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也是每天都在堅持給她讀課外書,但是不知道我的方法是不是對的?或者應該怎樣去閱讀才有效?正確的閱讀方式是什麼?

14
回覆列表
  • 1 # 正能量小鵬7

    結合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來看,小學語文閱讀的教育處於教學計劃中的重要板塊。通過閱讀教育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藉助閱讀的方式教育學生積累詞彙量。可見,語文閱讀教學所要實現的目標是多樣的。正因如此,許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的時候,猶豫內心的急功近利,形成了一種“功利化”的教育模式。所謂的“功利化”教育模式就是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由於教師一味地培養學生的能力,並不注重學生的人文與素質培養,對此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現代化的教育與新課標的注重學生素質化教育目標相背離。

    1.小學語文閱讀教育現狀分析

    作者結合日常工作中的聽課經歷,對現代化小學語文閱讀現狀進行以下分析:

    1.1教師日常教學方面

    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知識的傳授者,需要結合自身學生課堂知識傳授效率分別從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和教學評價等三個環節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工作。綜合考慮以上三個環節的實施並沒有重大與教學意願相背離的問題,但是從其三個方面的核心入手,考慮其教育的教學宗旨上卻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目前的教學方式大多以介紹作者生平、寫作背景闡述為主要教學手段。但追蹤其根本,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通過閱讀從中得到情感方面、思想方面與作者的共鳴才是閱讀教學中的最終目的。也正因如此,在教師們的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除了強調生字量和詞彙量以外,與學生進行分享式交流學習,關注學生從文章根本感受到了什麼,通過閱讀產生了怎樣的自我提升,才是最為重要的。

    1.2學生的日常學習方面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學生素質教育推行已有十餘年之久,新課標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脫穎而出,減負成了近幾年學生教育關注的又一新的熱點話題。但儘管這樣,我們的小學生現階段依然承受著滿負荷甚至是超負荷的可以課業任務,教師以及學生家庭一味地追求學生的成績是導致這一情況發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導致學生除日常課業和學習任務外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思考有關閱讀的發散性思考。而針對於學生的閱讀教育進行深入性思考,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完全是依靠學生除基本學習外,通過課外閱來得以提升的。

    結合以上教學現狀分析,小學閱讀教育需要構建和納入合理化的教學模型中。

    2.合理化教學模型的構建

    結合上文現有教學模式與不足進行總結與分析,現代化的合理教學模型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構建。

    2.1教師的合理化教學模式

    一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有句俗語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的閱讀教育中這句話也同樣適用。結合小學生的日常閱讀行為習慣以及思考心智模式可以在這幾個方面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即學生的好奇心和共情心理。在書籍閱讀度過程,只有因為好奇學生才會對閱讀的刊物與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和閱讀熱情,因此學生才能與文章當中的內容與情景產生深刻的共鳴,並與之形成情感方面的昇華。

    二是引導學生的感知。語文閱讀教學隸屬於語文教學,其目標必然要遵循語文教學本身的目標定位,即培養學生人文情懷。特別是在當今競爭環境激烈,對於面臨著老師和家庭雙重壓力的學生,這種人文情懷教育更加重要。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導課中加上這些富有人文情懷和文化底蘊的引子。

    2.2學生合理化的學習模式

    現階段的教育模式學生都是在被動的教學模式下學習,通過教師及家長機械化的佈置作業,機械化的為了完成作業、取得好的成績而學習。拿閱讀文章等教學來舉例,教師要求學生機械化的抄寫課文,其意圖是幫助學生進行閱讀能力的提升,但是學生卻沒有將這一任務與文章鑑賞相結合,只當做是一種抄寫任務,結果只有不到2%的學生提升了閱讀和寫作能力。介於此情況,教師應圍繞學生的讀後感、心得體會入手為學生布置作業。

    2.3合理化組織課堂模式

    作者當前在合理化梳理文獻後發現,很多筆者並沒有將語文閱讀教學納入到課堂教學分析當中,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對語文教學理解的偏差。除此之外,課堂中如果沒有了教師的“權威式”管理氛圍,學生相反能組建成一個學習愉悅的教學氛圍。同時,介於學生熱衷於相互交流的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交流和閱讀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中國的小學生語文教學培養計劃還處於有待不斷完善的低位,教師應與家長共同行動,將去“功利化”、去“成績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層次的探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和共情心,由硬性化教育改為引導化教育,建立合理化的教學模式,減除學生的課業負擔,建立起開放式的課程學習,這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

  • 2 # 陪著孩子一起學

    我女兒今年也是一年級,他們的老師同樣要求他們每天要有課外閱讀,並且要求他們詳細記錄,可是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孩子閱讀的目的是為了記錄閱讀過,說白了就是為了應付了事,我覺得這個出發點和行為都不好。於是我趕緊叫停,我不再強制要求他記錄閱讀的內容,但我是要求他要有閱讀的時間,我給他買了很多閱讀的書籍,自然科學類的,還有童話故事類的成語等各種閱讀的書籍,任由它來選擇來閱讀。

    一年級的孩子我覺得對於他的閱讀來說,培養興趣是關鍵,讓孩子通過閱讀能夠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尤其他的那些知識能夠得到肯定的,嘉獎的時候孩子會比較高興,能明白他讀的課文閱讀書籍是有用的。

    閱讀是一個長久的功夫,不會因為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就能夠有一個短期的成效,閱讀一定是一個長期的行為。

    閱讀尤其對於小孩來說,我們最關鍵的就是讓他有興趣,如果孩子的閱讀是不在狀態的閱讀那麼還不如不賭,所以我陪孩子學習,讓孩子學習的原則就是要學就好好的學,如果學的過程中有玩那就必須好好玩,什麼時候玩夠了再學。

    對一些家長所說的孩子不願意閱讀,如果你這樣的安排可能孩子就根本不會閱讀了,那麼後期家長有的是辦法在那等著孩子的這種任性。

  • 3 # 莎莎嘉嘉站起來

    怎樣的閱讀是有效的?這是一個很有探討價值的問題。對於讀一年級或者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個階段的閱讀有3個重點:

    1、切忌功利 2、循序漸進 3、著重長遠

    1、為什麼切忌功利?

    其實這位媽媽做得已經很好了,每天給孩子讀書。一年級剛上學這個階段,媽媽讀書給孩子聽,親子共讀是閱讀的主要形式,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識字量還比較有限,無法自主閱讀。但是在自主閱讀之前的引導和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關鍵所在,所以這個階段,一定不要太多功利,比如一遍一遍教孩子認字,把認字當做讀書的主要目的,這就本末倒置了,因為愛閱讀的孩子,遲早會認字,但是僅僅會認字的孩子不一定喜歡讀書,所以保持閱讀興趣是最重要的。孩子雖然不能完整認字,但是她通過畫面,通過父母的講解,對故事對書本有了興趣,她在翻看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的獨特的理解,這也是閱讀的初步,也是興趣建立最重要的開始,我女兒當時一年級時識字量就偏少,但她一直喜歡看書,很長一段時間就是翻看畫面內容,那時我也糾結要不要認字,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是不需要這樣的。

    2、怎樣循序漸進帶領低齡孩子閱讀?

    一年級的孩子,根據孩子的識字量來定一些閱讀計劃是比較可行的。如果孩子識字量偏少,那麼媽媽就多講講,帶領孩子多讀一些。不必強求過早的獨立自主閱讀。等到孩子的識字量在800接近1000的時候,選一些和識字量相應的注音讀物,帶著孩子指讀,就是一邊手指指著一邊讀。我記得我當時就是帶著女兒這樣做的,在一年級下學期,她還不能自主閱讀任何讀物,我就帶著她選了幾本簡短的讀物,一頁大概2-3行字,帶有拼音的那種讀物來指讀,大概就是每週保持5天,持續快2個月。有一天,女兒突然就拿起之前翻看的一本注音讀物,津津有味的開始看文字了!這就是孩子自主閱讀的開始,從那天開始,我就不需要再給她講故事了!她自己把以前只翻看畫面的書都找了出來,開始看文字了,就這樣開始了自主閱讀之旅。再後來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就慢慢告別了繪本,橋樑書(介於繪本和只有文字的書之間的讀物,書中會配有一些圖畫,但是以文字為主),注音版的讀物,開始真正的閱讀之路了。所以對於一年級以及低年級的孩子,能儘快讓他們進入自主閱讀的形式和手段就是有效的。

    3、著重長遠(以女兒為例)

    我的女兒自主閱讀之後,她的拼音熟悉度、識字量也不再成為任何問題。因為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就強化了,解決了。我記得二年級暑假,我女兒開始讀《格林童話》、四年級母親節那一天讀了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四年級暑假讀了《射鵰英雄傳》…..這些閱讀積累的對她的小學階段語文學習也是無形中幫助很大,一直學習得比較輕鬆。特別是寫作,信手拈來,不覺得困難,因為腦海裡的字詞句太多儲備了。現在我女兒進入初中學習了,閱讀的書目就更多了。回過頭再看之前的閱讀養成,幸好沒有功利的在閱讀之初把認字當成任務,或者說一定要通過閱讀來實現什麼。

    總之,閱讀就是閱讀,就像呼吸一樣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我們閱讀是因為出於需要,出於熱愛。如果報這個目的去積累,我想閱讀的好處遲早會顯現出來的。

  • 4 # 我是小丹老師

    有效的閱讀,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從興趣出發。興趣決定走多遠,沒有人會一直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體現在閱讀上,家長要注意根據孩子的興趣挑選書籍,簡單說就是讓孩子自己挑選想讀的書。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家長要放手但也不能完全放手,否則孩子只會盯著幾本他喜歡的書看,所以家長需要做的是每次推薦孩子幾本我們想要孩子看的書。一次不要推薦很多,也不要強推。

    第二、要保持完整性。完整就是要有始有終。孩子開啟一本書,家長就要一直鼓勵和督促孩子完整地讀完。對於小一點的孩子,如果家長給他們唸書,注意不要今天念一點這本書,明天念一點那本書,這給孩子非常不好的榜樣。期間如果孩子碰到生字或者不理解的詞語,家長可以給出讀音和解釋,慢慢地可以要求孩子自己查字典或者就猜。完完全全讀一本書,才能做到不斷章取義。有始有終,閱讀如此,學習如此,工作如此,人生也如此。

    第三、注意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語文的閱讀理解一般都有很多關於細節的題目,很多孩子在閱讀理解上失分與不注意細節有很大關聯。細節描述對於將來的寫作也非常有用,因此在孩子閱讀時要提醒他們對細節描述的重視和理解。鼓勵他們在遇到好的細節描述,或者好的句子可以摘抄下來,作為自己寫作的素材。這一點對於初中和高中生尤為重要。

    第四、複述。作為檢驗孩子閱讀有效性的手段,家長可以在孩子看完書後和他們一起復述書的主要內容。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複述而不是背誦。家長要幫助孩子補充他們忽略的一些細節,並且提醒他們今後注意類似的問題。家長一定不要因為追求完美而不時打斷孩子,更不要責罵孩子。家長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讓孩子自己將細節補充完整。複述的另一個好處是讓孩子習慣於講故事,有利於發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將來的寫作能力。做到以上幾點,相信孩子的閱讀能力一定會有提高。

  • 5 # 橙子課堂

    我來聊一下這個問題,我認為閱讀是人生重要的學習能力,也是孩子學習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小學階段是孩子想象力、創造力發展的黃金時刻,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象力大膽、豐富,是閱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但由於部分教師習慣認為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中高年級的事,從而帶來指導上的盲目性及閱讀環境創設的無計劃性,加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意義同樣認識不足,孩子在家空閒時間多用來看電視、玩遊戲,從而放鬆了對課外書籍的閱。

    一年級學生較愛看圖書但持續時間較短;大多數學生閱讀圖書只是看熱鬧,走馬觀花地翻一遍而已;大部分喜歡閱讀有關奧特曼等科幻圖書,而對於一些知識較豐富的書不感興趣,且沒有正確的看書姿勢。我們身邊有很多中高段語文老師常常為其所教的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差而犯愁。現在五六年級的學生,越來越多的在課外參加閱讀寫作課,習作中語言簡單,記流水賬。甚至有一些學生一寫作文就去抄範文。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應越早越好。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重點應該放在培養閱讀興趣及閱讀習慣上,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及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1、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設法運用一定手段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比一比等。其中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並茂的文章,富有童趣,適合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表演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只要老師想一些策略和方法,孩子們對閱讀一定會有很大的興趣的。有了閱讀興趣對提高閱讀能力是很有利的。

    2、故事製造懸念,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生愛聽故事,特別是一些童話、寓言等更是百聽不厭。因此,可以利用讀物本身的特點,如果從講故事入手,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體驗到閱讀的快樂,閱讀的興趣就會由然而生。學生剛進入小學時,他們的識字量比較少,根據這個實際,可以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有時在故事講到精彩處戛然而止,然後告訴學生故事的結局就在哪一本書上,這樣,孩子們就會根據資訊,迫不及待地到課外閱讀中去尋找結果。這就是“懸念激發興趣”法,這種方法可以說非常有效。

    3、選擇適合於孩子的閱讀的書籍

    一年級的孩子入學後主要在學習漢語拼音,為了提高閱讀的興趣,可以根據學生學段特徵提供一些圖文並茂並有注音的兒歌、童話、故事等讀物。學生可以一邊藉助拼音閱讀課外書,一邊通過閱讀鞏固拼音。學生覺得在課外書上也能找到語文書上學的音節,會覺得很有趣。學生通過拼拼讀讀也能把一個簡短完整故事讀完,這樣不僅會讓他體會到閱讀的快樂,還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4、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輕鬆自由的閱讀環境

    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從一年級開始,大部分孩子在閱讀內容的選擇方面已逐漸形成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對此,家長或教師應注意觀察、瞭解和引導,不宜過多地干涉。有一位教育家說過:“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計劃閱讀,那註定不會長久。”

    此外,一年級的學生單純、幼稚,模仿能力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家長本身也要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自己的行動來感染孩子,使孩子喜歡閱讀,熱愛閱讀,這種身教的作用將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使他們的閱讀在廣度和深度上得到發展。

    總之,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他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把聽、說、讀、寫、思等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就會相得益彰。這樣提高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修養就不會是件難事!

  • 6 # 開睿媽媽

    一年級就開始閱讀,很贊。我家一年級時也偶爾讀一些繪本,但基本沒形成閱讀習慣。二年級,孩子開始看圖寫話,每次都是一句話解決。

    想起自己高中開始,語文成績簡直沒有辦法,再認真都不行。所以決定好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了。

    現在孩子三年級,據他自己統計,應該看了好幾百本書了(大大小小都算進去了),閱讀習慣也算初步養成。講故事邏輯性比較強,雖然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記錄好詞好句,但從他嘴裡蹦出來的好詞好句也不少。

    下面,我說說我的一些方法。

    1.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孩子剛開始閱讀時,很容易被打擾。

    所以給孩子一個相對較為封閉的,不大空曠的空間,作為孩子的閱讀區。在孩子的閱讀時間,家裡儘量保持安靜。

    我在剛開始有意識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時,在我家臥室準備了一個舒適的沙發,腳抵在床頭正合適,後背也正好靠沙發後面。看書時,關好房門,全家必須保持安靜。

    為防止朋友來訪等,我們一般選在睡前看書,晚上9點左右。

    2.選書

    不要一味相信老師推薦的閱讀書目,我相信,很多書目,老師自己都沒有看過。他們根據名校名師的推薦來推薦,可是我們的孩子也許暫時還不在那個水平。

    更不要因為買了一本書回來孩子不看,你就斷定孩子不愛看書。

    在我讀高中時,十六七歲,可以說豆蔻年華。我城裡一位奶奶定做的一套裙子,因為長胖了穿不下了,一次都沒穿過的裙子送給了我媽媽,我媽媽讓我穿。

    我的天啦,我怎麼穿得出來。所以我一次都沒穿,從此後我媽媽到處跟人說,我不愛穿裙子。

    建議:多買一些品類,多帶孩子去書店,看孩子喜歡哪些,就從哪些開始閱讀。

    只要書中沒有過多的負能量,孩子喜歡就是唯一標準。

    只有喜歡上閱讀了,你才有辦法推薦好的作品給孩子,我家就是從漫畫開始的。

    最先看的是《父與子》,後來看《海底小縱隊》、《藍精靈》這些,看過動畫片的他特別喜歡。

    3.陪讀

    家裡人都不讀書,想讓孩子有閱讀習慣,我認為這真的很難。

    不要說自己不愛看書,我就是從小沒看過課外書的人。孩子讀他的書,我讀育兒書籍或者其它的。

    陪讀時不要打擾孩子,除非孩子有問題問你。

    4.閱讀時間慢慢增加

    剛開始時閱讀時間不要太長,一年級識字量還不多,注意力的集中時間也不是很長。建議從每天20分鐘開始。

    在家長不催,孩子自己總是超過20分鐘開始,可以慢慢給孩子增加成30分鐘,40分鐘。

    5.將孩子的閱讀發朋友圈

    我經常會在朋友圈發一些孩子看書、我買書的一些資訊,並不是為了秀。我這樣做的結果是,我的很多朋友都知道兒子在閱讀,他們見到孩子,總是會表揚孩子。

    朋友們還經常藉此來勸說自己的孩子讀書:你看,開睿(我兒子)都讀了多少書了,你也要看看書了。

    小朋友們還經常到我家裡來借書。

    所有這些,都讓開睿有一種自豪感,他總是覺得:我是朋友中讀書最多的人。

    為了保住這個地位,他會繼續認真的讀,越讀越覺得有意思,以此形成良性迴圈。

    以上全是我掏心窩的實踐經驗,希望對大家有用。

  • 7 # 悠悠樂淘淘

    我來回答:女兒一年級語文老師要求每天閱讀應該怎樣閱讀才能更有效這個問題。

    家長有效陪伴

    就一年級孩子的閱讀和認知水平以及孩子的識字量所限,所以一年級孩子的閱讀是需要家長付出很大的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完成的。

    一年級在整個學年結束之後,教學大綱對於孩子識字量要求在950字左右。整個小學階段孩子的識字量在3500字左右,所以在一年級這個階段,孩子識字量是比較有限的,那孩子如果要完成一些閱讀,就因為識字量的限制會有一定的閱讀難度,再加上孩子的認知,理解水平所限,閱讀是需要家長來協同,甚至以家長為主導來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來激發孩子的閱讀熱情。所以我強調一年級孩子的閱讀是以家長為主體的,不要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孩子,不要隨手甩給孩子一本書讓孩子去閱讀,這樣要求孩子獨立完成閱讀是不現實的。

    閱讀應以興趣為主導,以故事為主要形式。

    一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所以童話故事類的內容會更有效的引起孩子的興趣,與孩子引起共鳴,動物類,植物類擬人藝術手法創作的童話故事類圖書是孩子閱讀的主要內容。

    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應該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因為孩子的性格各具特色,興趣愛好也各不相同,所以對讀書的選擇要徵求孩子的意見,首先孩子喜歡,才能更有效的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像我的小孫女,她就對恐龍非常的感興趣,於是所有的繪本以及閱讀內容的選擇,都大部分傾向與恐龍相關的擬人化的故事情節。這個時候小恐龍不再是我們所理解的真實的,龐大的恐龍,而是進行了藝術的加工創作的,擬人化的恐龍,小恐龍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悲歡離合,孩子在閱讀這一類恐龍相關的故事圖書的過程當中,也可以培養起良好的人際交往技巧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

    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養成,是後期閱讀能力長足進步的重要條件。

    縱觀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能力的培養,主要在於孩子對於優秀的詞句,段落的理解和記憶模仿,對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和概括。

    所以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當中,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對於故事情節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概括,鼓勵孩子把所聽到的故事和閱讀的內容進行總結概括,進行復述分享,不管孩子表達的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都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鼓勵,鼓勵孩子多分享,多思考,多體驗。

    引導孩子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辨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則是閱讀的更高一層境界。

    《灰姑娘》故事為例,我們可以考慮帶著孩子去思考一系列的不同於以往善與惡,對與錯的評判,帶孩子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比如灰姑娘的媽媽真的很壞嗎?她不想讓灰姑娘去參加舞會的原因或許只是因為她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自己的女兒身上,而忽視了灰姑娘的存在;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幫助,得以參加舞會這一情節可以引導孩子去思考,朋友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是多麼的深遠;在灰姑娘參加完舞會之後,她得到了王子的青睞,但如果不是灰姑娘自己想參加這個舞會,即使有仙女這樣的朋友幫助,可能灰姑娘也會放棄參加舞會這樣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就此來引導孩子來思考,任何外界的因素都是輔助作用,只有自身的力量和自身的意願,才是影響事物發展的最終動力。類似於這樣的引導和思考更有利於孩子們去從閱讀本身進行思維的縱深,讓閱讀更加的有深度,讓閱讀給孩子帶來更加深遠的思維延展。

  • 8 # 一言一語一書箋

    作為一名中文系畢業的學生,我覺得你女兒老師的做法是對的,孩子需要日積月累的閱讀。古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現在你女兒堅持閱讀,未來她的文學素養肯定很好。此外,高考的改革方向是語文的分值會增加到180分,那麼增加的部分必然有閱讀的題目。現在提高她的閱讀理解能力,將來她一定會感激你從小為她打下的基礎的。

    圖|網路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她的生活經歷和閱讀能力還未達到一定的高度,個人覺得她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高閱讀能力。

    一、背古詩

    一年級的孩子雖然不能完全理解古詩的意思,但每天堅持讓她背誦,她的語感就會出來。就像我們做英語閱讀題一樣,你可以靠著語感做對,但別人問你為什麼怎麼做?你回答不出來一樣,這是孩子的隱形知識。

    圖|網路

    二、聽書

    如果您由於工作忙,無法監督孩子看書的話,個人建議,你可以下載個聽書軟體,比如喜馬拉雅FM。在裡面擇選一些童話故事和少兒讀物,每天放給孩子聽。

    三、看繪本圖書

    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不多,純文字的讀本,他們不會感興趣的。不如找一些繪本圖書,讓他們結合圖片來理解書本內容。當然,市場上的繪本圖書質量參差不齊,個人建議選一些正規出版社出版的繪本圖書,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圖|網路

    四、給孩子講睡前故事

    如果您晚上有空的話,建議每天給孩子講講睡前故事,講完之後,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故事或讓孩子試著複述一遍故事,這樣既能鍛鍊孩子的口語交際能力,也能增進親子之間感情,一舉兩得。

    圖|網路

  • 9 # qi七同學

    1. 親子閱讀。親子閱讀可以增進親子關係,促進孩子閱讀興趣,一舉多得。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親子閱讀十分必要。

    2. 閱讀的時候最好是帶拼音的書,一年級是學拼音的重要階段,不懂的字,可以讓孩子自己進行拼讀。

    剛開始的時候,家長可能會比較辛苦,要反覆的指導,但孩子學會後,不但會拼拼音,還會認字,對閱讀,對學習的幫助,都是巨大的,對提高學習成績也很有幫助。

    為什麼有些低年級的孩子並不笨,但學習成績不理想,有可能就是識字量少,不會讀題目,也不會理解題目,一考試,題目意思靠猜,題目問什麼也不知道,糊亂作答,自然不會得高分。

    3.可以買些適合一年級孩子讀的繪本和孩子一起讀,讀的時候,要讓孩子用手指點讀,一邊點一邊讀,遇到不會的字,讓她用拼音拼出來,如果她不會拼,你再教她,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拼讀能力,增加識字量,還可以培養孩子讀題、審題的能力。

    4.講故事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還有口頭表達能力,是一種很好的鍛鍊。讀完一個故事後,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讀過的故事講出來。

    5. 閱讀後讓孩子學會分享。分享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編的不同的故事結局等等,可開拓孩子的思維想像能力。

    6. 也可以讓孩子在閱讀後,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畫面畫下來,這樣可以再次加深孩子對閱讀的理解和展開豐富的想像,還可以鍛鍊動手能力。

    7. 閱讀後,鼓勵孩子寫故事,可以是故事的續集,也可以是故事的不同結局等等。不認識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方法有很多,但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主要還是需要家長陪“成長”,家長的一分耕耘,才有孩子的一分收穫。

  • 10 # 小二黑說育兒

    北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部編本”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曾經透露過未來語文改革的新動向: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未來可能會增加到10000字;

    2、閱讀題量:不是題目數量,而是學生需要做完的題目量,今年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未來,語文高考有15%考生做不完是正常的。

    3、閱讀面:高考語文閱讀題的選文範圍,將會遠遠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認知範圍。難度、廣度、深度全面向學術級、經典級看齊。

    通過未來語文改革的動向,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再不提高閱讀能力,高考可能連題目都做不完。

    語文學科的基礎是閱讀,也是重點,小學階段對閱讀習慣的培養的重要性甚至大過成績,而一年級的孩子,正處於讀書敏感期,抓住讀書敏感期,才有利於孩子愛上閱讀,繼而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對孩子來說是學習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

    好的書籍是人類最豐富的營養品,而好的閱讀能力是從書中汲取養分的重要手段,所以父母應該從一年級開始,著手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能力,對於孩子將來的學習成績和品德形成,都有巨大的幫助,家長不容忽視。

    一、良好的閱讀能力對一年級孩子的重要性1、有利於孩子寫作能力提升

    有的學校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語文考試就已經開始考看圖寫話,而隨著年級的升高,要求自然越來越高,而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讓孩子積累更多的語法和詞彙,讓孩子在寫作時有更豐富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思想,語言也會更加生動感人,在今後寫作文過程中,也能獲得輕鬆和愉悅。

    2、有利於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提升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理解是語文中的重要考試方法,而良好的閱讀能力讓孩子接受更多的知識,對於文字理解,也會加深,看問題的角度和視野,也會更加成熟,從而能更好的解讀出文章的內容和意義。

    二、解決:培養一年級孩子良好的閱讀能力,從此開始高效閱讀

    好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更有興趣,也會讓孩子採取積極的行動建立良好的閱讀能力,那麼父母可以採用哪些方法呢?

    1、通過親子共讀,先讓孩子愛上閱讀

    一年級的孩子剛從幼兒園升上來,識字量是有限的,因此孩子能解讀文字的書不多,父母參與就顯得尤為重要。每天安排合理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讀一些讓孩子感興趣的故事,引起孩子的興趣,可以激發孩子閱讀的熱情,這樣為孩子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打下基礎,所以,父母選書時,不要以自己的角度去挑書,而一定要以孩子喜歡看和聽的書,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參與到閱讀中。

    2、閱讀完一本書可以試著讓孩子複述出來

    看完書之後,孩子不一定能立刻理解書中的內容,所看的書可能只是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沒有接收到有用的資訊,父母可以多鼓勵孩子,把書中的內容複述出來,在複述的過程中孩子也在不斷的思考和理解,從而加深印象,藉此也可以增強孩子的思考能力,溝通和表達能力。

    3、父母心態放平緩,不要急功近利,比孩子還焦急。

    良好的閱讀能力,不是短時間內就會達到的結果,不是孩子多讀了幾本書就能培養出來的,知識與知識是需要共性的,連線的,而且要不斷的形成反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切不可急功近利,更不能沒有達到你的要求,而顯得過於急躁,不斷逼迫孩子,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總結

    讓我們總結一下培養孩子良好閱讀能力三個方法:

    1、通過親子共讀,讓孩子愛上閱讀;

    2、閱讀完一本書可以試著讓孩子複述出來;

    3、父母心態放平緩,不要急功近利,比孩子還焦急。

    “播下一種思想,你將收穫一個動作;播下一個動作,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就讓我們現在開始,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培養孩子良好閱讀能力的種子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說你的網貸,信用卡欠了多少,還扛得住嗎,準備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