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54718946523

    古人將“大姨媽”稱為“月事”,一個月來一次的事,無比自然而和諧的名字。由於生理知識的匱乏,古人對帶來了“血光之災”的“大姨媽”一直存在偏見。在原始社會,女子來“大姨媽”的時候,會被隔離在部落之外居住,怕給部落帶來晦氣。明朝時,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裡警告男性同胞們,“大姨媽”會損傷陽氣,告誡君子遠離。

    古人來“大姨媽”了,也會使用類似今天衛生巾的女性用品,這就是“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帶,由於中國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加上封建禮教觀念的影響,月事布這種“黑科技”的東西都是獨門秘傳,沒有公開製造和售賣,其製作方法都是母女相傳。

    儘管每一家的月事帶有每一家的特色,但基本構造大同小異:用乾淨的布做成10釐米寬的長條形狀,有的中部兩側加寬,類似今天衛生巾的防側漏護翼。月事布兩頭各有一條細長的繩子,用於將月事布系在身上。月事布的正中間通常會有一個小口袋,裡面填充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燒後的灰燼,有吸水、祛溼、殺菌的作用。月事布用完一次,就將裡面的草木灰換掉,並用清水洗淨然後晾乾,以備下次再用。講究一點的人家,洗月事布的時候還會在水裡加些明礬,同樣起殺菌消毒的作用。也有的貴族家庭用棉花或紙張代替草木灰,但吸水(確切地說是吸血)效果不佳,還是草木灰更物美價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第一次開口說話是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