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沒胎教、早教,親子,家園共育之類技能。
2
回覆列表
  • 1 # 娟子36800

    70後80後那個年代物質還是比較匱乏的年代,那個年代的家庭孩子又多,做父母的整天忙於生計都是大的帶小的,所以養成兄妹之間的關係比較穩定團結、相互照顧,相互扶持。兄弟姐妹之間如果有一個需要幫助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會幫襯。而且這個年代的孩子從小不是幫著帶小的,就是幫著做家務,從小就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這兩個年代的人比較有意志力,也比較獨立,做事業比較有衝勁。

  • 2 # 教育探索者

    我是70後的農村女孩,從小就開始幫父母幹家務及農活。

    在我的童年記憶中,我的父親是一名村裡的會計,當時還有生產隊,我只有5歲 ,每當村裡分菜的時候,我就興高采烈地挎著小籃子,與小夥伴一起去排隊分菜。如果遇到有人家下粉條(自己製作的)了,我就會和小夥伴去撿粉條頭。他們把粉條搭在外面的麻繩上晾曬,我們幾個孩子會在旁邊撿人家不要的,我們將那些碎粉條,當做寶貝似的,拾進小藍子裡,回家讓奶奶做飯用,我在旁邊等呀等,急切地想吃到“自己的勞動果實。”實際上是我餓極了!

    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想吃個白麵饅頭就是個極大的奢望。除非是走親戚和過春節,才能吃上白麵饃。每天早上不是拿著鐵鍁跟著豬後面鏟豬糞,就是到地裡拔豬草,或者在家裡燒火,讓媽媽煮飯。有年夏天早上,我在院子的棗樹底下正睡得酣,媽媽喊我起來燒鍋(讓我燒火,她煮飯),我嘴上答應,可就是不想幹,我媽怒氣衝衝地拿著擀麵杖要打我,我當時六歲,看到媽媽氣急敗壞的樣子,我如猴子般爬上了棗樹,可惜我被棗樹上的刺扎得生疼,忍受不了了!我的腳從樹幹上滑下來,我用手拼命地抓緊樹幹,生怕自己會掉下去。媽媽乘機拉住了我的腳,一下子將我從棗樹上拽下來,我跌倒了棗樹下面的床上,被媽媽打了一頓,最後還是乖乖地幫媽媽燒飯去了。

    每當農忙的時候,我們小孩就是爸媽的好手,家長能幹的活,只要是我們小孩能幹得動的,我們都會主動幫家長。割麥子的時候,是我們農村最忙的,早上四點多鐘就起來割麥子了!一天下來,我的腰疼得直不起來。還有刨花生,掰玉米,種麥子等,這些農活都離不開我們小孩的參與!

    我們不僅幹農活樣樣通,就是在家幹家務,也是樣樣行。在家裡帶弟弟妹妹,給家長做飯,送飯,帶孩子,儼然是一個小大人。

    時光飛逝,美好的童年時代一去不復返,但父母傳給我的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一直伴隨著我!感恩父母的言傳身教!

  • 3 # 悅讀會

    我來說說我家爸媽媽那代人是如何培養我們80後的。

    我們從六歲開始,放暑假就得去農田裡幫忙收稻穀,插秧。那太陽可曬了得人脫皮,我反正是每次都會把臉曬成死豬肉那種不健康的深紅色,嚇人的很。我記得有一次,我不打幫忙,想偷下懶。我媽拿著打完稻穗的稻草往我身上抽,打得我身上是一道道紅印。不過我也趁機在田地上打個滾,哭著跑回家了。(哈哈)

    平時我們的衣服都是自己洗,掃地洗碗做飯啥的件件都要會做。有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爸媽就在外地工作,只明晚上才回來,我中午自己回家做飯吃。有次在盛飯的時候,不小心把熱飯掉在了腳上,把腳燙出幾個大水泡。但家裡沒大人,只有自己用水衝了衝,光著腳去上學去了。

    到了學校,學校也會安排有體力活安排,除了掃教室這些,每週還要大掃除,擦窗戶。每年還要去種樹,學校修個操場還得我們自己從家裡帶工具,去河裡挑沙石回學校鋪路。每年到了可以摘茶籽的時候,還要學生去山上摘茶籽回來交學校,並且有數量的規定,我記得每人是15斤。不過比起70後,我們80後還好些,他們70後的聽說還要去老師家,給老師收稻穀。

    等我們長大了,從學校畢業後。媽爸第一件事情就是你該出去工作了。現在的年輕人讀完書,可以在家裡啃老,真在那我們那時候是想都不敢想,你要在家閒著超過一個月,爸媽不說你,村裡的人都會嘲笑你,唾沫星子都會把你淹死。所以管他啥工作,有工作就行,趕緊打包出去工作,獨立起來,這樣才敢出門。

    雖說我們那個年代,人要幹很多活,物質條件也不豐富,但回想起來還是很快樂的,覺得每天都挺充實的,也不會胡思亂想,挺好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燒+扁桃體發炎,怎麼好得快?注意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