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淵閣007
-
2 # 開新說事
中國古代帝王在去世後,一般都要上諡號和廟號。諡號是對帝王一生的總結概括,廟號是在太廟裡給帝王的稱號。楊堅的諡號是“文”,廟號是“高祖”,總的稱乎就是“高祖文皇帝”。他的兒子楊廣諡號是“煬”,廟號是“世祖”,全稱是“世祖煬皇帝”。
大家在歷史課本里看到的對皇帝稱號的不同,其實是使用稱乎的不同。諡號和廟號都是帝王去世後才有的,對活著在位的皇帝則要稱呼“皇上、陛下、官家、萬歲爺、尊號、年號”等等。
我們可以從大家最熟悉的清朝十二帝說諡號和廟號,清朝十二帝分別是:
1.努爾哈赤: 太祖武皇帝
2.皇太極: 太宗文皇帝
3.順治帝福臨: 世祖章皇帝
4.康熙帝玄燁: 聖祖仁皇帝
5.雍正帝胤禛: 世宗憲皇帝
6.乾隆帝弘曆: 高宗純皇帝
7.嘉慶帝顒琰: 仁宗睿皇帝
8.道光帝旻寧: 宣宗成皇帝
9.咸豐帝奕詝: 文宗顯皇帝
10.同治帝載淳:穆宗毅皇帝
11.光緒帝載湉:德宗思皇帝
12.宣統帝溥儀無諡號和廟號
諡號是對人一生的概括,具有蓋棺定論的性質。一般情況下,“文、武、章、仁、景”等都是好的諡號,“煬、哀、悼”等是較差的諡號。有一個諡號比較有意思,那就是漢獻帝劉協的諡號。劉協的諡號是“孝獻皇帝”。很多人以後獻的意思是把江山獻出去,正好對應漢獻帝禪讓給魏文帝曹丕的事實,其實並不是這樣。“獻”的意思是“博聞多能,惠而內德”,是一個非常好的諡號。
歷史書對不同朝代皇帝的稱呼是有變化的。
1.諡號時代:秦朝只有兩世,秦始皇和秦二世。從漢到隋大多是以諡號稱,比方說:漢文帝,漢武帝,漢光武帝,魏武帝,魏文帝,晉武帝,劉宋武帝,隋文帝,隋煬帝,等等。在這裡,劉邦的情況比較特殊,劉邦全稱是“漢太祖高皇帝”。大家一般都稱呼其為漢高祖,認為是廟號,其實“高”是劉邦的諡號,準確稱呼是“漢太祖”或者“漢高帝”。
2.廟號時代:從唐朝以後到元朝,皇帝的稱號大多以廟號相稱。比方說,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宋高宗,遼太祖,金太祖,元太祖,元世祖,等等。
3.年號時代:到了明清兩朝,皇帝的年號一般只有一個,所以大多以年號相稱。這個大家就很熟悉了。比如:洪武,永樂,萬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
當然了,不同時代歷史上對皇帝的稱號一直在變化。這其中也是有一定原因的。諡號注重的是皇帝本人的德行;廟號看中的是皇帝在家族中的位置;年號則是皇帝對於百姓的作用,因為年號是用來紀年的,天下人都在用。
-
3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為什麼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沒有叫隋太祖呢?原因說來很簡單,因為已經有一個隋太祖了,那就是楊堅的父親楊忠。為什麼建立了這個國家的楊堅沒有成為太祖而是楊堅的父親楊忠成為了太祖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太祖?我們現在有個詞叫做“祖宗”,也就是說祖在宗前。因此一般來說,對於太祖太宗的說法是這樣的:
“開創者曰祖,守成者曰宗。”可能這樣說有些抽象,我們就來舉例子說吧。我們就拿清朝來舉例子吧。清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因為其中有太祖、世祖、聖祖。也就是說在清朝有三祖,這跟一般王朝是不太一樣的,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也就是我們上文所說的開創王朝基業者被稱為“祖”的原因了。我們來看看清朝三祖的功績是什麼。
第一:清太祖,清太祖即努爾哈赤。我們都知道努爾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隨後統一女真並且迅速擴大了女真勢力,此後多次與明軍交戰,勝多敗少。可以說在清太祖的努力下,女真迅速打開了局面,開始開創自身的基業,因此清太祖屬於開創者。
第二:清世祖,清世祖即愛新覺羅·福臨,即我們所說的順治皇帝。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的第一個皇帝,在順治皇帝期間成功地統一了中國,因此他也是屬於開創者。
第三:清聖祖,清聖祖即愛新覺羅·玄燁,即我們所說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在位期間,說實話還存在著南明的殘餘勢力如鄭成功等人,因此不算是完全完成了開創事業,而此後康熙皇帝還平定了三藩之亂、噶爾丹等,因此可以勉強稱為開創者。
二、楊忠是開創者嗎?我查閱了一下史籍,發現縱觀楊忠的事蹟經歷,雖然功績滿滿,但是楊忠基本上都是代表北周和北齊作戰,並且多次戰勝北齊,雖然戰功很多,但是似乎對於隋朝的建立並沒有太大幫助。
唯一能說得上的是幫助的恐怕就是楊忠幫助自己的兒子楊堅得到了很高的政治地位,為楊堅此後篡權奠定了基礎,因此楊忠說實話很難說得上是一名開創者的角色。
然後我們再看楊堅,楊堅首先是篡了北周的位置,然後改國號為隋國,此時北方已經一統,在楊堅的指揮下,隋又先後滅了南陳和西樑,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因此總的來說,楊堅更像是太祖的角色而不是楊忠。
三、實際情況幾何?然而實際上,楊堅除了隋文帝外,還有一個身份是隋高祖。這個也就是古代帝王的多個稱號導致了一些混淆吧。古代皇帝一般都是諡號和廟號兩種稱謂,我們後人稱呼的時候也往往是混淆著來,並不是特別在意叫的是哪一個號,因此往往會混淆掉。例如說隋文帝和隋高祖就是一個人,但是我們一般只稱呼隋文帝而不稱呼隋高祖。
並且廟號也伴有自己的一種發展,並且也有混用的現象,例如說太祖和高祖這個稱謂。
先說說太祖這個稱呼吧。太祖這個稱呼是從漢太祖劉邦以後開始大規模使用的開國皇帝的廟號,劉邦最初的廟號是"高祖",後來漢景帝即位後為劉邦重上廟號"太祖",自此"太祖"便成為開國皇帝慣用的廟號。
再說說高祖整個稱呼吧。高祖這個廟號通常給開國皇帝,比如劉邦、李淵、楊堅等,特別是劉邦,稱呼為漢高祖,但是,廟號又作太祖,為什麼呢?在《漢書詳解》中介紹說:
蓋邦配天地,是為高祖,而尊號加之於上,雖昭穆之太祖廟,此亦高祖之廟也。楊忠沒有做過皇帝,有諡號和廟號。楊忠的諡號為武元皇帝,廟號為隋太祖。
我們再看楊忠的兒子楊堅,楊堅的諡號是文皇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隋文帝了,而楊堅的廟號則是隋高祖。也就是說在當時看來,楊堅才是隋朝的開創者。
因此綜上來說,高祖和太祖都是開國皇帝的廟號,兩者並無什麼區別。
而楊忠的隋太祖僅僅是後世給他的一個美化的稱號,並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真正的隋的開國皇帝應該是隋高祖楊堅。
-
4 # 語說漫談
這個問題就是涉及到古代的皇帝的稱呼問題,對於古代的帝王,我們翻遍史書,基本上包括四種方式,而這個問題在瞭解了四個稱呼之後,也就能夠明白了,下面小編就來說一說古代帝王身上的四種稱呼問題。
第一種顯而易見就是名字了,畢竟每個人來到這個世間,名字就是他的代號,張三李四也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區分某個人,當然名字肯定有重複的情況,這個情況在古代還好,畢竟古代人除了名字之外,還要有一個字,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金庸小說中的人物神鵰大俠楊過,他的字就是改之,如果按照古代人的習俗的話,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劇中直呼楊過的大名,都是不對的,當然長輩除外,而且古代有些文人還有號,通常都是自己或者身邊的朋友們給取的,比如蘇軾也叫東坡居士,這也是蘇東坡這個名字的由來了,顯然古代的帝王們身份尊貴,他們的名字不可能隨便被稱撥出來,這第一種方式也就不常用了。
第二種就是廟號,顧名思義就是君王們死後會被供奉在皇家太廟之中祭祀,因為古代人不可能直接稱呼姓名,畢竟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更何況是帝王們呢?所以為了給帝王們祭祀,也就需要有一個稱呼,所以廟號也就這樣誕生了,根據歷史的記載,廟號最早是起源於商朝,在當時對國家有大功的帝王,在他們去世後,才會被追加廟號,不過當時廟號還不完善,僅僅有四種而已,那就是太、高、世、中四種,像我們知道的太祖、太宗、高祖、高宗、世祖、世宗和中宗了,如果大家在歷史的典籍上看到這些稱號的話,那就是這些帝王的廟號,當然稱呼祖還是宗,是有著嚴格的標準的,一句話就是“祖有功而宗有德”。
翻看歷史典籍能夠看到除了開國君主追諡的情況,每個王朝都只有一個祖,當然明清除外,因為明朝有倆,分別是朱元璋的明太祖和朱棣的明成祖,而清朝更是開天闢地的出現了三個,分別是努爾哈赤的清太祖、順治帝福臨的清世祖和康熙帝玄燁的清聖祖了;有人會認為漢朝也有三個祖,分別是漢太祖劉邦、漢世祖劉秀和漢烈祖劉備,不過歷史上將三個人建立的漢朝看做三個朝代,為了區分也就有了西漢、東漢和蜀漢了。
第三種稱呼就是諡號了,諡號起源於西周,西周取代了商朝後,並沒有採用廟號制度,而是採用了諡號,根據《逸周書·諡法解》中的說法,這個諡號的出現時周公制定的,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周朝的帝王們都是被後世用諡號稱呼,像大家熟悉的周文王、周武王等等,這裡面文武就是諡號,而諡號就是古代的帝王死後,由繼任的君主和群臣根據他的一生,給與一兩個字的評價,也算是對於古代帝王們的官方的蓋棺定論了,既然是評價,自然也就有好有壞,像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文、武、明、睿等等這些都是褒諡,也就是好的字眼。
像厲、靈和煬就是惡諡,也就是壞的字眼,還有一些就是沒有褒貶的評價,像惠、少、衝、質等,歷史上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明惠帝朱允炆、隋煬帝,這些都是用諡號在稱呼帝王,這裡要說的就是無論是廟號還是諡號,都是帝王死後評價的,也就是說帝王生前是不會知道他死後的稱呼的,在一些影視劇中,無論出現用諡號或者廟號稱呼還沒有去世的帝王,顯然是不正確的。
第四種自然就是年號了,我們現在採用的是公元紀年,這是西方的一種紀年方式,在古代中國顯然是不可能採用這種方式的,所以古人也就採用了年號的方式,而每一個帝王身上都至少存在一個年號,最被大家熟悉的自然是明清的帝王們,人們也是採用年號來稱呼帝王,因為這個時期皇帝們都是一個年號,當然明英宗是個例外,因為他兩度登上帝位,也就出現了正統和天順兩個年號,所以人們在稱呼他的時候多使用廟號明英宗,其他的帝王像朱允炆也被成為建文帝、正德皇帝、崇禎、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等等,看過清宮戲的人對於這些年號顯然是不會陌生了。
下面我們回到問題的本身,這裡面就是設計了廟號和諡號的問題,在唐朝之前,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也就是說不是每一個皇帝在死後都能夠被搬入太廟供奉的,只有那些對於王朝有著特殊貢獻的君主才能夠享有這樣的榮譽,這就像西方並不是每個君主都能夠被稱為大帝的,所以廟號是有著限制的,那就是後世君王和群臣認為你不夠格,那是不被允許進入太廟的,最典型的就是漢朝,漢高祖劉邦(這裡正確的叫做應該是漢太祖劉邦,這是廟號,而高是諡號,綜合起來的叫法應該是漢太祖高皇帝)、漢文帝、漢武帝都進入了太廟,但是漢景帝在歷史上也赫赫有名,與漢文帝公共開創了“文景之治”,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帝王,還是沒有進入太廟,可見這個標準太高了;不過諡號並不同於廟號,每一個帝王都會有一個蓋棺定論的諡號,無論好與壞,所以唐朝之前人們對於皇帝多數的稱呼都是諡號,比如漢武帝、光武帝、隋文帝和隋煬帝,這裡面隋文帝的稱呼就是這麼來的。
到了唐朝之後,所有的帝王也就都開始有廟號了,無論是好壞,同時這個時候諡號也是越來越長,不再像之前那樣僅僅是一兩個字,比如我們都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太宗是他的廟號,他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是不是很長呢?當然最初的諡號很短,僅僅是一個文的諡號,其實李世民也可以被稱唐文帝,但是從武則天開始,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即自己定諡的先例,也就頻繁出現給去世的帝王追諡的舉動,所以從唐朝之後也就開始稱呼帝王的廟號了,而後面明朝和清朝的皇帝,諡號更加厲害,明朝皇帝諡號16字,而清朝達到了22個字,這樣的諡號,怎麼稱呼皇帝呢?不要說我們這些後人,估計就是皇帝的後人都記不住吧!
不過很多時候開國帝王是繼承了祖輩的事業,這樣的人有很多,像曹丕建立的曹魏,司馬炎建立的晉朝,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以及皇太極建立的清朝等等,他們事業實在祖輩的手中建立的,雖然王朝的正式建立是在他們的手中,但是這個太祖的廟號,自然要給祖輩了,所以曹操是魏武帝、司馬昭是晉太祖,而隋朝以及唐朝的情況也基本符合這個情況,那就是楊堅和李淵的祖上都是北周的軍事貴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關隴貴族的核心八柱國十二將軍,也就是說隋唐的建立和祖輩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且國號的稱呼也來自於祖輩的爵位,一位是隨國公楊忠,一位是唐國公李虎,所以他們在稱帝建立王朝之後,也就將太祖的廟號讓給了祖先,這樣隋太祖就是楊忠,而李虎就是唐太祖,而在他們去世之後,太祖的廟號已經被他們給了祖先,自然也就只能夠使用別的廟號了,這樣也就有了隋高祖楊堅了。
那麼為什麼很少有人稱呼他隋高祖呢?這是因為在唐朝之前,人們習慣上使用諡號來稱呼,所以楊堅也就常被人成為隋文帝,也就這樣延續下來了。
-
5 # 小小林家堡
題主對隋文帝不是隋太祖這個問題,是明顯將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諡號、廟號沒搞清楚。
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
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一般君王死後會建築專屬的家廟祭祀,但在幾代之後就必須毀去原廟,而於太廟合併祭祀。合於太廟祭祀稱之為“祧”,“祧”這件事情有實際上的作用。
如果每個君王的廟都留下,數代之後為數眾多的家廟會有祭祀上的困難。而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而諡號,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始於西周。所以,不僅君主可以有,重要大臣也有諡號,比如王安石、司馬光,他們的諡號是“文”“文正”。
隋文帝楊堅,他的諡號是文皇帝,廟號是高祖。
而為什麼人們稱楊堅一般只稱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呢?
這涉及到稱謂問題。在西周時廟號很重視,也是開創者,不經常用。但是秦朝對廟號反感,直到西漢,廟號才開始正式使用。在西漢的210年曆史中,一共出現過12位皇帝,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少帝劉恭、漢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陵、漢廢帝劉賀、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衰帝劉欣、漢平帝劉衎、漢儒子劉嬰。而我們看完西漢各帝后一定會發現:對於西漢皇帝的稱號均為諡號,而不是我們通常用的廟號,這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西漢對皇帝廟號的使用非常嚴格,獲得廟號的皇帝也很少。西漢一朝對於禮制十分嚴格,後世也嚴格遵守歷史上“有德者有廟號”的規矩,若帝王生前德行不夠是絕對無法獲得廟號的。即使像漢景帝這樣發揚“文景之治”的賢君都沒有。所以稱呼皇帝不具有普及型,只有諡號才都能稱呼。
而西漢在死後獲得廟號的皇帝有: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所以,最初只稱呼諡號,是對廟號的重視,也是當時的廟號更嚴格導致。
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根據《孔子家語·廟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謂之祖宗者,其廟皆不毀。”可知,皇帝的廟號一般以“祖”或“宗”結尾,而且標準比較明顯,有開拓之功的皇帝一般稱“祖”,有守成之德則一般稱“宗”,廟號大部分也只有一兩個字,因此,史學界也會按照“朝代名+廟號+祖或宗”的格式來稱呼死去的皇帝。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
唐朝以後的歷代帝王,不斷的把各種好字好詞加到自己先輩的諡號之中,就怕字典裡的詞不夠用。就這樣,諡號的長度越來越大,含義也越來越浮誇扯淡,到了清朝,甚至出現了二十多個字的諡號,那便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著實讓人覺得噁心,諡號也徹底失去了它的評價分析、蓋棺定論的作用。
由於唐朝對諡號的濫用,所以唐朝皇帝一般只稱廟號,嚴肅點。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都是知道的。而後期的廟號也變得混亂,尤其是亂世,立一個蕞爾小國,根基不穩,也敢稱祖。「祖」之氾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時期,後趙、前燕、後秦等等小國,其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所以,在唐末五代十國後,廟號稱呼皇帝雖然也在沿用,但也不具嚴肅性。
到了明清時期,我們雖也記得皇帝廟號,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明神宗朱翊鈞。但是也開始用年號稱呼洪武皇帝,萬曆皇帝了。
到了清朝,出現了一朝三祖的現象後(清太祖努爾哈赤、清世祖福臨、清聖祖玄燁),廟號也支援不了稱呼,就只開始稱呼年號了。就有了後來的康熙皇帝、雍正皇帝。
所以,稱楊堅為隋文帝,不稱高祖,是當時的習慣,還有廟號體制未被打破的情況使然。
-
6 # 歷史的史光機
楊堅為什麼叫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
其實這個問題主要出在史官記載的習慣上,史官對帝王的記載和稱呼有兩種,一種是廟號,根據血緣傳承和皇帝即位的順序來稱呼;另一種是諡號,根據後代帝王對前代帝王的評價來稱呼。隋文帝呢,就是楊堅的諡號,諡號最早來源於《禮記.諡法》,有上、平、下三種諡號,根據帝王的功過分別追諡;“文”這個字就屬於上諡,而且是比較靠前的諡號。
那麼我們為什麼稱呼楊堅為隋文帝,而不稱呼他的廟號呢?那叫要說到廟號的定義
開國皇帝一般稱太祖,如果父親在世或者承接先輩基業的,按照輩分來追溯定廟號楊堅的情況其實和三國的曹丕和唐朝李淵非常相似,一是能夠開創基業是父輩的積累,比如李淵能奪天下是先輩李虎打下的基業讓李家有了爭奪天下的基礎;曹丕能逼漢獻帝禪讓是曹操基本鋪好了路,所以他們和楊堅的廟號都是“高祖”,父輩是“太祖”;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開國皇帝稱帝后父親還健在的,這時候也不能稱“太祖”,只能稱“高祖”,典型的例子就是劉邦!
因為楊堅能奪權建立隋朝,他的父親楊忠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隋文帝楊堅的廟號是“隋高祖”,而不能稱太祖!如果楊堅的兒子隋煬帝沒有亡國而是成功打下高句麗,憑隋煬帝的功績應該稱“隋太宗”,和李世民地位相同!
(附上下諡的圖供參考)
宋朝開始諡號和廟號就合併了,名字越來越長,所以一般稱廟號,明清開始採用年號宋朝開始,由於重文輕武的風氣,文人墨客為了捧皇帝的臭腳,給的美諡越來越多,因為真實性越來越低所以往後都開始稱廟號,比如“宋高宗”,也有從一串長稱號裡取一個字作為簡稱的,比如“宋孝宗”
等到了明清,隨著各種稱號的完善,皇帝一般採用自己的年號作為簡稱,比如康熙、乾隆等,這時候廟號,諡號依然存在,不過不再作為常用的代稱就是了
-
7 # 撫劍兮聽風
如此稱呼主要有兩點原因。
古代帝王,有年號,帝號,廟號,諡號等一些稱謂,無論以那一樣稱呼都不算錯。
例如以年號稱呼的,永樂大帝,正德帝,萬曆帝,崇禎帝,康熙,乾隆,嘉慶等,明清皇帝多以年號喂最常見的稱呼,這是因為明清兩朝的帝王,一般每個帝王都只對應一個年號。所以才有了嘉靖,正德等都對應唯一的皇帝。當然年號開始於漢武帝劉徹年間,之前的歷朝歷代是沒有年號的。
但是更早一點的時期,每個帝王對應的年號並不唯一,一個皇帝有多個年號,因此多以諡號,廟號稱呼了。比如典型的如唐朝的唐太宗,唐玄宗,唐文宗等,都是以廟號來區別。不會因為李世民在位期間曾採用貞觀年號,二叫他貞觀帝,更不會稱李隆基為天寶帝,因為年號較多,容易混亂。宋朝的帝王也是常以廟號來稱呼的,例如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等。
那麼以諡號稱呼的,主要集中在哪些帝王呢?他們統治時期有什麼特點呢?
以諡號稱呼的帝王主要有漢朝,魏晉南北朝隋朝,後來的元朝等,因此我們發現唐之前的朝代使用諡號稱呼的較多,唐之後使用諡號稱呼的則多半是些短命的王朝,或者亂世君王,亡國之君等。
當然隋朝是個短命王朝,如果以廟號稱呼,只怕只有隋高祖楊堅一位,楊廣雖然被追為世宗,但是其作為亡國之君,也就配不上這稱呼了,再到楊侑,楊侗更沒法稱呼了。當然一些短命帝王更就沒有廟號了。
所以無論怎麼樣稱呼,其實都是一樣的,曹丕一般被稱為魏文帝,曹操大部分被稱為魏武帝也沒有按照廟號,都是正常現象。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是個很不錯的皇帝,他開創了一個短暫的盛世。結束了南北朝亂世,再加他本人早年以身作則,崇尚節儉,又推行科舉制度等使得隋朝年間出現了短暫的文化和民生的盛世。
但是由於隋文帝晚年,思想的轉變,開始驕奢淫逸,並且聽信他人之言,廢黜太子楊勇,而新立偽善的晉王楊廣為太子,楊廣登基後,大興土木,窮兵黷武,好大喜功,於是葬送了一個朝代。研究歷史的規律,我們發現亂世之後,重刑罰,重徭役,大興兵鋒,再起戰禍,必然釀成惡果,秦是例子,隋也不例外。
隋朝的一系列措施。也為後來歷史進入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
8 # 古今眾談
先要明確下,楊堅,諡號文皇帝,廟號高祖,所以楊堅可以被稱之為隋文帝,也可以稱呼為隋高祖。
(電視劇《獨孤天下》中楊堅和獨孤伽羅)
題主的問題是楊堅作為大隋開國皇帝,為什麼廟號不是“太祖”,如劉邦,朱元璋均是廟號太祖,而是廟號“高祖”。
這裡面,涉及到廟號中“太祖”和“高祖”的區別在中國有個約定的文化常識“祖宗十八代”,其順序為:
上序依次為:父親,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祖,鼻祖。下序依次為: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來孫,晜[kūn]孫,仍孫,雲孫,耳孫。
暫不用管下序,上序中可以看出太祖位列高祖之上。
再回到問題本身:一般而言,大一統王朝中江山基業的開創者廟號為“太祖”,否則即使其為開國皇帝,也不會被後人上廟號為“太祖”。
而楊堅,其本人實際上為一名“官二代”。
楊家江山基業是楊堅父親楊忠打下的。
(電視劇《獨孤天下》中楊忠)
楊忠在那個風雲際會的南北朝時代,跟隨獨孤信、宇文泰一路征戰,最終官拜小宗伯、大司空,遷柱國大將軍,封隨國公,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握有實權。
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楊忠去世,享年62歲。追贈太保、都督同朔等十三州諸軍事、同州刺史。
正是楊忠奮勇征戰,才為楊堅打下了一片堅實的家業,楊忠去世後,楊堅襲爵隨國公,其代周自立後,改國號為“隋”,也是源於楊忠的“隨國公”封號。
而楊忠在其子楊堅建立隋朝後,追封的廟號正是“太祖”。
草根皇帝的太祖之路相比於楊堅的“官二代”之路,漢太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的太祖之路就是從草根幹起來的。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劉邦,陳道明飾演)
劉邦,諡號高皇帝,廟號太祖。其從大秦王朝一個底層小吏幹起,最終建立起大漢王朝。
而朱元璋的經歷更為傳奇,從乞丐、和尚一路征戰殺伐,最終建立起大明王朝。
(朱元璋劇照,胡軍飾演)
所以劉邦、朱元璋的太祖廟號當之無愧。
其他大一統王朝中的太祖們唐太祖:李虎,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家的基業也是從李虎開始壯大的。李虎為西魏八柱國之一,爵封唐國公,地位比楊堅之父楊忠還要高,大唐王朝的國號也是來源於李虎的爵位封號。
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嚴格意義上是一個小“軍二代”,但與楊忠不同,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並沒有在當時的亂世之中給趙匡胤打下一片大的基業,趙匡胤建立宋朝後,追封其父為“宣祖”。
元太祖:成吉思汗鐵木真,這個毋庸諱言,征戰歐亞大陸的一代天驕。
清太祖:努爾哈赤,滿清的實際基業開創者。
-
9 # 面具下的歷史
隋文帝楊堅就是隋高祖!
楊堅廟號高祖,諡號文帝!後人常常用其諡號,所以就一直稱楊堅為隋文帝,其實叫他隋高祖也可以!隋太祖是楊堅追諡其父親的諡號!
廟號與諡號分別是什麼意思?所謂廟號,就是皇帝駕崩之後在太廟中立位接受奉祀的名號,也就是靈位牌牌上寫的稱呼!諸如:太宗、高宗、太祖、高祖、世祖、聖祖等等!
諡號則是人死了後人給予的評價!文帝就是後人對楊堅文治武功、功績頗豐的評價。
這二者的區別就在於:廟號是帝王在位時就有的。比如說你是隋朝文帝時期的大臣,你就可以說:高祖皇帝聖明,高祖皇帝千秋萬代,一統江山!這種對白雖然不常見(因為古代臣子都要尊稱皇上為陛下、吾皇、皇上),但是並沒有什麼錯誤。相反,如果你說一聲:文帝聖明!隋文帝都會一臉懵逼,因為他不曉得文帝是誰,如果你告訴他這是他的諡號,你會被拉出去剁成肉泥(你這是在詛咒皇帝早早歸西~)。
廟號一般簡潔明瞭且高度概括,如隋文帝作為隋朝實際開創者,廟號就為高祖,後人一看廟號就能明白其地位是開國皇帝。所有開國皇帝廟號無非就是取:始、高、太等字。但是諡號就不同了,只要先帝一下子躺進棺材板板裡,後世子孫(當政者)就要開始諡號了,那可是撿好聽都往上諡,而且只要朝代不斷,子孫後代當政者都可以有感而發的給祖上帝王追諡。比如康熙皇帝的諡號就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對,你沒有看錯,就這麼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廟號一般為帝王專屬,而諡號這是對有貢獻的君、臣、人都可以追諡號,例如司馬光諡號文正、岳飛先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
後人還會如何稱呼對於帝王的稱呼,歷朝歷代都有所不同!隋以前,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原因是帝王都有自己的家廟單獨祭祀,我們後人稱呼混雜,但遵循一朝一叫法。隋朝,我們稱其諡號:隋文帝、隋煬帝。唐朝稱廟號、宋朝稱廟號、元朝稱廟號、明朝稱廟號、清朝稱年號!如康熙皇帝廟號聖祖,乾隆皇帝廟號高宗!
對於廟號、諡號、年號的稱呼,歷年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它們都可以為代指特定的某一位帝王,但長期流傳下來形成了一種無形共識便是:廟號直觀、諡號準確(相對來說較為準確,不排除子孫過度溢美導致脫離實際的情況)、年號真言(年號一般是當政者鴻鵠之志或內涵的體現,一般為帝王心頭之思、徹夜之盼)。
-
10 # 白話歷史君
其乃是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老爸楊忠,其雖然沒有當過皇帝!但楊堅在稱帝之後,本著孝道將其追諡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即隋太祖,所以隋太祖是不能叫的。
至於為什麼歷史上一般稱他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
這主要涉及到一個“諡號”和“廟號”的區別!
首先諡號乃是古人對於人死之後的一個“蓋棺定論”的評價,早在周朝就有了,注意,是人死之後的評價!有些電視劇裡面人家還沒死呢,就扯出來了,那就有點搞笑了。
比如說“文”、“武”、“宣”等等就是好的!
按照“諡法”,文代表學識淵博、勤學好問、道德博厚等等、像晉文公重耳、漢文帝劉恆、魏文帝曹丕,那都是有作為的皇帝。
再比如說“武”,那是得要有著“克定禍亂”、“威服四方”的功績、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魏武帝曹操平定北方、晉武帝司馬炎一統三國,那都是有著這樣功績的。
當然,有好也有壞,
比如說“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代表人物咱們可以舉周厲王,因為暴政而受到國民驅逐。
當然,後來還有一種“平諡”,就是給那種本身無大過,但國家卻在其手上衰落滅亡的君主。
比如說楚懷王的“懷”,那就是。
所以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像西漢王朝十幾個皇帝裡面,也就是四個人有廟號。
因為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所有古代稱皇帝多用諡號,所以隋高祖,也就被稱為隋文帝了。
不過,這個規矩在唐朝便改了。
反倒是廟號,承擔了原本諡號的作用,從唐朝開始,每個皇帝都會有廟號。
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
像什麼仁宗、孝宗,就是說他很賢能,比如宋仁宗。思宗就是亡國之君,比如明思宗朱由檢。光宗在位時間短,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僅一個月便駕崩了;玄宗、真宗這些就是有些不務正業,喜好玄虛。像唐玄宗喜好文藝、宋真宗愛好煉丹。
當然了,不管是諡號還是廟號,這些叫法呢,都是沒錯的。主要是本著一個規矩,怎麼好叫怎麼來,那當然是字越少越好稱呼了。
這是因為以前一個皇帝可能會用多個年號,比如唐玄宗、他就有開元、天寶;但是到了明清時期,這些皇帝就一個年號。
而年號就兩個字,這比用廟號稱呼要好區分,廟號雖然也是兩個字,但是朝代不同,會有重複,你得加上朝代。
那自然是年號來得更加直觀咯!
就是這麼簡單!
-
11 # 農民工說古道今
隋文帝楊堅其實是有廟號的,他的廟號是高祖——隋高祖,文是諡號,廟諡合在一起就是高祖文皇帝,與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等開國皇帝的廟諡——太祖高皇帝並沒有本質區別,甚至連“格式”都一樣的。這裡面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為何後世史家稱呼楊堅時常用的是諡號而非廟號?二、為何楊堅作為開國皇帝,廟號卻是高祖而非太祖?
▲明清太廟
廟號——從“奢侈品”到“地攤貨”廟號這個東西始於何時已經無考,至少在商周時期,廟號就已經存在了。所謂廟號,說白了就是已故的皇帝在太廟裡的“序號”,只不過這個“序號”不僅僅是“一、二、三、四”式的簡單編號,而且還融入了對已故皇帝的蓋棺定論。因此,稱呼活著的帝王為“某祖”“某宗”是肯定不行的,廟號是已故帝王的專屬!諡號亦然。
比如電視劇《精忠岳飛》裡,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父子被俘後見到金太宗完顏晟時一口一個:“拜見太宗皇帝”就是一個大大的BUG。且不說他們根本無法未卜先知,就算知道完顏晟將來死後會被上太宗這個廟號,在完顏晟活著時也不能說!稱呼活著的完顏晟為“太宗皇帝”跟咒他去死基本上是同一個意思,您認為趙佶和趙桓那兩個慫貨膿包敢嗎?
再比如電視劇《康熙王朝》裡的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一口一個“我孝莊”也同樣是一個大大的BUG!孝莊是諡號,博爾濟吉特氏又怎麼可能未卜先知、知道自己死後的諡號?就算她真的提前知道了自己將來死後的諡號,活著時就自己稱呼自己的諡號,這是在自己咒自己去死嗎?明清的皇太后活著時一般都稱徽號,博爾濟吉特氏活著時被上的徽號是昭聖——昭聖皇太后,而不是孝莊皇太后!晚清慈禧太后亦然,慈禧是徽號,她死後的諡號是孝欽,繫上清文宗咸豐帝奕詝的帝諡就是孝欽顯皇后。
最初的廟號絕對堪稱是“奢侈品”,並不是所有帝王都配擁有廟號的!只有創立了偉大功業的帝王死後才配擁有廟號。以漢王朝為例,整個西漢時期擁有被後世承認的廟號的皇帝只有太祖、太宗、世宗、中宗四位,即漢高祖劉邦(廟號太祖)、漢文帝劉恆(廟號太宗)、漢武帝劉徹(廟號世宗)和漢宣帝劉詢(廟號中宗)。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漢高祖劉邦的廟號其實是太祖——漢太祖、並不是高祖,只是因為太史公在《史記》裡記作了高祖,後世便有樣學樣了。
直到兩晉時期,廟號依然還算是比較“精貴”的。但從南北朝時期開始,廟號逐漸“氾濫”了,南朝劉宋光是“祖”的廟號就有高祖、太祖、世祖三個!至此,廟號“氾濫”已經明顯有些剎不住車了,但這還僅僅是開始而已。到唐朝時,廟號就徹底“爛大街”了!基本上是所有皇帝人手一份……所以,後世史家一般都以唐朝為界,唐朝之前的皇帝稱諡號、唐朝及之後的皇帝稱廟號。說白了,其實就是廟號自唐朝開始由“奢侈品”變成了“地攤貨”,皇帝人手一份,用廟號指代皇帝已經非常“方便”了,也就不需要再稱諡號了。這就是為何楊堅叫隋文帝,而李淵卻叫唐高祖的原因所在。
▲唐高祖李淵畫像
隋唐的開國皇帝都將太祖廟號送人了再說第二個問題。眾所周知,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絕大多數的廟號都是太祖,比如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可為何隋唐的開國皇帝楊堅和李淵的廟號都是高祖而非太祖呢?原因很簡單,太祖這個廟號被這二位送人了……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新王朝開元建國之後,皇帝追尊自己的先祖為皇帝是慣例,比如朱元璋在稱帝之後就曾經追尊自己的高祖朱百六為德祖玄皇帝、曾祖朱四九為懿祖恆皇帝、祖父朱初一為熙祖裕皇帝、父親朱五四為仁祖淳皇帝。隋唐的皇帝也不例外,在稱帝之後,楊堅、李淵追尊自己的先祖為皇帝,楊堅把太祖的廟號給了自己的父親楊忠,而李淵則把太祖的廟號給了自己的祖父李虎。大概其都是在強調,自己的家族由這兩位先祖開始興起的吧!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可這卻難倒了他們的兒子,在楊堅和李淵去世之後,給他們上什麼廟號卻難住了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開國皇帝的廟號總不能用“宗”吧?於是,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把高祖一個廟號給了自己已故的父親。所以,楊堅、李淵雖然都是開國皇帝,廟號卻都不是太祖,原因就是因為太祖這個廟號已經被他們送人了,楊堅把太祖送給自己的父親楊忠、李淵把太祖送給了自己的祖父李虎。
▲隋文帝楊堅畫像
-
12 # 依伊文史社
581年,楊堅讓人送給他9歲外甥周靜帝一份詔書,詔書中楊堅講了兩個故事。不等外甥看完,楊堅便走到他的面前,坐上了他的寶座。
楊堅代周自立,稱為隋朝的締造者,但是後世為什麼稱呼他為隋文帝,而不是隋太祖呢?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回答。
第一個方面:要從中國古代帝王稱號的種類來談起
在封建社會,帝王代表的是天,人們對於天神的信仰,給帝王帶來至高無上的權利,因此在對他們的稱呼上也是很講究的,直呼其名肯定是不行的,是要被砍頭,甚至會株連九族。
孔子他老人家在論語不是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對皇權的一種解讀。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史料記載,對帝王大都稱王或者皇帝,對他們的稱呼分為諡號、廟號、年號和尊號等。
先說說諡號:《逸周書·諡法解》上有云:“諡者,行之跡也”。
中國古代,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他們去世後,會根據他生前的所作所為,尤其是主要事蹟,給予他一個全面的評價。
即所謂:“行出於己,而名出於人”。從中可以看出,諡號是具有評價性質的。
不但在中國,與中國臨近的一些東亞國家,因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也很早就使用諡號的稱呼。
而且諡號不是隻專用帝王,可像古代后妃、諸侯、大臣都可以有自己的諡號。
王國維認為:“周初諸王,若文、武、成、康、昭。穆,皆號而非諡也。……諡法之作,其在宗周共、懿以後乎!”
也就是說,他認為諡號制度當起於西周中後期。而且有比較完備的制定流程,一般經過禮官根據死者死者生前事蹟擬定幾個,然後呈給新上位的帝王,由他選定之後,禮官再予以公佈。
而臣子的諡號,不是由他後人評定的,而是由朝廷擬定好之後賜予的。
諡號根據死者生前的表現,主要分為三種:表揚類、 同情和批評類。
表揚類的固定用詞有:經天緯地或道德博厚者稱為“文”;克定禍亂者稱為“武”;聰明睿智者稱為“獻”;慈恩廣被者稱為“慧”;布義行綱者稱為“景”;安樂撫民者稱為“康”;遏惡揚善者稱為“明”;深思遠慮者稱為“睿”等等。
同情類的固定用詞有:德之不建者稱為“哀”;在國遭憂者稱為“慜”;仁慈短折者稱為“懷”等等。
批評類的固定用詞有:去禮遠眾者稱為“煬”;暴民殘義者稱為“幽”;殺戮無辜者稱為“厲”等等。
說完了諡號,再說說廟號。
帝王死掉之後(死也不能直接說,一般稱為薨、駕崩、崩殂、崩,或者說賓天也行),在進入太廟之時,要追尊廟號。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帝王死後,都能資格進入太廟的,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廟號的。
正如西漢賈誼《過秦論》中所言“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西漢一共歷經12位皇帝,但是卻只有7人死後進入了太廟。
但是,這種情況,在唐朝以後有所改變,入太廟的資格也有所放寬,幾乎所有的皇帝死後都能入太廟,也都有廟號了。
一般而言,每朝每代的建立者稱為“祖”,接下來那個稱為“宗”,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稱號。
至於廟號的種類,最開始只有四種:創基立業者為“太”;功高者為“高”;世代祭祀者為“世”;中興者為“中”。
唐朝以後,逐漸根據諡號制定出新的廟號,所以廟號在前、諡號在後的連稱方式構成了過世帝王的全稱。
說完了帝王的稱號,接著從第二方面來談談
楊堅的父親楊忠,因在宇文泰執政和宇文覺建立北周的過程中,立下了不朽功勳,被封為隨國公。
公元556年,15歲的楊堅受益於楊忠的功勳,雖然不學無術,但還是被授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的榮譽職銜。
接下來,楊堅的人生象開了掛一樣,高歌猛進。
第二年,楊忠再次升職,楊堅也升級為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很快,他又被任命為隨州刺史。
鮮卑大貴族、柱國大將軍看中了楊堅,把女兒嫁給了他。隨之,楊堅的地位再次提高。
公元566年,楊忠去世,楊堅繼承了隨國公的爵號。並無突出功績的楊堅,能有這樣的升職速度,讓很多人表示不服氣,並要求除掉楊堅,但是周武帝就是喜歡他,而且又讓太子娶了楊堅的長女。為此,楊堅的地位更加鞏固。
公元578年,楊堅女兒由太子妃升格為皇后,他成了國丈。宣帝外出時,就由老丈人楊堅主持日常政務。
人的慾望是無法滿足的。面對年少昏庸的皇帝女婿,楊堅漸漸有了取而代之的打算,而且暗地裡也行動起來。
周宣帝命短,只做了兩年皇帝,便去世了,他8歲的兒子宇文闡即位。彼時,作為幼兒皇帝姥爺的楊堅成了北周的實際掌權者,他也由隨國公改稱隨王。
一年後,楊堅派人為周靜帝寫了退位詔書。詔書中先是講了舜代堯、曹丕代漢獻帝的故事,又極稱楊堅的功德。在朝會上,不待外甥把詔書看完,他就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楊堅考慮他是由繼承父親的隨國公起家的,進稱隨王,把自己的新王朝的國號定位隨。
據徐曾 《能改齋漫錄》記載:“隋字古無之,文帝受禪,以魏、周、齊不遑寧處,惡之,遂去”走“,單書隋字。”也就是楊堅覺得隨著有個“辶”,很不吉利,於是便改隨為隋。
一般坐上皇位後,都要追封先人,楊堅也不例外,他建太廟,首先把父親楊忠請進去。
他深知當初隨國公的稱號,全是依仗父親得來的,楊忠才是隋朝第一人。故楊堅追諡其父楊忠為武元皇帝,廟號太祖。
楊堅少年時雖不學無術,但經過多年的歷練,40歲的他早已成熟。從被他所取代的北周吸取教訓,革舊圖新,實施一系列舉措和改革。他改革官制,設三師、三公和五省六部,既加強了中央集權,又有利於政令的推行。
楊堅下令制定了《開皇律》,廢除了北周一些殘酷的刑律。
此外,他還實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把大量依附人口從豪強地主手中解放出來,也增加財政收入。楊堅還下令改鑄五銖錢,統一了度量衡,利於工商業的發展。
最重要的是完成了全國南北的統一,結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
604年,楊堅去世,按照他在世時的業績,獲得“高祖”的廟號,諡號“文皇帝”,簡稱漢文帝。
總結來說,隋太祖是廟號,楊堅讓給他認為為隋朝創基立業的楊忠了。隋文帝是諡號,是他用自己的功勳獲得的。
THE END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諡號為文的名人,一般此人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道德素質要好,勤政愛民,知禮節懂仁義,隋文帝楊堅作為隋朝的開創者,在我們中華民族心中,他的名氣似乎遠遠比不上封建社會中的很多帝王,其死後諡號為文,廟號為高祖,太祖是他父親楊忠的廟號,叫廟號的唐朝以後才流行,以前大多都是以諡號稱某位皇帝,楊堅之所以叫隋文帝,主要考慮到其在位時期的幾大貢獻,都集中在以文治理天下方面。中外比較,西方人的觀念中還把他當作影響世界著名的帝王來看待,主要原因如下:
確立三省六部制隋文帝為了加強皇權,在中央大力改革官制,設定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三大機構負責國家政務,歷史上稱之三省制度,此外設御史臺掌監察,十二衛將軍掌軍事,還設定九卿作為中央機構的輔助,三省中,內史省作為決策機構,門下省是審議機構,尚書省是行政機構,三省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制衡,尚書省下轄吏部、兵部、工部、刑部、民部、禮部,於是三省六部制在隋朝時期定型。西方人看到這裡,當然會聯想到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體現三權分立思想的有美國的總統(掌行政)、最高法院(掌司法)、國會(掌立法),英國的國王(國家象徵)、議會(掌立法)、內閣(掌行政),法國的總統(掌行政)和議會(掌立法),德國的總理(掌行政)、議會(掌立法)。中國古代的三省六部制比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早了一千多年,西方奮鬥了很久才得以實現,自然會讓西方人羨慕不已。
開創公平的選官制度南北朝前期主要的選官辦法叫九品中正制,即在地方州郡設立中正,由其專們負責品評人才,之後向朝廷推薦。由於中正官均由本州郡的世家大族、貴族官僚擔任,於是九品中正制便成了門閥士族把持選舉的工具。南北朝後期,門閥士族因為戰亂的影響,經濟的發展,地位逐漸下降,寒門勢力崛起,門閥把持選舉的局勢發生了變化。
隋文帝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下令停止各州郡中正官品評人物的權力,之後通過考試進行選拔人才,主要看才能,不再以門第為主。到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誌著科舉制度的開始。科舉制度的確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重大變革,它擴大了招攬天下人才的門路,使一批寒門士人得以參政議政,科舉制有利於選拔封建統治人才,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適應大一統政局的需要。科舉制傳入西方後被大力推廣,通過考試錄取官員,於是打破了西方的家族勢力把控政權的局面,近代西方的公司企業選拔人才的方式也能看到科舉制的影子,影響最大的就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所以西方人特別推崇中國隋朝這一制度,而科舉制的濫觴就是隋文帝時期,所以西方人把功勞推給了隋朝的建立者。
此外值得西方人稱讚的是隋文帝採用了遠交而近攻的策略,以文為主,以武為輔,將突厥分化瓦解,有效地解除了中國北方的邊患,為南方經濟的恢復發展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環境,隋文帝統一南北後,加強經濟建設,穩定政局,制定《開皇律》,此律法成為唐朝制定《唐律》的藍本,後來開創了隋朝的第一個盛世“開皇之治”,在中國曆代王朝,即開創了新的朝代,又創造盛世的就他一人而已。
結語:隋文帝實施的三省六部制,考試選拔人才等措施對中國後世影響極大,三省中的內史省之後改為中書省,在元朝時期作為中央獨大的機構,在地方實施行中書省,於是行省制度形成,當代的省級區劃就是那時奠定的;通過考試選拔官吏對當今的影響,莫過於公務員考試最具說服力了,當然這些措施也延伸影響到了西方國家,在西方現在的政治生活中都能找到隋文帝施政的蛛絲馬跡,所以西方媒體大加讚賞宣揚隋文帝,隋文帝楊堅可以說不枉“文”這個諡號,澤被後世的領域也主要集中在文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