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舟亢彳亍

    記得80年代退休的那批工人,退休金比正常上班的工人還高。而且也是隨著年限逐年在提高。2000年左右,國企開始改革,一些效益差的企業將工人工齡買斷,就是給工人補償一筆錢,從此以後與企業一刀兩斷,為企業減負。

    效益好的國企雖然經歷一系列的小改,卻始終沒有能向私企看齊。這些企業大多屬於利潤可觀的壟斷型國企,雖然沒有生存的危機,但是國企固有的問題還是有的。加上以國企為主的東北地區經濟一直不景氣,於是開始對國企大刀闊斧的改革。

    改革的綱領,打破能上不能下,唯論文,唯學歷等等。我們單位有幸作為重點,開始一系列的運動。差不多廢除了工齡和職稱,從按人頭髮工資變成按崗位發工資,沒有崗位則沒有工資。崗位按照工作的流程設定,從總專案開始層層分解,直到能被一個人執行的單位就叫崗位。說是可以多勞多得,能者上位。

    是不是聽起來很不錯?沒多久,一系列的問題逐漸展現。認人為親、認人為近,開始搞小團體。佔據上層崗位分支的人往下游分崗位只會找自己人,不管是不是這個工種的都可以,不會可以慢慢學。同時也可以打擊不和心意的人,站的越高打擊面就越大,就是不讓你上崗。佔據崗位越多、崗位分支越高的人就可以層層提成,即使自己不用幹什麼,往下層每人抽點就不少,所謂的階級剝削開始成型。老員工和新員工同時競聘崗位,年輕人優先考慮上層崗位,即使是技不如人也沒關係,老員工在下層崗位,不交出技術不給飯吃。不同專案中同樣的工作,報酬有天壤之別。根不一樣粗,樹杈肯定也不一樣粗。於是乎頭腦靈活的人優先選根粗的,挑剩的才是要飯的接。還別不要,有的是沒飯吃的呢。等等吧。

    改革是好事,有必要改掉人浮於事、唯資歷論的問題,但是也不至於燒掉大殿建窩棚吧。東北國企一般都是大型企業,產品生命週期要數十年,確實一時半會兒感覺不出危害。不要偏聽偏信肉食者的一面之詞,因為他們鄙,看不到國家的苦心。一線勞動者才是最純潔的,財富只能由這些人創造。尤其是一線的老員工,不能再在體制內下崗。在歐美視之如珍寶的工程經驗,為什麼要棄之如敝帚?

  • 2 # 談笑閣

    國企並沒有去職稱化。現在很多國企升職加薪調動退休,職稱還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不知道你問題的依據來自哪裡。

    國企員工年輕化這很正常,任何一家單位,都必須建立幹部員工的梯隊,有利於幹部隊伍的梯次替代,有利於單位的發展。

  • 3 # tanglengshan

    職稱是前蘇聯引進的,蘇聯則在工業化時從美國大企業引進,工程師是標準制定者,技術管理性質強,重要產出是能夠標準化生產圖紙,包括產品和工藝流程;技術工人屬於技能性。

    去職稱化,從單位領導向新入職員工貶低高工,貶低出過書得高工,抹黑攻擊和逼退修當過人大代表的技術領袖,就知道了,其實改革後就開始有幾十年,因為工程師管理性質造成得。職稱還評選,但工資比例下降很多,員工身份更重要。據說這次改革,讓高工去幹高中生得活兒。

    年輕化也很早,有幹勁有新知識,主要應對文革知識斷代問題。

    根本機制未變下,副作用更大,主要問題是政治化。技術決策更專斷,為了晉升造勢,國際上一款產品18個月搞出來,要求半年搞出來,抹黑和逼退當過人大代表技術領袖,專案組成員大多大學畢業不久,學華為搞規模開發,最後損失慘重。

    提拔年輕幹部,甚至學歷不實,結果很多剛進企業沒2年名牌大學專業的人離職和考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沙海》的吳邪與小說《盜墓筆記之沙海》的吳邪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