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翰墨書道

    我們以【禾】與【齊】來看一下。一般來講,漢字的演變主要是有對自然的簡單描摹在初具字形的刻畫符號,在之到甲骨文金文和小篆,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簡化的演變過程,最後演變成了文字元號。這個過程基本上是按照“六書”的造字法則進行的演變。有減省,也有歸類和變異等。有的仍然還保留了最初的原始狀態,有一部分已經完全失去了造字之初的本來面目。

    “禾”,象形字。

    甲骨文、金文都是一棵成 熟了的穀類作物的形象:根、稈、葉和沉甸甸 的勾頭下垂的穀穗。

    小篆的“禾”根和葉子變成了曲筆。

    隸書、楷書變化更大:表示葉子的 曲筆變成了一橫,表示側根的曲筆變成一撇 捺,沉甸甸的穀穗變成“禾”字頂上的一撇。

    “禾”字的本義是穀子,也泛指糧食作物, 還可以指未成熟的莊稼、禾苗。 “禾”字是個部首字,多作左偏旁。漢字中 由“禾”組成的字大都與農作物有關。

    “齊”,象形字。

    甲骨文的“齊”字像吐穗 的禾麥排列得很整齊的樣子。

    金文三棵禾麥中 間的一棵高出了一塊兒。

    小篆高出那棵仍舊沒 變,其根部的兩條橫線表示地平面,為了勻稱 和美觀,左右兩棵沒動。

    隸書、楷書筆畫化 也更復雜了。現在通用用的是簡化字“齊”。 “齊”字的本義是整齊,一致。引申為 齊,一同;又引申為相等、相同;還引申為齊 全、完備。

    又為周朝國名齊。假借為臍 、劑、齋等,讀古文時應根據 上下文確定其義。 “齊”字是個部首字。但所屬字不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用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