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中有毒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個有戰略眼光的皇帝。因為明朝開始定都南京,所以北方的防禦是大明國防的重中之重。朱元璋在分封兒子時,把5個嫡生兒子中的3個全放在了北方——老二朱樉封西安,老三朱棡太原,老四朱棣封北平。在這三位親王的外圍,朱元璋又犬牙交錯了幾個小兒子,從東到西分別是廣寧的十五子遼王朱植,大寧的十七子寧王朱權等等。

    第一,僱傭軍朵顏三衛的前世今生。

    所謂的朵顏三衛——朵顏、福餘、泰寧,本是蒙古族部眾,滿打滿算兩萬兵,曾是被藍玉打服後投降大明而駐守在此的,這三衛統轄的地方叫兀良哈地區,就是受十七子寧王朱權節制的。

    可惜,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著手進行削藩。北方的代王朱桂被廢為庶人,遼王朱植、谷王朱橞回了南京,只有遼王朱權抗命未從。朱棣率王府800多人扯旗造反後,朱權由於太年青被四哥朱棣算計,被變相挾持,成了朱棣的幫手。衛顏三朵裡的三千蒙古騎兵也加入了“靖難之役”,立下了大功勞。

    第二,朵顏三衛的勢力極具擴大。

    朱棣繼位後,為了酬謝朵顏三衛蒙古族首領,將長城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原先大寧衛的土地割予朵顏三衛(今內蒙古東部赤峰一帶),把北平行都司從大寧南撤一千里移到保定,改名為大寧都司,乾脆將寧王朱權改封到江西就藩。

    看明白了吧?朱棣剛登基後,衛顏三朵由於是靖難之功臣,地盤空前拓展——遼東都司以北努爾幹都司以南廣大地區都劃歸於“三朵”了;衛顏三朵的兵力也空前擴張,一度達到了十萬人。朱棣由於篡位而被史家詬病,但他不失為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能眼睜睜看著朵顏三衛坐強尾大不掉?皇帝的恩與威是相輔相成的,封賞你是恩,修理你也是恩,有時不需要什麼理由。

    第三,朵顏三衛被朱棣當做“假想敵”消滅了。

    永樂二十年,朱棣大幹苦幹了近20年的遷都工作順利結束。天子守國門已成了現實。此時大明國防的重點已不再是北方了,朱姓各封王已被朝廷徹底收回了兵權,成了徒有其名的空架子,已不再給朝廷造成任何威脅了,軍隊完全國家化了(衛所制)。只有,衛顏三朵透過十幾年的發展已成氣侯,成了北方真正的潛在的隱患,朱棣需要再次“削藩”——削掉這個比較棘手的兇悍的地方軍事勢力。

    這一年,朱棣親率15萬大軍發動了聲勢浩大的第三次北征。這次北征並沒有真正的敵人,而是有一個真正的“假想敵”——衛顏三朵。朱棣明面上先是浩浩蕩蕩北上深入大漠“尋找”瓦刺和韃靼的主力與老巢與其決戰,可幾個月轉悠下來,連個毛都沒找到。於是,按照事先的構想,朱棣讓下屬楊榮親自炮製“陰謀論”——衛顏三朵與舊主瓦刺內外勾結通風報信圖謀不軌!於是乎,天子一聲令下,消滅掉衛顏三朵!15萬大軍直撲其老剿兀良哈地區。衛顏首領還以為皇上在演習呢,三下五除二的功夫,衛顏三朵的主力尤其是大小首領被消滅,剩下的小股部隊樹倒猢猻散,潰散之後不敢回頭紛紛逃遁漠北,尋找舊主瓦刺去了,從此百年內一蹶不振。再然後,原屬衛顏三朵的地盤被分割重新分配於奴爾幹都司和開平衛。

    誰說永樂大帝不心狠手辣不厲害呢?!

  • 2 # 司馬長史

    先是被朱棣閒置在北方邊界,之後被朱棣殺害,有一小部分逃到北方蒙古去了。

    朱棣能夠取得皇位,朵顏三衛有很大的功勞,朵顏三衛原屬於寧王,靖難之役之時,朱棣從寧王朵顏三衛那裡得到了三千鐵騎,朵顏三衛的鐵騎英勇善戰,為朱棣奪得皇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朱棣登上皇位後,並沒有完全兌現他對朵顏三衛的承諾,他把朵顏三衛安置在北方與蒙古交界的地帶,而寧王也被他封到江西,朵顏三衛雖然名正言順得到了土地,但因為明朝要出兵與其他蒙古部落作戰,因此不允許朵顏三衛在自己的領地放牧,朵顏三衛對此非常不滿,他們在和邊界馬市進行交易,故意抬高價格。

    朱棣第三次出征時,沒有找到瓦剌的隊伍,最後糧草供給不上,朱棣只好退兵,這次出兵沒有取得任何戰果,朱棣對此非常不滿,覺得自己這樣沒有面子,於是他做了一件背信棄義的事,他突襲了歸他管理的朵顏三衛,朵顏三衛大敗,連人帶馬幾乎都被朱棣逮捕,只有少部分人逃脫,被逮捕的人被朱棣殘忍的殺害,朱棣以這次“勝利”來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原歸屬他的兀良哈看清了朱棣的面目,認為他是一個背信棄義的大壞蛋,之後兀良哈蒙古也經常南下侵擾明朝北方邊界,最終控制了灤河流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食對生活的意義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