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西·格洛弗(Jesse Glover)是李小龍在美國收的第一個弟子。李小龍最早的學生和好友之一斯基普說:“傑西是李小龍最優秀的學生。如果李小龍沒有遇到傑西,就不會有後來的李小龍。我對傑西充滿了敬畏,我見過無數武林高手,但傑西是中間最好的一個,當然除了李小龍。” 傑西·格洛弗比李小龍大五歲,個頭不高,和李小龍差不多,長相憨厚。在1959年與李小龍及另外五個弟子的合影中,他緊緊地站在李小龍的左邊,笑容可掬,看不出一絲殺氣。那時他們都還是二十左右的小夥子,而站在中間的師傅,並不算太有名。也許在外人眼裡,這些人只是西雅圖的一群小混混,以切磋武藝之名打發無聊的時光。無人能夠預見,李小龍很快就將成為無可替代的傳奇。如今李小龍的弟子徒孫遍佈天下,他們在教自己的學生時會驕傲地說:“李小龍教過我,現在由我來教你們!” 編輯本段傑西·格洛弗口中的李小龍 傑西說話很慢,這和他在武術上一再強調的“快”正好形成了對照。他說李小龍最大的特點就是出手極快,因為李小龍最重視的是武術的實用性。何為實用?就是拋棄所有無用的花招,以最快的速度制服對手。武術的目的不是用來表演或贏來一片喝彩聲,而是要戰勝敵人。雖然李小龍死後,金庸為《明報》親自撰寫了社論《一個明星的死亡》,但李小龍本人對金庸的“武林狂想曲”怕是會頗不以為然吧? 李小龍這樣解釋他所創立的截拳道:“截拳道與一般傳統武術不同的就是沒有那種獨特的規律、分類技術,而且也沒有嚴格的哲理。截拳道對於武術的看法是站在各種有利的角度上。因為截拳道能夠充分利用多種路子與方法(功能至上主義) ,所以是不受任何約束而完全自由的。換一句話說:截拳道包羅永珍,但不被永珍所包羅。” 傑西深深地受惠於李小龍的武術哲學,他從1962年開始收徒,用李小龍的教學方法教他的學生。如今他在華盛頓州有自己的武館,叫“非傳統武術學校”。他打了一個比喻,他說習武之術就像開汽車一樣,為了從A到B,你需要的僅僅是一輛跑得快的大車,其他的功能都可以不加考慮。 說到練武,作為一個黑人,傑西有一段辛酸的歷史。他緩緩地傾訴,“我20歲時,和兩個朋友在街上走路,遇到醉酒的警察,他們停下警車,毆打我們,我被打傷了下巴,我的門牙被打掉了,現在用的還是假牙。僅僅因為我是黑人!”從此以後,傑西決定苦練武功,果然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事發生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種族歧視令人髮指,李小龍空有一身功夫,就因為是華人而無法躋身好萊塢。他在美國拍第一部電視劇時,不得不戴上面具,掩住黃色的面孔。傑西說:“李小龍經常和我談到種族歧視的問題。他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傑西最後強調說:“請一定告訴中國的讀者,李小龍熱愛中國文化和華人民,他痛恨日本政府對華人所做的慘無人道的行徑。” 時代人物週報:你第一次見到李小龍是什麼時候?還記得具體的日期嗎? 傑西:具體的日期記不清了。我去看一群人表演功夫,李小龍就在那,他當時剛從舊金山搬到西雅圖不久。人們說這就是著名的李小龍,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那是1959年。在聽說李小龍之前,我曾看過一篇關於中國功夫的文章,介紹了幾個厲害的中國師傅,我很著迷。所以我去了加州,在舊金山的中國城尋找功夫師傅,但沒有人願意和我談功夫。李小龍是我遇到的第一個願意教外華人的師傅。 時代人物週報:他是怎麼收你作徒弟的?聽說你是他最早的美國學生? 傑西:是的。當時我們在一個學校唸書,是愛迪生技術學校。我每天都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他,我經常走到他面前,擺出一些武術的架勢,想引起他的注意。但他沒有。有一天我下了決心,走過去對他說:你是李小龍嗎?他說是。我又問他:你會功夫?他說是。然後我就拜他為師,他停頓了一下,答應了。後來的幾個月裡我每天都和他練習。 時代人物週報:你一共和他學了多長時間?他是怎麼上課的? 傑西:從1959年到1965年。他教我如何攻擊,示範給我,當然他也說很多話。他經常和我談起功夫背後的中國哲學。他對哲學非常感興趣,比如太極,還有詠春拳背後的哲學理念。他在華盛頓大學讀的就是哲學專業,他買了很多哲學方面的書。
傑西·格洛弗(Jesse Glover)是李小龍在美國收的第一個弟子。李小龍最早的學生和好友之一斯基普說:“傑西是李小龍最優秀的學生。如果李小龍沒有遇到傑西,就不會有後來的李小龍。我對傑西充滿了敬畏,我見過無數武林高手,但傑西是中間最好的一個,當然除了李小龍。” 傑西·格洛弗比李小龍大五歲,個頭不高,和李小龍差不多,長相憨厚。在1959年與李小龍及另外五個弟子的合影中,他緊緊地站在李小龍的左邊,笑容可掬,看不出一絲殺氣。那時他們都還是二十左右的小夥子,而站在中間的師傅,並不算太有名。也許在外人眼裡,這些人只是西雅圖的一群小混混,以切磋武藝之名打發無聊的時光。無人能夠預見,李小龍很快就將成為無可替代的傳奇。如今李小龍的弟子徒孫遍佈天下,他們在教自己的學生時會驕傲地說:“李小龍教過我,現在由我來教你們!” 編輯本段傑西·格洛弗口中的李小龍 傑西說話很慢,這和他在武術上一再強調的“快”正好形成了對照。他說李小龍最大的特點就是出手極快,因為李小龍最重視的是武術的實用性。何為實用?就是拋棄所有無用的花招,以最快的速度制服對手。武術的目的不是用來表演或贏來一片喝彩聲,而是要戰勝敵人。雖然李小龍死後,金庸為《明報》親自撰寫了社論《一個明星的死亡》,但李小龍本人對金庸的“武林狂想曲”怕是會頗不以為然吧? 李小龍這樣解釋他所創立的截拳道:“截拳道與一般傳統武術不同的就是沒有那種獨特的規律、分類技術,而且也沒有嚴格的哲理。截拳道對於武術的看法是站在各種有利的角度上。因為截拳道能夠充分利用多種路子與方法(功能至上主義) ,所以是不受任何約束而完全自由的。換一句話說:截拳道包羅永珍,但不被永珍所包羅。” 傑西深深地受惠於李小龍的武術哲學,他從1962年開始收徒,用李小龍的教學方法教他的學生。如今他在華盛頓州有自己的武館,叫“非傳統武術學校”。他打了一個比喻,他說習武之術就像開汽車一樣,為了從A到B,你需要的僅僅是一輛跑得快的大車,其他的功能都可以不加考慮。 說到練武,作為一個黑人,傑西有一段辛酸的歷史。他緩緩地傾訴,“我20歲時,和兩個朋友在街上走路,遇到醉酒的警察,他們停下警車,毆打我們,我被打傷了下巴,我的門牙被打掉了,現在用的還是假牙。僅僅因為我是黑人!”從此以後,傑西決定苦練武功,果然以後再也沒有這樣的事發生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種族歧視令人髮指,李小龍空有一身功夫,就因為是華人而無法躋身好萊塢。他在美國拍第一部電視劇時,不得不戴上面具,掩住黃色的面孔。傑西說:“李小龍經常和我談到種族歧視的問題。他很不喜歡這種感覺。” 傑西最後強調說:“請一定告訴中國的讀者,李小龍熱愛中國文化和華人民,他痛恨日本政府對華人所做的慘無人道的行徑。” 時代人物週報:你第一次見到李小龍是什麼時候?還記得具體的日期嗎? 傑西:具體的日期記不清了。我去看一群人表演功夫,李小龍就在那,他當時剛從舊金山搬到西雅圖不久。人們說這就是著名的李小龍,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那是1959年。在聽說李小龍之前,我曾看過一篇關於中國功夫的文章,介紹了幾個厲害的中國師傅,我很著迷。所以我去了加州,在舊金山的中國城尋找功夫師傅,但沒有人願意和我談功夫。李小龍是我遇到的第一個願意教外華人的師傅。 時代人物週報:他是怎麼收你作徒弟的?聽說你是他最早的美國學生? 傑西:是的。當時我們在一個學校唸書,是愛迪生技術學校。我每天都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他,我經常走到他面前,擺出一些武術的架勢,想引起他的注意。但他沒有。有一天我下了決心,走過去對他說:你是李小龍嗎?他說是。我又問他:你會功夫?他說是。然後我就拜他為師,他停頓了一下,答應了。後來的幾個月裡我每天都和他練習。 時代人物週報:你一共和他學了多長時間?他是怎麼上課的? 傑西:從1959年到1965年。他教我如何攻擊,示範給我,當然他也說很多話。他經常和我談起功夫背後的中國哲學。他對哲學非常感興趣,比如太極,還有詠春拳背後的哲學理念。他在華盛頓大學讀的就是哲學專業,他買了很多哲學方面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