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56091753757

    自己謙稱家父、家嚴:稱自己的父親。 家母、家慈:稱自己的母親。 家兄、家姐:稱自己的兄姐。 舍弟、舍妹:稱自己的弟弟和妹妹。 舍侄:稱自己的侄兒。 內人、內子、內助、拙荊:稱自己的妻子。 外子:稱自己的丈夫。犬子、小子:稱自己的兒子。 小女:稱自己的女兒。 敝友:稱自己的朋友。 敝人:稱自己。 對人尊稱令尊:尊稱對方的父親。令堂:尊稱對方的母親。令郎、令子、令嗣:尊稱對方的兒子。令侄:稱人侄兒。令愛、令媛:尊稱對方的女兒。令婿:尊稱對方的女婿。令媳:尊稱對方的兒媳。令正、賢閣,尊夫人:尊稱對方的妻子。崑玉、昆仲:稱人兄弟。喬梓:稱人父子。賢契:稱自己的學生。高足:稱別人的學生。

    1、足下:下稱上或同輩相稱的敬詞 足下昔稱吾於穎川——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

    2、寡人:君主的謙稱或諸侯夫人的自稱 寡人,莊姜自謂也——鄭玄箋

    3、閣下:敬稱 前鄉貢進士歐陽詹於洛陽旅舍再拜授僕人書,獻尚書閣下——歐陽詹《送張尚書書》

    4、令X:如令尊、令堂、令郎、令愛…… 敬稱 王曰:‘前奉令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君子。’——李公佐《南柯記》

    5、拙荊:謙稱 遂有婦人出拜,年可四十餘。翁曰:‘此拙荊。’公揖之——蒲松齡《聊齋志異》

    6、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鄭人買履》——已經拿到了鞋子,竟然說:“我忘記了拿尺碼。”“吾”用於句首,作主語,代替“我”。

    7、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輸》——我知道你用什麼辦法來對付我,但我不說。“我”用於句末,代替說話之人,作賓語。

    8、餘聞而愈悲。《捕蛇者說》——我越聽越覺得悲傷。“餘”用於句首,代替聽話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語。

    9、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於句首,代替“我”,作主語。

    10、朕乃天子,說話豈能兒戲?——我乃一國之君,說話豈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稱“我”。

    11、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兒有了水。“孤”字用於句首,代替劉備,作主語。

    12、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你怎麼敢輕視我射箭的本領呢!“爾”字用於句首,用來稱代賣油老人,譯為“你”,作主語。

    13、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頑固啊,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汝”字用於句首,用來指代“智叟”譯為“你”,作主語。

    1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論語十則》——孔子說:“仲由,教導你的話都明白了嗎?”“女”字用於句中,又在動詞“誨”之後,作“誨”的賓語。代替“仲由”,譯為“你”。

    15、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世家》——你是個被僱傭給別人耕田的的人,怎麼會富貴呢?“若”用於句首,用來稱代陳涉。相當於“你”。

    16、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乃翁。陸游《示兒》——大王的軍隊平定了中原的日子,家中祭祀時不要忘了把這個喜訊稟告給你的父親。句中的“乃”就是代詞,“你的”。

    17、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你爹爹回來時,一定會跟你算賬的。“而”便是代詞“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樓梯設計節約空間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