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春秋網
-
2 # 歷史密探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然而,其實他們並不是因為當上皇帝后,把壓力轉化為動力,才使自己成為一代明君的。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他們的起義都是有原因的,是因為不甘心現狀,不想坐以待斃而奪權。
朱棣和李世民,他們能成為一代明君,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他們有很多支持者。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各路文臣武將都支援李世民奪權,所以,在他當上皇帝后能夠得到這些人的忠心輔佐,助自己成就一番事業。朱棣本就是一代武將,有姚廣孝的謀劃更是如虎添翼。
二、社會背景良好。二世奪權的例子不只是他們兩個,胡亥也曾奪權,但是在那個權臣當道,百姓民不聊生的年代,即便登上皇位,也很難成就一番偉業。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開國皇帝之後,且相對風平浪靜的一段時期,比較安穩。
三、個人的能力卓越。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李世民和朱棣,是兩個很有作為,且有能力,有頭腦的明君。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他們能達到這樣的成就,說明這才是真正的擺對了位置。篡位對於他們來說,其實並沒有承受太大壓力,因為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才是最重要的。
-
3 # 戰塲YOK1942419
這個必然有關係,歷史上篡位的人也不少,當然未必都有大作為,但想有作為的必然不少,像王莽就是一個,楊廣又是一個,他們卻是失敗的例子。基本上朱棣不能和李世民比較,朱棣是強行做出像是盛世而已,事實上消耗過度,收穫不算多,祗重虛名,不夠實際。李世民卻兢兢業業,創造貞觀盛世,是一個重大改革的成果,朱棣比不上他遠甚。
-
4 # 王斌兔斯基
我覺得題主想多了。
類似於李世民,朱棣這樣的帝王人物,他們才不會有什麼篡位的壓力呢。
需要知道,在唐王朝與明王朝建立的初期,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需要抽刀子上戰場的將領。甚至在王朝建立之後,還要參與戰爭。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與突厥的渭水交鋒,還有朱棣造反成功後北伐北元。
實際上,類似於這兩個帝王,他們的前半生都處於生死搏殺的戰場之上,瞬息之間都可能死於敵人的刀下;而後半生又要與朝臣,勳貴,甚至自己的後代爭鬥。別說什麼因為篡位的壓力而奮發圖強了,他倆能為自己所做的感到一點點羞愧都不容易。
至於成為大有為的皇帝。則是因為李世民與朱棣都是參與建立基業的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從底層幹起的。瞭解民間疾苦,知道胥吏情弊,那些偷奸耍滑的小伎倆瞞不住他們罷了。
你看他們的後代,長於深宮之中,教於婦人之手,別說抽刀砍人了。連那讀書讀傻了計程車人都能把他們忽悠瘸了。
因此對比之下,李世民和朱棣自然就比他們的廢柴後代有為的多啦!
-
5 # 源點1光年
李世民不能算篡位,因為他本身的軍功就是最多的,他拿的是自己的東西,雖然老子不待見,該來的遲早會來,李淵內心其實也明白,這個接班人不二人選就是李世民。正是他的猶豫,才會出現玄武門之變,成王敗寇,這個就成了他的幾個兒子最明白的事情。對於朱棣,的確是篡位了,以瘋病詐了自己的侄子,發動靖難之役,死傷那是人山人海,成功後遷都北京。兩人繼位後完全不一樣,李世民是勵精圖治,造就了盛唐的局面,對於民生還是很關心的。而這位明成祖確是有仇報仇,出名的就有滅了十族的方孝孺,只因為不肯寫詔書,而且作為君主還嗜殺成性,一下子活剮了三千宮女,一旦有人揭發謀反,那將生不如快死。朱棣殺伐果斷,成就了明朝版圖的擴張,造就了永樂盛世。
-
6 # 小慶聽歌
題主,你這麼說就錯了。照你這麼說,他們的能力和功績都是被逼出來的了?很明顯不是。
第一,朱棣確實是篡位,但是李世民不是。朱棣發生靖難之後,把他侄子朱允文趕下皇位,自己坐了上去。李世民不是奪得他父親的位置,是李淵主動讓位於他。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第二,朱棣登基後,確實很怕別人說他篡位。因此自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他就派人一直尋找朱允文直到他死的那一天。並且一開始採取了殘暴的手段,來對付那些不服從他的人。例如方孝孺被滅十族。不過題主也說對了幾分。朱棣確實有壓力,他為了證明自己這個皇帝是有作為的,減輕他篡位的輿論壓力和減少世人對他的差評,於是他發奮圖強。例如遠征蒙古,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等功績。
然而我想說的是,朱棣在朱元璋造反的時候,就已經嶄露頭角了。他雖然不如徐達,常遇春那些猛將,但是經過多年戰場的征戰,也學會了很多。他的老丈人就是徐達。朱元璋那麼多兒子中就朱棣跟朱元璋比較像。英明神武,有手腕。所以假如皇位傳給朱棣,他也能當好這個皇帝。只不過,他篡位給他帶來更大的壓力,讓他做的更好。畢竟皇位來路不正。
李世民其實和朱棣比較像。在李淵起兵時,他就一直是李淵的左膀右臂。在李淵當時四個兒子中也最為出眾。而且至今玄武門之變仍然是一個令人爭議的話題。是李世民自保不得已採取的措施?還是他就是為了殺了太子,讓自己替之?還是兩者都有。即使是都有,那麼殺了他哥也不算篡位。殺了皇帝才叫篡位,而當時皇帝還是李淵。
綜上,朱棣的篡位確實給他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這不是他能成為有作為皇帝的主要原因。他本身就能夠勝任。而李世民完全就是靠著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才實現了貞觀之治。
-
7 # 宋安之
當然李世民準確來說並非篡位,只能說他是透過不正當的政變玄武門之變殺死第一順位繼承人李建成然後逼迫父親李淵禪位於他的。
如果說世界上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天賦,那麼毫無疑問,李世民與朱棣兩個人就是擁有當偉大皇帝的天賦,他們不是生於平世的皇帝,都是處於開國時的亂戰時期,一路走來血雨腥風,早已看淡了人情世故,透過不正當的手段登上皇位,也只是高興而不是有著壓力。
李世民在唐朝開國時期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李唐的大半江山都是他打下的,總是身先士卒數次死裡逃生,唐朝建立後又平叛各地,最後唐高祖李淵封無可封,只能為他創造一個新的官職“天策上將”,許他自置官屬,可見李世民的功高震主和他的赫赫戰功。
李世民這樣一個狠人,怎麼會因為不正當的繼位方式有著壓力呢,最多是事後愧疚追封他哥哥李建成為隱太子,只能說人家本身就英明神武才有著一番巨大成就。
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雖然並沒有像李世民那樣開國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但是開國後就藩於北方面對北元入侵時可是擁有不少戰功。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又對北元進行了八次北伐,在這個過程中朱棣身為九大塞王之一得到了很好的歷練,甚至第七次第八次北伐就是以燕王朱棣為主,在這個過程中朱棣招降蒙古乃兒不花,還生擒過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其出色的軍事才能讓明太祖朱元璋都為之側目。
朱棣後起靖難之役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趕下皇位自己來坐,成為大一統王朝中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登基為帝后北方五徵蒙古,西北置哈密衛,南方霸氣收復自五代末期獨立出中國幾百年的安南,打下了明朝最大的疆域,創下永樂盛世,文韜武略是一應俱全。
朱棣也被稱為中國最後一位世界性大帝,因為朱棣處於明之海禁的封閉時代,加之後世清朝更加全面的閉關鎖國,朱棣一系列大手筆還有鄭和下西洋加強了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反而在明清固步自封越演越烈的時期中顯的更加開明和雄才大略。
對於朱棣這種狠人,篡位根本沒有壓力,更何況篡位之前是他侄子非要削藩,還是幾個月時間就削了五位藩王,還逼得湘王自焚而死,他起靖難之役造反名義上是清君側其實是為了活命自保,順便完成自己的野心,更不可能有什麼壓力,之後的巨大成就也是人家自身能力強大跟壓力之下的鞭策根本不是一回事。
-
8 # 銀光閃亮阿輝
綜合來說影響不太大,這二位都是屬於官二代,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國家的天才,都開創了一個強大的中國,二人的政治手腕也是很高朱棣在位的明帝國成功分化了而有效的制衡了北元,李世民後期成功趕走了突厥,這二位都是屬於開疆擴土的明君,而朱棣因為不受待見,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政治所需要,不符合儒家思想!
-
9 # 清水空流
封建時代弒君篡位者比比皆是,筆筆如刀,史不絕書。而最有名的就是李世民和朱棣。一是他們殺的太絕,太狠。再就是他們一生文治武功,名垂青史。
李世民,二主唐王唐太宗。為了登基做皇帝,誅殺了合法的大唐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同時不顧父親的苦苦哀求把十個侄子也啥的乾乾淨淨。最後逼父退位。簡直是楊廣復生。但登基以後李世民卻是一代明君。我們無論如何談論古代封建帝王。李世民肯定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朱棣,明成祖。永樂大帝。叔叔篡侄子帝位。為了抹殺建文帝四年帝位的歷史。居然把洪武又虛構了四年,殺的建文帝一朝是人頭滾滾。殘忍至極。但同樣,朱棣也是文治武功。遠邁漢唐(明實錄)有明一代,朱棣完全可以和朱元璋並駕齊驅。
二人應當說都是乾綱獨斷的君王,不在乎當時士大夫評價和朝臣的風評。但卻在乎後世的史書的評價,要不然也不會都會去改史書了,可以說啊,大凡對白紙黑字有所顧忌的帝王都不會壞的太出格。二人對比之下,李世民的顧忌小一些,除了自己的兄弟之外。李世民幾乎沒再殺人。在為君的時候,李世民處處以楊廣為戒,強盛的大隋迅速覆滅給李世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在為帝的時候是個好皇帝。但自己篡位登基卻沒有負罪感,他始終認為這一切都應該是自己的。自己拿回來的是自己應得的。但為了自己的後代不重蹈覆轍。在立嗣的問題上,李世民是很慎重的。可見在他內心深處也是愧疚的。
李世民,大唐二代帝王,史稱唐太宗。公元626年27歲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篡位登基。時年27歲。在位23年。公元649年駕崩。時年50歲。
如果說李世民多少有些顧忌的,朱棣顧忌比李世民也不是沒有,但朱棣殺的更絕。為了證明證明自己的合法合理,不惜和整個士大夫集團對抗。抹掉建文帝四年,不過是掩耳盜鈴。那我也做,只要我自己舒心就行。一生親征漠北五次,就是證明自己高於建文帝。不遜太祖皇帝。但在朱棣內心也知道自己是篡位登基,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都是消除建文帝的影響。而晚年始終不換太子,也是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
朱棣,大明第三位帝王,史稱明成祖。公元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起兵造反。公元1402年登基為帝,時年42歲,在位22年,公元1422年駕崩,時年64歲。
可以說評價一個帝王主要看其功績。為君之道。而不是看其如何登基。看帝王不看小節,看其大處。李世民,朱棣都是雄才偉略的君王。如何登基說白了都是宗室之間的爭權奪利。對其他影響並不大。也就是說,篡位對他們二位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回覆列表
有這個原因,但不完全是這個原因。能不能成為有道明君,與是不是篡位沒有直接關係,秦二世胡亥也是篡位當上皇帝的,但他是一個無道的昏君,最後讓秦朝二世而亡;隋煬帝楊廣也是篡位當上皇帝的,但他最後也亡了國。古代為了爭奪皇位,殺兄滅弟之事時有發生,但也沒有出幾個明君。
李世民與朱棣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他們兩人都是跟著父輩打江山的,至少是開國功勳。他們深知前朝的執政弊端與民間疾苦,故透過血腥的爭權鬥爭當上皇帝后,希望有所作用。成為一個昏君還是明君,我認為一是與接受的教育有關,二是與周圍接觸的人群有關。三是與社會環境有關。是綜合條件的薰陶將李世民和朱棣鍛造成一代明君的。李世民在位期間,對內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成就了國泰民安的“貞觀之治”,對外滅亡東突厥、高句麗、高昌國,成為天可汗;而朱棣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派鄭和七下西洋,編制永樂大典,也開創了“永樂盛世”。在中國歷史上,李世民與朱棣都是少有的有作為皇帝,其雄才大略,為後世敬仰。
當然,李世民與朱棣開創盛世,也有一部分因為篡位,江山得來不正的原因。他們要用事實證明,他們才是一代雄主,江山交到他們手裡,比別人更適合。他們兼法家的霸氣與儒家的仁義與一身,形成了一種矛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