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級龍捲風
-
2 # 眾生有相
雖然說我現在已經是一個大二學生了,而且還是一個二本大學的,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對於清華的那種憧憬。
我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家庭教育有限,所以從小接觸到的就是,“清華北大是最好的大學,將來如果誰家孩子能夠考上清華北大那真的是有出息啊。”,當然,還有自己父母經常說:“你將來如果能夠考上清華或者北大,我們就給你唱一場戲”,(我們那裡的習俗,誰家孩子考得好,就會許一場戲,來表示慶賀)。
之後上學了,也是在村裡,所以在意識裡就覺得考大學就要考清華北大,但是到了高中,才覺得一切都太遙不可及了,我因為理科不好,最後選了文科。人都有那種“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的感覺,所以我對理科生就很羨慕,對於清華的嚮往更是遠遠超過了北大。甚至在高考前夕,我還想著我如果能夠超強發揮的話,那我一定要考到清華。
其次就是我覺得我對北京這個城市一直有種嚮往,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那種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想法,然後我現在還在幻想著假如有一天我能在清華上學,那該是什麼樣子,作為一個清華學子走在北京的街頭,想想就很美。(雖說我現在還沒有考研的想法)
關注張小咖啊,一個時而神經時而正經的女青年 -
3 # 末末地讀書
這個社會往往負面的新聞會流傳的更快些。就看你怎麼對待了。
相信中國有太多的莘莘學子們嚮往清華北大,我也是其中一員。
如果可能我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清華北大。
-
4 # 本人純屬虛構343
高考的時候覺得那是夢想的地方,聽著各種透過學習這種選拔方式進去的大佬們,然而,現在沒聽見幾個當初進去的大佬有多少在各自領域取得多大成就。然而,並不是每個本屬於人才的人要透過學習來選拔的,有很大一部分人不適合學習(尤其是對英語,數學這類硬性教育),但他們確實屬於人才,在各自領域一直髮展堅守,並取得了相當成就。研究生階段,清華老師特別護自己犢子,當成寶一樣,外界就是是985和211學校想考研進去,也基本為零(除非他自己較差專業)。導師也是將名額基本全部留給自己的犢子,無論是從保研還是考研方面,清華自己本科生屬於是inborn(天生的)巨大優勢。更何況清華很多專業對外只找幾個人,屬於一意思一下性質的照顧,幾乎不對外招人。清華永遠是清華他自己,可能作為凡人的我們只能遠望。
-
5 # 王上帝國理工
小的時候有,尤其是在被家長問理想是什麼的時候,非常年幼的我(大概四五歲的樣子),已經學會了討好大人的我會說:“以後我要考上清華北大。”當時單純的我一直以為清華北大是一個學校……
後來在小學到初中的時候,我莫名其妙的對復旦產生了感覺,也曾經因為林西莉的一本書《林西莉古琴的故事》對北大有一些情結。
然而這種情結到了高中就沒有了,到了高中我有了更多選擇,那時候因為柯南道爾的關係喜歡愛丁堡大學。作為推理迷,真的很迷戀愛丁堡這座既美麗又充滿謎團的城市。
在高三的時候,參觀了帝國理工的科技展,看著很多真正的科學家工程師真實地站在我面前,很低調沉默,但是開始講話的時候,充滿了對自然的敬畏和探索欲,也充滿了對世界的擔憂,所以決定來帝國。
要說,現在我還有什麼大學情結,可能就只有MIT了。當然,我還是喜歡帝國,但是既然已經來了不能算是一種情結了。作為一個挺喜歡化學的小學弱,mit這輩子估計是去不了了。其實我問過很多帝國理工的大神,很多人都表示,mit在大家心中就是一個標誌般的存在,可能這是理工科學生的心裡的聖殿吧。
回覆列表
有啊,順序是清華北大。小時候感覺清華是神一樣的存在,在雲端高不可攀,對北大好像沒有那麼強烈的感情。在2016年孩子先後被清華北大預錄取時,我心裡那個激動啊,一直鼓動孩子報清華,可孩子不聽我及全家人的意見,舍清華而報了北大,我也無可奈何,遺憾至今。
我一直沒有去過這兩所高校,直到去年送孩子去北大上學,才進了北大好幾趟,我被北大的景緻所震撼,感覺北大的美用文字都無法盡述,她的人文氣息及科學情懷充滿了校園,近距離觀看,北大就是個倜儻不羈的才子。因為孩子,我也愛上了從人間煙火中走來的北大。
當時也曾路過北大隔壁的那個學校,兩校距離還真不遠。我看到不少遊人在校門口拍照,只能眼饞一下,無緣進入。要說和北大做比較的話,清華就是個衣袂飄飄的仙子。對我們來說,永遠頂禮膜拜高貴嚴謹的清華。
清華北大,中國最好的大學,這情結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