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園林綠化施工養護
-
2 # 香林之語
我是專業研究八角的,根據你描述的情況,推斷是八角林遭受了炭疽病的感染,造成長期落葉。
八角炭疽病的病原為球狀炭疽菌,其可造成八角林提早和異常落葉。該病時常為害八角樹葉、嫩枝和果實。感病的葉片病斑多從葉尖、葉緣開始,逐漸蔓延到葉片中部。病斑初期呈現水漬狀小斑點,若在中部病斑常呈近圓形。後期病斑中部變成灰褐色,邊緣有深色條紋,病斑隨之呈現輪紋狀,其上密佈帶灰色的小黑點。病果表面呈現不規則的褐色大斑,邊緣交界明顯,果實幹燥後,病斑隨之皺縮,其上表面亦生有黑色小點。葉片受害後常出現1-3個不等的近圓形病斑,受害後葉片常提早掉落,危害嚴重時,葉片從7月開始即行脫落,葉片全部落光則形似火燒。多數枝條連續多年受害時易造成整株枯死。落葉後,樹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和缺乏營養積累,因而保花保果能力差,極易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沒有收成。
八角炭疽病症狀
炭疽病使八角林嚴重落葉
對於炭疽病,基本的防治方法有:
(1)選育抗耐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改善林間環境條件
八角的生長習性是溼潤、溫暖和半陰環境,50~60年生的老林鬱閉度大,林內環境陰溼,枝葉交叉廕庇,通風透光性差,有利於病菌的侵染和傳播,而不利於樹木健康生長。因此,必須對過密的林分進行間伐。主要除去受病蟲為害嚴重的植株,對樹冠形狀不良、衰弱和被壓或者結果不良的植株根據情況進行枝葉修整,要求間伐後每株之間枝葉具有一定距離,單株內的枝葉沒有明顯的交叉覆蓋狀況。在間伐的同時對病蟲枝葉進行清理,修整間伐下來的病殘枝葉要求統一移出林地外面統一燒掉,也可以在林地內挖大坎實施土埋,腐爛後取出作肥料使用,間伐工作最好在冬季至初春時期進行。
(3)合理施肥,增強植株抗性
根據八角樹體的養分含量及其需肥規律, 以及八角林土壤的供肥效能,以N、P、K 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適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應的施肥技術,按不同生長髮育時期施肥,合理施肥,有利於增強植株抗性。每年施用兩次,第一次在1~3月份,促進春梢生長及幼果發育, 減少生理落果;第二次在5~7月份,加速果實長大, 促進花芽形成。施肥量根據樹體大小和開花結果量來定,一般是8 年樹齡以上的結果樹, 每次每株施1~3 kg專用肥, 小樹適當減少, 施0.5~1.5 kg即可。
(4)化學防治
八角炭疽病是一種侵染性真菌病害,可藉助風雨進行重複傳染傳播。因此,發現有病害發生時,除了採取修整病枝葉的措施外,還要及時地使用70%的甲基託布津、25%丙環唑、21%矽唑多菌靈、25%咪鮮胺等藥劑進行防治,控制病害擴散蔓延。
-
3 # 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
八角樹落葉有好些原因,可能是藥害、肥害、病害,也可能是根系和土壤的原因,還可能是溫度、溼度、光照等原因,建議發些圖片來看看!
-
4 # 萌蟲音樂
效果較好的藥劑有:8%中生菌素·苯醚甲環唑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用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10%多氧黴素1 000-1 500倍液,或90%三乙膦酸鋁8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60%三乙嶙酸鋁·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80%戊唑醇6000倍液,或18%烯肟菌脂·氟環哇懸乳劑1000-1600倍液,或2%寧南黴素水劑400-800倍液,在防治過程中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噴藥均勻細緻要達到淋洗程度
回覆列表
一般八角樹葉片壽命一般為2年,幼樹及壯旺樹葉片壽命較長,老樹及病殘樹葉片壽命較短。多年大面積落葉只能說您的管理沒有到位。所以我們採取以下適當措施進行保葉。
一、科學配肥。含有有機質的複合肥對葉片生長大有益處,一能壯葉,即葉片濃綠變厚;二能保葉,即延長葉片壽命。
二、合理施肥。施肥應以淺施勤施薄施為主,全年保持養分均衡供應,忌開深溝施肥,忌施重肥,忌乾旱缺水情況下施肥。
三、噴葉面肥。葉面肥對壯葉保葉有明顯效果,尤其在落葉比較嚴重的冬春季節,噴2—3次葉面肥可減輕落葉。葉面肥應以有機型或複合型為主,如高美施、新枝素、肥霸等。
四、少用或不用抑制型激素。多數抑制型激素對促花、保花、保果均有一定效果,但對葉片也有一定傷害,應謹慎使用。一般全年使用次數以不超過3次為宜,濃度也應嚴格控制,噴灑量以噴至葉面溼潤但不滴水為度。最好能加葉面肥同噴,以減輕對葉片的損傷程度。
五、修剪。剪掉不必要的枝條和葉片,保留樹體的養分均衡不過多流失。
六、病蟲害防治。炭疽病、潰瘍病、煤煙病、介殼蟲、蚜蟲、蟎類等病蟲均首先對葉片造成影響,或造成黃葉、卷葉、落葉,或減少葉片壽命,所以應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
七、水分供應。長期乾旱會造成葉片失水捲曲,甚至大量落葉,有條件的應及時澆水或淋水。
八、合理摘果。掛果量太大,超出了樹體的合理負荷,對樹葉、樹勢和來年產量都有負面影響,應在第一次生理落果結束後,把過多的幼果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