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4689861276067
-
2 # 雲隱
“文”字最初被用來表達對交錯、對稱、錯綜統一等特殊性之美的讚歎,隨著人們不斷髮現天地萬物的規律與精妙,“文”便被用來形容各種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而形成的美好和諧的現象。例如,古人把日月星辰往來交錯等天道自然規律稱為“天文”,把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縱橫交錯的關係等人倫社會規律稱為“人文”,“文”於是成為一個貫通天人、無所不包的寬泛概念。
我們將文、化二字相連,組成“文化”一詞,既作名詞使用,同時也表達了一個動態的過程。所謂文化,“文”是起點,人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認識社會,以文來記述自己對規律秩序、道德倫理的認識;“化”則是目的,是要將總結歸納出的天文、人文規律道理化入人心、推行天下,從而實現以文化人的作用。
教化,先有天地,接著有聖人出,聖人以天文為依據,創造人文,進一步,創制立教王天下,以人文教化百姓,化育萬物。讓天下百姓,和天下萬物,都自然而然地健康成長與生息。
1、豐富的人文素養
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的要素。
有知識雖然不等於有文化,但具備大量的知識是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這個知識不是行業內的專業知識,更多的是人文方面的知識。
對於現代的中中國人而言,人文方面的素質就是熟讀經史子集,詩詞歌賦。以及相對應的西方經典著作。
2、良好的個人修養
這是有文化的最基本表現。
一個有文化的人表現出來的自然是良好的個人修養,優雅的氣質。對待任何事物、任何狀況都能以平常心去處理,溫婉如玉,靜心自持。
用傳統的話語來說,就是“禮”,用現代的話語來說就是“高情商”,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到“舒服與關注”。對於困境和突發事件就是“氣定神閒”“有靜氣”。
一個有文化的人,必須是具備豐富的人生閱歷。只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才能將知識轉化成個人的成長素養,豐富的人生閱歷也是個人修行的必經之路。
4、遠大的理想信念
一個人,有沒有遠大的抱負和志向,決定了其個人的高度,也決定了其對周邊人的影響程度。具備了遠大的抱負和志向,才能去教化四方,才能去領導、擔當,也才能不被外物所控制,去堅持自己的信念。
最後我試著給文化下一個定義:依天道行事,成教化育人。
-
3 # 埠溪
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百科上說: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的概念太廣泛了,科學技術、藝術文學、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傳統習俗、風土人情等等都可以算是文化的範疇,如果再拓展其外延,那就更難以下一個比較精準的定義。故在此只能從自己所理解的角度簡單談一下什麼是文化。
先來看看“文化”這個詞。文即文章、制度、法典、曲譜等一切由文字記載的可供人們閱讀的事物。而“化”,是指教化,即通過教育而發生變化。這種教育可以是方方面面的,既有言傳身教也有無形潤物,這種變化也是方方面面的,知識、眼界、氣度、胸襟、思維等各方面的改善都是。因此兩個字合起來看,最初的“文化”應該是一個動詞,通過“文”來“化”人,即通過文章法度禮制曲樂等來使人得到各方面的改善。
現在我們所談的“文化”則顯然是一個名詞,在我看來,古語中的文化說的是“以文化人”的過程,而現在我們所談的“文化”是“以文化人”所形成的結果。
文化可以有狹義廣義之分。
我們常聽到的“他這個人沒有文化”、“你要好好學習文化”等說法中,這裡的“文化”是一種狹義上的文化,比較等同於“文化知識”、“科學技術”等可以從書本、課堂、老師那裡學來的東西。
3.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4.無需提醒的自覺;
5.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6.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我很贊成這四句話,在此想簡單做個解釋並做一些補充。
3、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自覺排隊,生活中有禮有節尊老愛幼不歧視他人這是一種內心深處的修養。
4、在無人監管的地方依然能做到將垃圾扔到指定地點或者帶走這是一種無須提醒的自覺。
5、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的個性做自己願意做的事情,這是一種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6、別人遇到困難能及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哪怕是讓一條道、給流浪者幾個包子都是一種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為什麼從3開始,因為我認為應該做一些補充:
1.對自己國籍的身份認同——對中華兒女來說,那就是生是華夏人,死為華夏魂。
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正如疫情中逆行援鄂的白衣戰士。
回答到這裡,忽然覺得“文化素養”這個詞分開來可以作為“文化”的解釋:文化其實就是一種素養,一種被一個民族廣泛認可並推崇的綜合素質及修養。
-
4 # 不想長大的陳同學
在英語國家,知識(knowledge)和文化(culture)是兩個獨立的詞彙。而中國的文化一詞可以同時代指這二者,前者大家都很熟悉,“這個人很有文化”,就是說“這個人知識水平很高”,後者則是社會學術語,管理學也引用過這個概念,用於討論跨文化管理(通常是跨國管理)及企業文化建設等問題。本文的文化一詞,將沿用社會學的定義,我相信題主想問的也是這層含義。
先談一個典型的誤解:由於知識是個“好詞”,所以人們認為文化的另一個含義也是正面的,因此往往有人認為文化的另一個含義是指個人道德、修養,現在請記住,這是漢語國家對文化一詞最典型的誤解。
用最簡單的一句話來定義:文化是指群體共有價值觀。
這當然太抽象了,所以換個更通俗的描述:文化就是風氣(實際上不是,但先這麼理解)。
什麼叫風氣呢,站在街上掏出獎盃撒尿,人人都覺得這麼幹是正常的,人們也普遍都這麼幹,這就叫文化,如果要對這一現象命名,可以叫撒尿文化。舉這個例子,是為了打破‘文化是好詞’的刻板印象。文化只是一個既成事實,不一定是好東西。
有人就不服氣了,就算大家都這麼奔放,我就是堅持去廁所撒尿,我是不是文化中的異類?是。
有人跟我一樣嗎?還真有,張三,李四,咱們仨都堅持去廁所,問題就來了,三人算不算一個群體?算。堅持去廁所小便算不算價值觀?算。那麼我們的行為是否構成了一種新的文化?構成了,我們創造了嶄新的撒尿文化。
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少數異類構成了主流文化下的亞文化。
亞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唯一區別就是受眾範圍,並不是說亞文化一定是個壞東西。
老天長眼,國家突然要整治當街撒尿的行為了,掏出獎盃就要罰款,時日一長,人們就不這麼幹了——文化是受制度影響的。所以你也可以說,制度是文化的一部分。很好,現在文化這個概念的範圍擴充了,此時我們已經知道,文化一詞包含風氣、制度這兩個元素。
故事還在繼續,亞文化一躍升為主流文化。現在那些在大街上掏出獎盃的人是異類了,哦,他們又這麼幹了,我們該怎麼辦?咱們的文化是不包容這種行為的,所以,他們是有越軌者(注意了,跟出軌只有一字之差,但絕不是同一個意思)。越軌者要面臨什麼懲罰呢?
道德上譴責,親友的疏離,都是越軌者可能面臨的懲罰。用撒尿的例子,或許有些讀者並不能理解越軌何以招致這樣的懲罰,那就想想在社會風氣保守的地方,拍攝過裸照的女性會被親屬如何對待,著名裸模ABB被父親罵‘賤貨’,就是一個例子。某種意義上講,文化就是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壓迫。
越軌行為對於維護文化而言,是有正面意義的,它明確了文化的邊界,使人們知道有些事是不能幹的。不過隨著文化變遷,社會上的主流聲音又開始批評當初那些非議ABB的人,昔日的主流文化代表者,如今就可能會成為越軌者。
‘壓迫說’大概很容易讓人覺得文化是個壞東西,那就說說好的一面:文化本質上是一種約定。在人口分散、購買力弱的古代社會,很多行業的利潤不足以支援一家店面,一個家庭作坊怎麼分得出人手去一年到頭的看店呢,每一個勞動力都那麼金貴,何況生產的貨物也不足以賣上一年。
這樣的生產規模,使得人們出現了一種需求:把貨物累積到一定數量再一次性出售。而買家最好也集中在那個時刻,一次性過來採購,把雙方的交易成本給降下來。這就要求人們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集中完成交易行為,也就是所謂的趕集。在現代社會,大密度的都市以及隨之而來的名為超市的分銷體系,已經逐步替代了趕集的職能,但趕集依然以某種形式存活下來了,並且改了個更時髦的名字:行業展會。用於滿足‘即使步入現代,交易規模依然不夠集中’的行業的交易需求。這是後話了。
趕集文化一旦形成,對所有人都是有好處的,所以,文化本質上是為了大家都獲得更好的生活而進行的約定。唯一的問題是,時代可能會改變,約定也需要改變,而大部分人類,其實不具備反思傳統文化的能力,認為過去如此,將來也應當如此,不如此便是不道德。這就會引起新老文化的衝突(這部分不展開)。
而聰明的讀者也應該注意到了,趕集文化的形成基於一個非常俗套的原因:經濟需求。實際上所有文化都是基於此,行人過馬路,穿紅燈就會被抓,被抓就會罰款坐牢,甚至影響個人信用,不經濟,所以人們不闖了(或者反之)。諸如闖紅燈文化,偷竊文化,閱讀文化,遊戲文化,統統是基於經濟需求而誕生的。(此處的經濟一詞指‘效用’,非特指金錢)
類似趕集的,如制度、慶典、節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此刻,文化的範圍又擴充了:特殊日期(節日、趕集等群體活動)、制度、風氣。此時,還剩下最後一個重要成員沒有登場:符號。符號是可以代表自身以外的含義的事務。鴿子象徵和平,但和平不是鴿子本身,所以鴿子是一個文化符號。點頭代表同意或肯定,所以點頭是一種符號,此刻我們也是通過符號在交流,這種符號叫做漢字。在不同文化下,符號也是不同的,漢語沒辦法在歐美用,點頭在特定文化下也可能表示否定,烏鴉在某些文化中是不詳的,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則是吉祥物,這些都是符號差異。
至此,文化是什麼、怎麼誕生、怎麼改變,都算是談到了
-
5 # 雲際匠人村
學界關於文化概念的研究由來已久,也十分廣泛。正是由於其"廣泛"、沒有定論,也顯得龐雜、令人難以把握。文化是社會科學中最容易理解又最難解釋的概念。難以解釋是因為文化內隱結構非常寬泛、含糊和難以界定。
在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都在一些重要講話中把政治、經濟和文化並列使用。西方許多學者也把經濟、政治、文化三者並列,例如英國著名歷史哲學家湯因比的文明形態理論,認為人類文明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即經濟、政治和文化,文化是文明形態中穩定的經常起作用的精神因素,是文明的核心,而經濟、政治的作用經常變化,宗教又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文明形態就是以文化,特別是以宗教為標準來劃分的。近年來,在國際理論界引起很大爭議的美國學者亨廷頓的文章《文明的衝突》也是把文化與經濟、政治並列,認為文明是文化的實體,文化是文明中最根本的東西,以文化和文明來劃分世界國家集團,遠比以政治經濟制度或經濟發展水平來劃分有意義。至於各種論著把三者並列起來論述,那就更多了。不管人們如何理解三者的關係,但只要把三者並列,就是承認文化不是經濟、政治,而是經濟、政治以外的東西,即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個人認為文化的概念可表達為“人類社會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群體精神及其所附載體”。
-
6 # 教育反思者
無論個體還是族群,文化都是其精氣神,是其“之所以如此一路走來,又將如何一路走去”的精神動力。如果你能夠完全解讀其文化,你就可以完全解讀其歷史,並預判其將來。
文化是無形的,有形的都是文明。二者的關係是:文化創造文明,文明承載文化。
簡單地說,文化就是各種習慣、發展意願和能力這三者之和,而且,各種習慣是自然產生的,發展意願和能力是人為倡導的。
自然文化(也稱為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源於環境對族群的影響與制約。一個族群生存在特定的地域環境,一代代積累傳承之後,與環境形成了渾然一體的和諧方式,這就是這個族群的傳統文化,包括:
生存方式、生活習慣、認知習慣、價值取向、適應能力、語言文字、經驗積累、社會倫理、制度規則……等各種習慣和哲學思考。以世界觀和價值觀為文化核心。也有人生價值的要素,但在傳統文化中,這個文化元素不是很顯著。因為傳統文化的目的只是適應環境,用以指導族群后人的言行、生活與生存方式,而非改造環境。
傳統文化是自然形成的。說得過份一點,你就算把一個地方的人全部趕跑,換一批人去生存,久而久之又會產生原先的傳統文化。
用一句直白的話說,傳統文化就是“什麼林子藏什麼鳥”。
人為文化源於統治者(管理者,首領)和智者的反思與倡導。其目的是為了弱化環境對族群的制約,為了族群的倫理穩定、能力提升和發展,提高族群的福祉。以人生價值觀和能力提升為核心。主要表現為:(科技文化)提升能力以弱化環境的影響、(社科文化)探索更好的社會架構和倫理、建立法制、改變族群的生存生活方式、改善精神面貌……
人為文化因族群需求慾望、修正某些傳統文化而產生。用一句直白的話說,人為文化就是“什麼病症開什麼方”。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氣神,是激勵族群在當下和今後創造各種文明的精神動力。即:文化只與當下和今後有關,與過去沒有一毛錢關係,因為我們不可能改變過去。
研究過去的文化,唯一的用處是解讀我們的歷史。那是歷史考古專家們的事情。
因此,對文化必須持續地審視,哪些文化元素可繼續保留,哪些必須拋棄,以及當下需要引入哪些新的文化元素,才能夠保持文化的先進性,這才有文化自信。
如果認識到當下的文化很弱勢很糟糕,需要跳躍式進步的話,發生文化斷代也是必須的。
文化自信是動態的。躺在過去的文化窩裡,自我意淫,那是復辟倒退!
-
7 # 皖北權哥
.依據中國傳統文化的源流及其科學內涵以及我幾十年的修煉體悟,我以為要想了解與認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應以自身修煉為主線,邊學邊練,修德煉道,堅持十年或更長後你將獲得的效果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有了較深的認知,自身健康有了保證,事業有了基礎,因此你的家庭、子孫就進入了傳統文化氛圍圈內,從而達到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境界,幸福綿延久矣.
中華傳統文化燦爛輝煌,博大精深,光彩照人,今天我僅就文化的基礎知識、經典、內家拳三方面談談.
一、文化的含義及其源頭:按中國歷史考證,原始社會自公元前2070年的夏王朝往前上溯到禹、舜、堯、黃帝、神農氏、伏羲氏、燧人氏、有巢氏,再向上可推到自公元前2070年之前約17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的元謀猿人為始祖.在這段原始社會中,沒有文字,但自伏羲氏畫八卦,人們有了修煉的方式,相傳廣成子為修煉神人並將其法傳給黃帝.自夏王朝開始了歷時自公元前2070年進入奴隸社會,自公元前1600年至1046年為商朝,這個朝代的最後一任為帝辛,即大家所知的商紂王.他在位時出了一位修煉高手,即史書上所記紂王下一王侯周,實為姬姓,周氏(即後人稱之為文王的人)能預測如神,而紂王給他在羑里建了王宮式的房屋,召姬周說:“你在羑里和我享有王位相同的物質待遇,但條件是你的修煉成果只能為我所用,不得告知他人.”實際上是給了姬週一座高階監獄,他被置於此地,孤寂一人,亦只能潛心修煉,因此,成了當時的修煉高手.在沒文字的社會,百姓用結繩記事等方式,而修煉者之間則用資訊交流,這資訊發展成符號,以後又成了人們意念交流的符號,再後則演變成原始文字(“文字是符,語言是咒”就是時代產物).文字是記錄語音的工具,這在古書中有許多聲通和借音現象,後來周用文字填寫成了《易經》的卦辭.“化”最初是指周文王的修煉中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化是指氣功修煉的,故“文化”二字最初經於周的修煉,後人認為周創造了文化二字,故稱之為文化之王,史書記為姬周後人武王滅紂後建西周國,追姬周為文王,所以,周文王是歷史上沒做過帝王的人.以後發展又稱為古老文化,是因為老子繼承了上古文化,即以上古與老子為代表的文化.當發展到《易經》問世後,孔子繼承了治世安邦的文化而稱之為傳統文化.而語言文字就成了文化的載體,流傳下來.
-
8 # 健康一生彩視影音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不同國家不同語境中有不同的定義。在中文語境之中,文化的意思也就是人文教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文化體現著國家和民族的品格,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關係民生的幸福指標。
文化對一個民族的強大,起著決定性的因素,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展的程序,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沒有先進文化的發展,沒有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實現現代化,使國家繁榮富強。
-
9 # 銳度何老師
文化,這個詞得拆開解釋,一個“文”,一個“化”。
咱們先看這個:化。
什麼是化?就是化解、融化、化掉。化的什麼東西?化的是:野蠻、獸性。人本身是一種動物,是一種群居動物,有他的自然本性。既然是動物,在本能上,人也有他殘暴、嗜血、貪婪、自私的一面。
而用“文”,化掉的,就是人類自然本性中,那些野蠻的因素。把這些野蠻的因素都化掉了,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成為社會人,成為文明人。所以,沒經過“文”化的人,他依然只是一個生物學上的人,是一種動物,經過“文”化的人,才是人。
說一個人沒文化,就等於說他是:豬狗,虎狼,大猩猩。
那“文”又是什麼呢?文就是“紋”,花紋、圖案。
原始人開始在臉上畫花紋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脫離了野獸的範圍,成為人了。當他們開始在山洞裡刻圖案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成為文明人了。
臉上畫花紋就是人,不畫花紋就是野獸。
有這麼重大意義嗎?有!這裡我們只需要再問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在臉上畫花紋?因為你心裡已經開始有了別人。你已經開始在意別人的情緒。
在臉上畫花紋是給誰看的?是給自己嗎?不是。是給自己的同類看的。為什麼要給同類看?因為這時候心裡已經有了一個我,有了一個你。在臉上畫花紋,是一個自我的覺醒。原始人開始有了自我的意識,同時,就會產生“你”的意識。
我是我,你是你,我在臉上畫花紋,給你看。
現在的小孩青春期也愛紋身,叼根菸,這就是自我意思開始覺醒。小時候被父母養大,渾渾噩噩,到了十幾歲,突然覺醒了,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然後他就希望被注意,總是搞事,各種胡鬧,希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你看,我也是個人物,你們要重視我。所以青春期的叛逆,包括紋身、吸菸,打扮的花枝招展、殺馬特,這都是一個人成長中的里程碑。老實孩子沒出息,因為他自我意識太弱了,一輩子被人擺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紋身,是一件全世界認可的事,也是中國古代人就認可的事......下面的話咱就不能多談了。
阿麗塔幹仗之前也在臉上先抹兩道紋,這就是在強化自我意識:我覺醒了!
“紋”也就是文,首先是原始人自我意識的出現,其次是意識到別人的開始。我把臉畫一畫,你看,好看不好看?紋,是在取悅別人。紋,再發展一下就是穿衣服,用樹葉、獸皮把自己的身子遮擋一下。為什麼?不好意思。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一個人,你也就沒必要穿衣服了,夏天。其他的野獸,沒有自我意識,也沒有他人意識,也不用穿衣服,它們不存在羞恥心的問題。動物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交配,人不行。因為人有羞恥心。為什麼有羞恥心?因為“我”和“你”不是一個人,我要照顧你的情緒。
文、在臉上畫花紋,穿衣服、羞恥心,這都是在照顧別人的情緒。
當你知道照顧別人情緒的時候,你身體裡,野蠻的基因就化了,這就是:文化。這時候,你才是一個社會人,不再是動物意義上的人。
在公共場合大聲喧譁的人,在公交車上外放音樂的人,橫躺在地鐵椅子上的人、闖紅燈的人、加塞的人......我們會說他們沒文化。那就是因為他們的心裡根本就沒別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有照顧別人情緒這回事。這些人沒文化,實際上就是野蠻人,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他們這個“人”只是和阿貓阿狗平級的不同分類。
所以,文化和文憑、職稱也沒關係,大學教授意識裡如果沒有照顧別人情緒的觀念,還是野蠻人。
文化就是:1,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這樣才能在自己臉上畫花紋。
2,知道照顧別人的情緒,你看我畫的好看不好看?
當然,自我意識和照顧別人情緒是一件事,自我意識強的人必然懂得照顧別人情緒,不懂得照顧別人情緒的人也肯定是自我意識很弱的人。
自我意識弱,沒能力考慮別人,這種人就是渾渾噩噩,稀裡糊塗一輩子,沒文化,完全是按照動物的規律、習性活一輩子。
沒文化為什麼很可怕?因為沒文化的人,他一輩子沒覺醒,他這一輩子壓根就沒活過。一輩子只是:我要吃飯、我要睡覺、我要交配、我要繁衍後代......這個我,和小貓心裡的那個我,是一回事,隱藏的那個真正的“我”,從來都沒覺醒過。
他心裡沒“我”,眼裡就沒你,他就不會照顧你的情緒:沒文化。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來衡量,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仁。仁者愛人。身體裡野蠻的基因化徹底了,你就會去關愛別人。佛家講慈悲就是智慧,道理也是一樣。你文化水平提高,智慧跟著提高,自然就懂得了慈悲。
-
10 # 木有書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什麼是文化?一個人有沒有文化?
1、文化不是讀了很多的書
有些人讀了很多的書,以為自己很有文化,其實不然。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博士後,他們的差別只是在於知識儲備量的多少,至於有沒有文化,要看各自的修養。
2、文化不是外表有多斯文
文化不是戴著一副眼鏡斯文的樣子。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不是看外表,要看他的內心,外表斯文內心粗俗,那不叫有文化。
3、真正的文化,包含這四個內容:
(1)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就是一個人有修養,這個修養要在心裡生根,根深蒂固,不會因環境變化而改變,這才叫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2)不用提醒的自覺
善解人意,自動自發,不用別人提醒。比如,地鐵上看到老人來了就讓座,這是起碼的禮節,這就是有文化的表現。
(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講到自由,很多人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比如高鐵上的霸座男女,為了自己的自由,損害了別人,這就是沒有文化的醜惡嘴臉。
(4)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助人為樂,為他人著想,善良用對地方,這樣的善良就值得稱道,這就是有文化的具體表現。
總之,文化,它是一種修養,看得見,摸得著,可知可感。有文化的人,令人喜歡,相處舒服。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什麼是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非學識淵博者給不了完整準確的定義。本人無學識,要給文化一個定義或解釋,一定不夠精確完整,有人能給予指正或補充,最好。什麼是文化?抽象地說,一個民族整體形成的思維模式以及在這種思維模式下而產生的行為方式和精神狀態並得以延續。行為方式和精神狀態包括很多東西,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