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端午節每個朝代是怎樣過的呢?會發生哪些不一樣的事情呢?
1
回覆列表
  • 1 # 熊娃運動

    想起了《聊齋》中的一則小故事,五月初五端午節,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無外乎吃粽子、賽龍舟之類。明清時期吳越之地,到了端午節這天鬥龍舟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刳木為龍,在木身之上塗繪鱗甲,端的是金碧輝煌。

    龍舟上面架起雕欄玉柱,龍尾呈翹起之勢,約有丈餘高。在二者之間以布條為繩,搭建起木板。找些兒童在上面做各種表演,下面是滾滾江水,整個過程險象環生,稍有不慎就會落水。旁觀者看的雖是膽戰心驚,但每年此時還是會聚集大量看客。

    不過表演的兒童大多都是這些所謂的劇團買了的,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給了點錢就行了。

    那個時候,窮人賤如螻蟻,社會底層藝人不過是人們嬉笑的玩物罷了。

    主人公阿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小的時候窮啊,為了吃飽飯就被母親賣到劇團雜耍,然後有一次不小心落了水,掉進了水裡的龍宮裡,憑藉自己超高的雜耍技巧給龍王表演有了生計,不過已經是鬼了。並且認識了一個女鬼叫晚霞(兩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經是鬼了,還以為是奇妙歷險)

    故事都是這樣,一來二去倆人勾搭上了,就完成了愛的鼓掌,晚霞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可是龍宮裡紀律森嚴這要是被抓到了就完蛋了,於是想到自殺。可是發現自己怎麼作死也死不掉,發現自己已經是鬼了,於是回到凡間找到了從未見過面的婆婆就是阿端的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不過相愛就算是鬼又怎樣呢,可是運氣不好,晚霞的美貌傳到了王府之中,王侯垂涎於晚霞的美色,就想搶奪。阿端就前去表明,我們都是沒有影子的鬼啊。王侯信倒是信了,也不願再奪晚霞,但是卻讓她留下來將舞藝傳授給自己的歌姬。

    沒辦法,晚霞只得留下來,但為了別再出什麼事情便用龜尿自毀容顏,後來也因無心授課,被遣散了回去。原文出自《聊齋志異·晚霞》

  • 2 # 上將軍潘鳳

    明朝皇宮裡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在古代的時候這個節日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全華人民基本都會做三樣事情,吃粽子,喝雄黃酒,看賽龍舟等等,明朝的宮裡這皇帝也喜歡湊熱鬧,畢竟是傳統文化大家都沒有不參加的道理,這時候內侍必須穿蟒衣,每個門口放著裝滿菖蒲 艾葉的盆子,門上要掛上驅魔降妖的畫,皇帝這一天會放下政務去西苑看賽龍舟的專案,獲得冠軍的龍舟會受到皇帝的賞賜。

    清朝人民的端午節

    相比起明朝的老百姓而言,生活在滿清時代的人民就苦不堪言了,那時候的普通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就別提過節了,不過生活總是需要儀式感的,這吃不飽肚子的老百姓創造性的發明了番薯餡兒的粽子,那個時候你想吃糯米餡的簡直就是做夢,老百姓就連粗糧都是過年的時候才能吃的,平時都是吃番薯玉米充飢,由於長期缺乏營養所以清朝的百姓都是面黃肌瘦的。

    至於朝廷裡當官的還有滿清的皇帝那就很舒服了,他們從五月初一就開始過節了,什麼山珍海味都能吃上,而且有大型的歌舞表演外加龍舟大賽,吃粽子對他們來說只是飯後甜點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絡與矛盾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