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運書生
-
2 # 小書蟲瀟瀟
其實兒子和女兒都一樣,我們守著老人近,我姐做完飯端過去的時候,飯還是熱乎乎的。每天要往家裡跑好幾趟,哪怕是拿塊肥皂,拿件毛巾也要過去轉一圈。過年前老人的室內衛生,被褥清洗,年貨採購都是幾個孩子誰有時間就多做點。
我們兄弟姐妹們從沒有為老人養老這事紅過臉。周圍的鄰居都說我爸媽有福,孩子孝順,一大家子讓人羨慕。
其實孩子孝順不孝順還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學習榜樣,你怎樣對待你的老人,那麼孩子就會不自覺照搬你的方式。以前家裡條件不好,父母收入有限,但每個月都要往奶奶家、姥姥家寄寄生活費,自己省著細著得。這麼多年我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父母沒有給我們提供優越的家庭條件,但給了我們一顆友愛善良的心,這是最寶貴的財富。
-
3 # 遠嫁de全職媽媽
其實,兒子和女兒都一樣!當我們都為人父母,自然也就明白父母的不容易!等到他們都老去,不管是作為兒子也好,女兒也好,都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吧!但每個家庭不一樣,都有著這樣那樣的事情,這就要看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了,其實說不計較,也很難,畢竟各自都成家立業,大家都一樣是父母的孩子,都應該搶在前面盡孝道,退一步再說,大家總歸是一家人,誰做的多一點少一點,也無所謂了,畢竟做好自己就行了,多多陪伴父母才是真,不用計較那麼多!
-
4 # 陪媽媽抗癌的熊姐
我覺得區別不大,主要看兒子和女兒孝不孝順。孝順的話,都是父母的孩子,都應該養老,不孝順的話,自然是推三阻四,兒子推女兒,女兒推兒子。
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重男輕女的思想作祟。現在這個社會,人口流動頻繁,兒子女兒在父母身邊,不在父母身邊又有什麼所謂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而且有些父母不一定覺得子女守在身邊就覺得幸福,老人也有老人的空間,只要父母身體健康,他們喜歡怎麼過。生活費給夠,隔兩天打個電話,逢年過節進行探望。不過有一天確實需要人照顧,不管再遠,都要去儘自己的孝心。
-
5 # 大師玉雕工作室
這個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區分,如果父母對待女兒女婿和兒子一樣的話,女兒兒子就一樣看待,共同去養,但是大部分不是這樣,給兒子提供房子,這樣讓女兒女婿負擔一樣責任,恐怕女婿也不願意,這種情況女兒負擔三四成就可以
-
6 # 李姐香脆雜糧煎餅培訓
在我們河北就是兒子養,有病啥的兒子出錢給看病,女兒就買點好吃的,老人住院啥的女兒伺候。在內蒙古就不一樣咯,兒子女兒一起養,比如說看病平均出錢,我覺得這樣的挺好
-
7 # 心如蓮花173349538
兒子和女兒在處理父母的養老問題上,區別在於錢多與錢少的問題;再有就是願不願意付出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兒女之間應不分彼此,自己有錢有能力就養著父母,不需要平均主義,不要分得那麼清。分得太清,就淡化了親情。
-
8 # 沍澤平
在中國的傳統性古老,因大多兒子繼承祖業。而女兒只浮財(稼壯內似),所以區別就在這裡。固此對養老義務有所區別。
-
9 # 天藍草叢青
姊妹之間在家庭有平等的權利(繼承權、話語權、決策權)的共同贍養老人;姊妹之間生活在重男輕女家庭的由兄弟贍養老人,自己象徵性的付出為妥。
獨生子女家庭就要提前準備贍養四個老人。
-
10 # 遇見花開花落
就“兒子和女兒在處理父母的養老問題時,有什麼區別?”我來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兒子女兒條件可能相差甚遠,父母情況也千差萬別。這個問題在古代是沒有爭議的,一般老人的觀點都是“一定要死在兒子的炕頭上”。
歸根到底,一句話,這是人的自私性決定的。
不要都把原因歸結到社會養老制度不健全啦,人的生存壓力大了等等原因上。
自古以來,社會保障從來沒有健全過,回憶一下可以發現,人的生活條件也是越來越好的。
但是,對於誰養老的爭議也是空前的多起來。
很久之前,在我們老家,兒子們大了,各自成家立業的時候,會分家。這時候,做父母的往往會找來村長、家族長輩、兒媳婦的孃家人、婆婆的孃家人做個見證。
一方面清點現有的所有財產,另一方面定下老兩口的養老問題,寫下文書,一式多份,父母及每個兒子各一份,另有一份村裡備檔。
那時候,分家只有兒子的事,與女兒無關。養老也與女兒無關。
為什麼呢?因為那時候重視宗族觀念。講究“女兒嫁人了,是潑出去的水”。女兒只有浮財--也就是嫁妝,而好多貧困人家,可能嫁妝都沒有男方的聘禮多。
把女兒的聘禮留下用來給兒子娶媳婦用的例子比比皆是。
老兩口活著一直在為兒子效力,一輩子都為養兒子(兒子吃的肯定比女兒多吧),蓋房子,娶媳婦而努力。老了自然由兒子們贍養。
實際上也是遵循一種質樸的原則:老人年輕力壯的時候為誰付出的多,老了需要反哺的時候就指靠誰多。
這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沒有什麼女兒兒子養老的爭執問題,兒子也是責無旁貸地一力承當。
最近幾年,為什麼有了爭執呢?為什麼我說都是人的自私在作怪呢?
一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可能是女兒,也可能是兒子。
這一個孩子承受了父母一輩子的愛和財產,到父母老了能不養老嗎?首先就對不住自己的良心吧!
所以,單獨一個孩子的家庭,沒有選擇,甭管女兒兒子,養老一肩挑,沒地商量。
那麼,有爭議的就是既有女兒又有兒子的家庭了。這種情況,要想沒有矛盾,實際上也簡單,在孩子們都結婚後,父母就該把話說清楚。
要麼,父母選定一個孩子,活著給這家出力出錢,分家總會有老人的一份,不管房子還是地,總得要佔一份才好。
老了全指望這一個,其他的按自己的心意行事即可。這種情況特別適用於偏心眼的父母。當然,父母的財產也歸這一家,別人不要有爭議。
錢可以偏向一個人,人可以只幫一家,對應的養老時的責任也多給這家。把話說到明處,一家人心中敞亮,日子也不難過。
如果父母有礦,或者有皇位繼承,其他子女不同意全歸這一家怎麼辦呢?
好辦。看第二種辦法。
要麼,父母把所有財務均分,兒子女兒各有一份,父母圖省心,活著要不就全幫,要不誰也不幫,到老了也是所有的孩子均衡承擔。
不管女兒還是兒子,受了父母的恩惠,自己心裡能沒點屌數嗎?受恩惠最多的最後推卸責任,沒有矛盾才怪呢。
所以,存在這種爭議問題的,基本上是沾了老人太多而又不想付出多的。你把別人當傻子,別人又不傻,矛盾肯定多呀。
我是孃家的女兒,婆家的媳婦。
我的原則就是,受了老人多大恩情,就加倍返回。如果老人年輕的時候選擇跟著我,我一個人也要給他們養老送終。
沒受過恩情的,還有養恩在,老人在我艱難的時候選擇旁觀的,他們老了,該盡的責任和義務我也要盡,但讓我自己承擔,可能我不會同意。只盡該盡的一份,不躲不逃,坦然面對。
其實,到底指望誰養老,除了考驗孩子們的責任心,拷問孩子們的自私程度外,還和老人的處世原則息息相關。
-
11 # 漫步秋葉
兒子和女兒在處理養老問題時有什麼區別。
古有養兒防老一說,覺得老了只能依靠兒子。於是乎,在撫養方面,兒子享受到的基本都會比女兒好些。在財產分配上,基本很少考慮女兒份。
隨著時代發展,也隨著法律意識的增強。老人們對兒女的給予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去年回家,鄰村拆遷,就聽說好些人家也給了嫁出去的女兒一套拆遷房。咱不論房子大小,給女兒房子,就是一個好的認知開端。
養老問題,一般情況下,老人家靠著兒子住,有個病痛啥的,也是兒子出錢醫治。女兒在父母健康時,時常買些吃的穿的送過來,條件好的臨走會塞些錢給父母,也算一份孝心。若是父母有個病痛,一般是女兒病床前伺候。兄弟們出錢,媳婦和父母畢竟不是親生,這伺候的事兒,還是女兒們輪流著去照顧。這基本是大家預設的規則。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各家有各家的情況,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父母的心也直接影響著兒女的情。這些特例也就不多說了。
回覆列表
生男生女一樣好,女兒也是傳後人。養兒防老,如果兒女孝順,生男生女都一樣,如果兒女不孝,生再多,也不過是添堵。所以,生養兒女,生下來了,養大了,還要把他們教好。不求他們多有能力多有抱負,但基本的做人品德一定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