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周宇記錄生活

    首先,目前對於何為“古文化遺址”,何為“古建築”,學界尚無公認的定義。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後文簡稱《考古卷》)對“遺蹟”的定義如下:“遺蹟(Remains):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痕跡。包括遺址、墓葬、灰坑、巖畫、窖藏及遊牧民族所遺留下的活動痕跡等。其中遺址又可細分為城堡廢墟、宮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廟址等,還包括當時的一些經濟型的建築遺存...防衛性的設施如壕溝、柵欄、圍牆、邊塞烽燧、長城、界壕及屯戍遺存等也屬此類。”[3]

    《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規劃卷》(後文簡稱《建築卷》)中對於“建築”則有如下描述:“既表示營造活動,又表示這種活動的成果——建築物,也是某個時期、某種風格建築物及其所體現的技術和藝術的總稱,如隋唐建築、文藝復興建築、哥特式建築。

    《考古卷》中的“遺址”明確包括了“長城”,且根據國家文物局長城資源認定資料,“長城”的概念中即已包含了“壕溝、邊塞烽燧(烽火臺)、界壕及屯戍遺存等”;《建築卷》對“建築”的定義強調“時期”、“風格”,而長城作為跨時代、多種材質和型別的構築物集合,很難以這種方式進行分類。

    第二,從長城的儲存狀況來看,國家文物局長城資源認定資料顯示,長城全長超過21000千米,儲存較好的僅有2000餘千米,約佔全長的9%;儲存一般的約4200餘千米(約20%),較差的3400餘千米(約16%),差的約5000千米(約24%),地面遺蹟消失的約6500千米(約31%)[5]。對長城建築進行完全復原,已無可能。

    第三,從功能上看,長城作為國防工程的作用,在當代已經完全喪失。

    據以上三點,筆者認為,長城從總體上歸為“古文化遺址”為妥

  • 2 # 老張打卡北京城

    這兩種表述都是正確的,是建築還是遺址需要從不同角度來看,從工程的角度來看,長城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體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築,也是世界奇蹟的偉大工程之一

    自公園前七八世紀開始,延續不斷的修築了2000多年,累積長度五萬多公里,被稱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的世界奇蹟。

    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人們賦予長城更豐富的文化內涵,也是咱們中華民族精神和毅力的象徵。所以從文化方面來講長城又是寶貴的文化遺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釣魚窮三代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