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覺得所謂的“老好人”其實是內心脆弱的一種外在表現,多半與早年生活缺乏安全感導致了。實不相瞞,我從前也是一個"老好人“的形象。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越發的發現與自己童年缺乏安全感是密不可分的。以前父母親出門務工,是資深的留守兒童。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安全感,孤獨,內向,所以變得膽小懦弱。在外面世界把自己縮成一團,對誰都不敢得罪,同時也不敢輕易的袒露內心。後來上了中學,症狀愈發明顯,為了不得罪人,甚至會出現說故意犯錯讓別人開心的地步。具體表現在學習成績本來在班裡數一數二,因為一些同學的白眼,甚至有意的把自己的成績拉低,不讓自己太顯眼。後來上了大學,愈發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開始探究這裡面最深沉的原因,並且改變它。後來讀到大賢羅素的一些書,其中說,這種症狀多半是太過注重自我的緣故。我細想之下覺得頗有道理,太過注重自我內心的想法,而完全忽略了別人的想法。過度的靠自己的臆想完善別人全部的生活。當你怕得罪人時,你是不敢面對因得罪帶來的不開心、不安全的氛圍。你總覺得如果不幫他,他會不開心,而他的不開心是你導致的。你不喜歡這種不安全的氛圍,因此你什麼忙都願意幫,做別人眼中的老好人。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全部的生活,他不會圍繞你轉,你的不幫忙真的對他的意義遠比你想象的低的多。適當的拒絕,沒什麼不好,特別是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其次,人因當多關注外部的世界,不要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別人不會因為你幫忙就多高興,也不會因你的不幫就變的多憤怒。再者,懂你的人,不會無邊的向你索取,他懂你的悲傷,也懂你的軟弱,更懂你的力所能及。
一直以來我覺得所謂的“老好人”其實是內心脆弱的一種外在表現,多半與早年生活缺乏安全感導致了。實不相瞞,我從前也是一個"老好人“的形象。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我越發的發現與自己童年缺乏安全感是密不可分的。以前父母親出門務工,是資深的留守兒童。最大的感受就是沒有安全感,孤獨,內向,所以變得膽小懦弱。在外面世界把自己縮成一團,對誰都不敢得罪,同時也不敢輕易的袒露內心。後來上了中學,症狀愈發明顯,為了不得罪人,甚至會出現說故意犯錯讓別人開心的地步。具體表現在學習成績本來在班裡數一數二,因為一些同學的白眼,甚至有意的把自己的成績拉低,不讓自己太顯眼。後來上了大學,愈發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開始探究這裡面最深沉的原因,並且改變它。後來讀到大賢羅素的一些書,其中說,這種症狀多半是太過注重自我的緣故。我細想之下覺得頗有道理,太過注重自我內心的想法,而完全忽略了別人的想法。過度的靠自己的臆想完善別人全部的生活。當你怕得罪人時,你是不敢面對因得罪帶來的不開心、不安全的氛圍。你總覺得如果不幫他,他會不開心,而他的不開心是你導致的。你不喜歡這種不安全的氛圍,因此你什麼忙都願意幫,做別人眼中的老好人。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全部的生活,他不會圍繞你轉,你的不幫忙真的對他的意義遠比你想象的低的多。適當的拒絕,沒什麼不好,特別是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其次,人因當多關注外部的世界,不要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別人不會因為你幫忙就多高興,也不會因你的不幫就變的多憤怒。再者,懂你的人,不會無邊的向你索取,他懂你的悲傷,也懂你的軟弱,更懂你的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