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ng同學
-
2 # 中國醫院定位
首先,護士在整個醫療衛生體系裡屬於含金量不怎麼高的職業,待遇也差強人意。所以,對男性的吸引力不大。
其次,護士的准入門檻並不高,一般學習成績不怎麼好的人才會選擇這條路,雖然我們不願意看到這種現象,但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事實。
希望社會對男護多一點理解。
首先,護士在整個醫療衛生體系裡屬於含金量不怎麼高的職業,待遇也差強人意。所以,對男性的吸引力不大。
其次,護士的准入門檻並不高,一般學習成績不怎麼好的人才會選擇這條路,雖然我們不願意看到這種現象,但不得不承認,這就是事實。
希望社會對男護多一點理解。
首先因為護士是“女人的行當”這一觀念根深蒂固。南丁格爾於19世紀60年代創立了現代護理原則規範。她也堅持認為男性“粗礪的”雙手不適合接觸患者、或是為病員傷殘的軀體沐浴、更衣。英國皇家護理學院作為護士的職業聯盟,在1960年才承認男性護士成員。美國的一些護理學院直到1982年才迫於最高法院裁決的壓力開始招收男性。例如“修女”(“sister”,科護士長舊稱)或“女總管”(“matron”,護士長舊稱)這樣的高階護士職稱,對招募男護士更是適得其反。毫不意外的,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家也不認同男人居然可以當護士。男護士也常被患者誤認為醫師。 另一方面,人們對於護理工作的觀念往往是過時的,而這種過時的認知可能會讓男性特別反感。影視作品中的護士往往只能給英雄主人公男醫生當幫手。
實際上,護士需要獨立完成大部分工作,並且是病患的第一風險責任人。為了消除偏見,護士招募活動展示了護理也是一門具有職業發展的專業工作,需要具備諸如麻醉學、心臟病學或急救護理等專業知識,並運用與技術、創新和領導力相關的技能。但要吸引男性又不至於陷入性別偏見並不容易。美國一場招募活動喊出了“你夠爺們當個護士嗎?”的口號,立刻引發了爭議。
護理並非大多數男生心嚮往之或被勸導從事的職業。僅有五分之二的英國父母會為兒子當了護士感到自豪。因此,從事護理工作的男性通常已經非常熟悉這項工作。他們有些是子承母業;還有些是在親屬或自己住院時被男性護士照料過,從而受感染進入護理行業。儘管許多關於工作和護理的性別成見已經消失,但到目前為止,護理行業的性別歧視卻仍然難以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