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小學生

    感謝悟空問答官方邀請!司馬光曾將王安石制定的青苗法、免役法、將兵法和西夏邊事,視作他死不瞑目的“四患”。他在病入膏肓的時侯,不顧日益沉重的身體,強行打起精神,“不捨晝夜”的加速推進廢除新法的速度。終於在死前將新法廢除,了卻了他平生之願。

    司馬光雖然反對變法,但他跟王安石一樣,都憂心於北宋王朝積貧積弱的形勢。都希望國家強盛,百姓富寧。他們之間的分歧是政論之爭,非個人成見。但隨著宋神宗全力支援王安石,司馬光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他的思想也發生了改變。最終走到了與王安石全面針鋒相對的地步。

    早在宋神宗即位之初,司馬光就對北宋政府面對的經費超支,軍事疲弱等問題,向宋神宗上奏道:“國用所以不足者,在於用度太奢、賞賜不節、宗室繁多、官職冗濫、軍旅不精。”可謂是一語中地。司馬光雖然能很好的分析出原因,但找不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只是提一些節約開支,廣開言路,親賢臣、遠小人等老生常談之言,這顯然不能使宋神宗滿意。而王安石認為國用不足是因為沒有任用善於理財之人,善於理財者應該做到在不增加百姓賦稅的情況下,就能實現國富民強的目標。司馬光則認為王安石所說的善於理財,不過是蒐括民財,天地萬物所產生的財賦就那麼多,不在百姓手中,就在國家手中,不增加百姓負擔就能解決國家經費,是欺人之談。因此,雙方展開激烈爭論。宋神宗在認真聽取二人的意見後,最後選擇了王安石。

    變法開始後,有的地方出現了地震等自然災害。司馬光認為這是天怒人怨的結果,因此,要求宋神宗廢除新法,恪守祖制。但王安石提出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之說。他認為,要進行改革,必然要對現行制度進行修正,甚至要用新的制度取代舊的制度;日食、月食、地震等災害是自然現象,不應該妄加議論,干擾新法。這是一次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思想之爭,顯然,雙方再次站在了對立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自己的女朋友氣哭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