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頭二根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為什麼有人說失去才知道珍惜,但偏偏在擁有時不以為意呢?

    這是人的一種“熟視無睹",不以為然的心理。

    多年前,有一位女子作了一首歌頌家鄉美景的詩:

    依家住在兩湖東,十二珠簾夕陽紅。

    今日忽從江上望,始知家在畫圖中。

    平時與這位女子朝夕與共家鄉那種秀麗恬靜的生活環境並沒有引起她感受,直到有次離家幾日以後,再次舟還故鄉,在江上極目遠眺,才發現家鄉的景色竟如此的迷人。宛若置身於一幅優美動人的風情畫之中。

    為什麼女子過去身在“畫"中未知畫,而一旦離開再重返時,才感受到家鄉的美呢?這就是不以為然、習以為常的心理。

    同樣,一個在外在漂泊的遊子,在家時欣賞不到家鄉的美景,認為一切不過如此,一旦離家以後,才思鄉如渴。

    酒醉過後方知酒濃,人都是這樣,一旦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感情方面更是如此,失去以後才覺得珍貴,才感覺到那種撕心裂肺的痛。

    人世間沒有後悔藥,願我們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我們的青春。

  • 2 # 藍罌

    自從婆婆去世之後才知道,對她的愛有多深沉:因為愛所以懷念

    看到一則泰國公益廣告,裡面有一位痴呆的老婆婆。

    影片中老師在課堂上專心給學生上課,教室後面坐著睡著了的患有老年痴呆的母親。

    偶爾有學生分散注意力回頭看睡著的奶奶,去食堂打飯時會讓學生幫忙照看。

    家長對此產生了極大的不滿,甚至想讓孩子轉校。

    校長找老師談話,說幫助老師找人專門照顧,老師謝過校長好意,說這是我自己的媽媽,要自己照顧。

    顯然老師將接受被辭退。這時老師發現母親不見了,於是到處去找。

    學生知到老師奶奶不見了,放棄隨同家長回家,加入了尋找奶奶的隊伍。

    回家路上,坐在車裡的孩子對媽媽講,等我長大了一定會開車給你。

    透過老師傳道授業、悉心照料母親,在孩子們的心裡言傳身教了感恩與愛。

    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成長很是欣慰,對老師逐漸消除了顧慮。

    此情境像極了從前我與婆婆。

    早上照顧吃喝拉撒後的婆婆帶著她一起上班。

    總有同事略帶嘲諷的打趣道:人家帶孩子上班,你倒好帶個老婆婆。

    隨著時間推移,同事也都抱以理解態度。

    婆婆繼公公去世後一直過著以我們為中心的生活,我跟老公平時都各自上班。

    回家如同到了飯店,進門吃飯,然後把杯盤狼藉留給婆婆,直到多年後婆婆得了老年痴呆。

    婆婆是個性格剛烈之人,一生爭強好勝,家裡家外遇事衝鋒陷陣的總是她。

    工作崗位上也絕不服輸,經常有同事在我面前說我婆婆曾經在單位時的精明強幹。

    一次孩子在院子裡玩,沒過一會哭得花臉貓似地跑回家來。

    我說沒關係,小孩子之間嬉戲打鬧實屬正常,我婆婆忿忿地拉著孩子去那個肇事者家去理論,直到那孩子道歉方休。

    婆婆雖強勢但講理。她對我們的愛就是這樣,看不得家人受一點委屈。

    公公曾患腦溢血,需要有人精心服侍,正當我與老公商量由誰來照顧公公時,婆婆說你們都好好上班,家裡有我呢。

    婆婆替我們承擔了此項艱鉅的任務,看到她平展的身驅逐漸累到佝僂,我跟老公下班後幫忙照看一會。

    防止肌肉萎縮給公公鍛鍊身體,有時推上輪椅去公園裡散步,此刻的婆婆才得以休息片刻。

    婆婆替我們分擔了大多本來屬於我們的義務,就這樣一直堅守著,直到七年後公公去世。

    那時最快樂的事就是我帶他們去吃海鮮,婆婆起初沒吃過,一直拒絕食用,後來吃到上癮。

    把婆婆廚房解放出來,在飯店吃飯時開心得像個孩子,我對婆婆敬佩之餘充滿了感恩。

    直到後來婆婆生病,我們給予她更多陪伴,雖然老年痴呆溝通存有障礙,但在一起時,總會聽到她的笑聲,那笑容讓我們感受到孩童的天真以及親切。

    除卻思維混亂,看上去與常人無異,很多時候我會問老公,老媽的痴呆會不會裝的呀?

    如今距今婆婆去世近200天,每天我們深深的懷念。孩子也很懂事在感恩與愛中前行。

    當擁有變成一種習慣,會逐漸的不珍惜,但世事無常所有的擁有,終將變成失去,願我們珍惜擁有的,莫待失去空追憶。

  • 3 # Cready永恆

    人就是這樣,當你擁有時,覺得很平常,就像你有一個賢惠的老婆,為家日夜操勞,時間久了,你會覺得那是她該做的,你只負責找錢養家,等到那天你煩她了,就會忽略她的付出,認為她沒有找錢,沒有付出,但是等她真的走了,你才會發現,家裡的米沒了,飯不好吃了,地髒了,孩子沒人帶了!你才知道她付出有多少,所以人都是在失去的時候,才知道她是多麼重要,不要等失去才懂得珍惜!

  • 4 # 亞星等待的五年

    得到的太簡單,自然不以為意,總想去找得不到的,拼了命的去想得到,以為那會是幸福,忽略了得到的,走一段路,看一段風景,才知道幸福在自己得到的手裡,珍惜所擁有的,才是幸福,也因為失去太多,才有了想得到更多的激情,才能靜下來慢慢思考,才懂得珍惜

  • 5 # 三草兩木——愛妮

    從享受中迷失了自己,把別人長期的好當成了理所當然,習慣了享受,殊不知人都會累,都需要被疼愛,當一個人長期受夠了被忽視,就會離開,而習慣了理所當然享受別人好的人,突然缺失了這種好,從而才體會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跟團去加拿大旅遊,換多少加元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