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文畫小子

    中國的文化市場已顯現出全民參與、開放流動的新特點。

    其表現為文化需求的大眾化,文化工作者隊伍的分化趨勢,當代文化產品的共享性,價值評估和隨機應用。  

    經濟通常把“市場”定義為供求雙方商品交換的場所。“文化市場”也是沿用這種概念,它就是文化產品進行供求交換的場所。以往國家建設圖書館、學校、書店、各種影劇院,都是文化產品的交換場所,同時使這些文化產品的交換活動提升為全民共享的公益事業,使文化產品的精神價值和經濟價值更有效地為民族和國家建設服務。這些現代的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使文化產品的交換納入穩固暢通的渠道,同時也將文化市場侷限於有限的時空和統一的之中。文化產品的供求雙方都必須透過指定的中介環節才能進行合法的文化產品的交換活動。

    時至今日,一個全民參與、新興的、開放而流動的大眾化市場已頗具規模。這就是需要我們去探索新的文化理論和文化管理思路。  由於文化市場是由文化產品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相互作用促成的,對我們今天的文化工作和文化工作者隊伍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它們是:  1、文化市場公開化,使得文化產品具有公共性。  以往的文化產品不被以為是“產品”,是因為以往文人都以潔身自好和個性明顯為榮。把自己的作品或勞動被人做價是很丟面子的事,難以啟齒。同時把那些迎合某些潮流和人的作品同樣視為可恥。但是文化產品本身其本質上的公共性及共享性是存在的,隨著商品社會逐漸強化的價值觀念,藝術家和文化產品的生產們也不得不給自己的勞動產品標上價格。但最深層的願望是追求藝術的共享、共存。文化市場的出現,強化了這種公共性及共享性。  2.文化市場的繁榮,強化了文化產品的可估價性。  過去的意識認為,文化產品其精神作用是不可以用價格估量的,只有物質產品才可以進行數字上的測定和量化。文化產品是消費者和生產者的相互作用促成的。文化需求的大眾和文化工作者隊伍分化導致了當代文化市場的生成。工業化、市場化的文化產品生產和流通方式,對我們今天從事文化的工作者及隊伍中產生了很大影響,他們認同了這種價值取向,即商業化的操作,經濟化的評價方式被強化和認可了,而傳統的人文理性在地位上,觀念上都被相應的消減和弱化了。 

     3.市場文化的擴大,擴充套件了當代文化產品被利用的不確定性。  文化產品一旦產生出來,其產品的效用即是明確的也是不確定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觀賞性”、“欣賞價值”對人們精神生活的陶冶作用等,表現出了文化產品的效用和非實用性及非功利的價值取向。  文化市場出現那種極具誘惑的經濟效益,驅使人們對文化產品的功能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和營銷測試,這樣文化產品的實用性功能被開發出來並衝擊著我們頭腦中已有的文化概念。  文化市場的出現,為文化領域引入了競爭機制,衝擊了我們目前實行的行業專家體制和大鍋飯的劇團管理方式,也促使較為一體化生產和市場化交換也助長了盜版、急功近利的投機心理。文化產品的供應總體上出現了數量猛增而質量驟降的情況,下海的文人和孤寂自守的學者在價值取向、認識方式、思維方式都出現愈來愈深的裂痕。由於文化工作者的隊伍出現的分流,細分傾向還處在動搖迷亂時期,文化人的概念也在發生質的變化,原來的純藝術論與市場經濟大潮的巨大碰撞,價值思想也溶入了純藝術思想裡,文化人也不會發生質的變化。要順應市場經濟的規律,要不斷修正觀念,這樣一來,不斷探索和變化所產生的矛盾就日漸激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洲的數學物理有哪些做得比較好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