定,許多地方是靠市場自然調節,缺乏統一組織和統一管理,廢紙比較混雜,質量也得不到保證。附錄四是北京和天津地方性規定。中國廢紙回收中存在的問題,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負責起草,由全國造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向國家申報的《廢紙再利用技術要求》(送審稿)正待批生效,屆時會有一系列強制性的措施,規範中國的廢紙回收利用。其中關於廢紙分類標準的內容也列在附錄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