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貧樂道 拼音:ān pín lè dào 解釋: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為人處世之道。 典故:《後漢書·韋彪傳第十六》:“安貧樂道,恬於進趣。” 舉例:勸人~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 故事: 傳說,孔子有學生3000,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顏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顏回的一舉一動,在孔子看來,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顏回的事例來教育其他學生。 顏回,字子淵,所以也叫顏淵。 有一次,孔子對學生們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指:顏回,真賢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他乘飯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簞,舀水用的器具是木頭做的瓢。這要是落在別人頭上,則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顏回始終感到滿足、快樂。顏回確實是個十分賢德的人啊! 孔子十分讚賞顏回的這種品德。然而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品德呢?孔安國說,這是“安於貧而樂於道”。 還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在你3千多學生中,誰最好學?”孔子說;“只有顏回最好學。他不遷怒,不二過,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顏回最愛學習。他遇著發怒的時候,能做到隨發隨化,從不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去;有了錯誤就改,決不重犯。 顏回29歲頭髮盡白,32歲就死去了。孔子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
安貧樂道 拼音:ān pín lè dào 解釋: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為人處世之道。 典故:《後漢書·韋彪傳第十六》:“安貧樂道,恬於進趣。” 舉例:勸人~是古今治國平天下的大經絡,開過的方子也很多,但都沒有十全大補的功效。(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 故事: 傳說,孔子有學生3000,其中最出名的有72人,而顏回又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 顏回的一舉一動,在孔子看來,都合乎心意。所以孔子常常以顏回的事例來教育其他學生。 顏回,字子淵,所以也叫顏淵。 有一次,孔子對學生們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指:顏回,真賢者啊!他住在荒僻的巷道里,過著極其艱苦的生活。他乘飯用的器皿是竹子做的簞,舀水用的器具是木頭做的瓢。這要是落在別人頭上,則是不堪忍受的了,但是顏回始終感到滿足、快樂。顏回確實是個十分賢德的人啊! 孔子十分讚賞顏回的這種品德。然而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品德呢?孔安國說,這是“安於貧而樂於道”。 還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在你3千多學生中,誰最好學?”孔子說;“只有顏回最好學。他不遷怒,不二過,不幸短命死矣!”意指,顏回最愛學習。他遇著發怒的時候,能做到隨發隨化,從不轉移到別的事情上去;有了錯誤就改,決不重犯。 顏回29歲頭髮盡白,32歲就死去了。孔子為他的短命感到非常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