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彥博

    兒時的記憶,在農村,年前買幾盒小鞭炮,放到炕上,怕鞭炮潮溼,象小朋友顯擺,時不時拆了幾個點燃聽聽響,其餘的分四份,分別在三十晚上、大年初一、正月十五燃放。年三十父親用秸稈和紅紙製作的燈籠,我點上蠟燭,用樹棍挑起燈籠,興高采烈地和小朋友一起玩耍。年三十那天才能穿上母親親手縫製的新衣服和早晨父親和我一道貼對聯。年前母親親手做很多的年豆包和饅頭,以備過年吃。三十那天晚上的飯菜非常豐富,還特別好吃,父親還得喝點酒,一家人一起吃飯,好不熱鬧。

    這就是我小時候年味的感覺。

  • 2 # 手機使用者朋友

    過新年穿新衣,拿壓歲錢,有各色各樣的糖果吃,大園檯面上有四冷盆,八熱炒,還有年糕點心,還有全雞全鴨大魚蹄膀,吃飽了蹦蹦跳跳去城隍廟玩。新年裡見到阿姨爺叔,舅舅舅媽,外婆外公只要叫一聲少不了每人給一包壓歲錢,後來都給媽媽拿去了,說是小人不可以拿這許多鈔票,媽媽替你保管,我不肯,媽媽說媽媽陪你去放炮仗,我開心死了,嗶哩嘩啦炮仗一放壓歲錢全忘記了。

  • 3 # 天邊的一團雲

    越簡單越快樂!兒時房子是父母租的,不需要買車買房,家裡除了床、飯桌、衣櫃之外,空空如也。心裡不用盤算還貸,不用記哪個東西放在哪裡,鄰居關係好若親友,房子5層,一棟房子小孩就在一起玩。

    如今呢?擋不住貪心物質的大潮,物質多了的確為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享受這些物質的同時,也背上了很多痛苦,總體上放在天平上稱重的話,可能是苦多樂少。如老子說"小國寡民",假如能選擇想過的生活,最想回到"男耕女織"的時代去,簡單快樂,白天田間地頭耕耘流汗,夜晚一家圍坐吃飯聊天秉燭看書,而不是捏著小手機被花花世界騙去生命的時光。

  • 4 # 黃勝華

    時代變遷,日月輪迴,平生的很多事情都隨著歲月的侵蝕而漂白,但兒時留在記憶春節裡卻是越來越增色。

    我六、七歲時就感覺有了過年的印象吧,,記得一進臘月,家長們就開始著手為過年作準備了,在我們那裡最先做的就是熬紅薯糖,那可真是紅薯煮在鍋裡,癢癢滋生在心裡。在日思夜夢的期待中,總算等到了過年所須的實質性第一步,從打掃房屋開始,繼而置辦年貨和蒸煮烹飪食品。而我們小孩子則被家長打發出去,以免說些被家長認為不吉利的幼稚言語。而我們小孩子則樂得無人約束而在外面放炮玩遊戲等,瘋得不亦說乎……

    最興奮的當數到了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小那時間沒有電視看,更別提春節晚會了。但那時可沒有不滿足之感,光是三十的餃子下鍋時讓我放炮就夠激動的了,那時煮熟的餃子我們是不能先吃的,是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的,母親在第一個碗裡盛上餃子後,則由父親虔誠的端到堂屋當門的方桌上,把心目中神仙和祖先按順序願於一遍,然後到廚房願於一聲“老灶爺先吃吧”!一家子感覺最幸福時候就此開始了……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兄弟姐妹十分期待的,那自然就是穿新衣服了。小的時候家境十份拮据,不管大人小孩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穿,而且不要等到三十晚上才捨得給拿出來。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原本是有催眠作用的,只是太景過大年了,需要好久才能在對新年的想入非非中睡著。

    兒時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聽到炮聲就急忙起床和著不約而同的小夥伴們拾炮去了。等到天亮以後,就是穿著新衣服跟著父親歡天喜地的拜年去跑了出去,和幾個同齡的孩子去給長輩們拜年時候了,小時候在我們那拜年是要磕頭的,有的大人會故意逗我們玩,不把頭磕響了不給禮物說是禮物,其實就是一些紅薯糖和自己油炸的麻葉、小散子什麼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受用的禮物了。初一這一天孩子們最為開心的日子,不光是有新衣服和壓歲錢什麼的,幾乎我們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大人們幾乎都是不干涉的,即便有點小錯,也不用擔心會收到責備,因為那一天的祥和就是預兆未來全年的祥和!

    “花有花香,茶有茶話”,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您的關注和交流就是對我最給力的鼓勵)。請不要吝嗇您的滿腹經綸來一起互動吧!發表你的想法和建議,讓我們共同蕩起方塊裡的漣漪裡,豐富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款奧迪A4L時尚型隱藏功能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