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凌煙閣唐儉二號

    達奚武,字成興,代郡人。祖父達奚眷,是北魏懷荒鎮的鎮將。父親叫達奚長,是沂城的鎮將。他年輕時瀟灑,灑脫,喜好騎馬射箭,被賀拔嶽所賞識,賀拔嶽出征關西的時候,舉薦他任別將,他就一心一意事奉,追隨賀拔嶽,因立下戰功,朝廷任命他為羽林監,子都督。直到賀拔嶽被侯莫陳悅殺害後,達奚武就和趙貴一起收斂了賀拔嶽的屍體回到平涼,共同擁立輔佐宇文泰。達奚武跟隨宇文泰平定了侯莫陳悅,朝廷授予任命他為中散大夫,都督,封為須昌縣伯這一官職,封地三百戶。

    大統初年,擔任東秦州刺史。時高歡和竇泰,高敖曹分兵三路來侵擾,宇文泰想集中所有兵力先攻擊竇泰,然後再逐一打敗,有許多將領都持不同意見。唯獨達奚武和蘇綽的意見相同,同意宇文泰的戰術,想法,於是就擒住了竇泰,高歡於是退兵走了。宇文泰還想繼續進軍謀奪弘農,宇文泰讓達奚武帶領兩名騎兵去偵查敵人的動靜,與敵人的偵察敵兵正碰上,三人合力斬殺了六個敵人,還活捉三個俘虜回來。在沙苑戰役中,宇文泰又派他去觀察敵人的動向,達奚帶領著三個人,都穿上敵人的衣服,到了晚上的時候,離敵營一百步,下馬偷聽敵人的口令,於是上馬經過各個軍營,好像夜間巡邏,警戒一樣,遇到有不遵守紀律計程車兵總是鞭打他們,就這樣,對於敵軍的情況是瞭如指掌,回去後,稟告給了宇文泰,宇文泰對他非常讚賞,接著他又和太祖打敗了齊軍,戰功赫赫。

    宇文泰援救洛陽,達奚武充任前鋒,率領一千騎兵到達谷城,和李弼一起打敗了來犯之敵莫多婁貸文,接著在河橋斬殺了高敖曹。在邙山的戰鬥中,西魏部隊處在於劣勢,北齊神武帝高歡進軍攻打到了陝地,又是達奚武拼死奮戰,抵抗,高歡才退兵而去。過了很久,達奚武升任為大將軍。

    大統十七年,元寶炬(也就是西魏文帝)下詔書讓他率領三萬兵馬,籌劃謀取漢川,梁朝將領楊賢獻上武興縣歸順,梁深獻上白馬城投降,達奚武分別把守那些城池。梁朝梁州刺史蕭修固守南鄭,達奚武圍困了他幾十天,蕭循這才請求投降,達奚武就給他解圍。正好這時南梁武陵王蕭紀派他的將領楊乾運來支援蕭循,蕭循便據守城池不出。達奚武唯恐敵人援軍趕來,自己會吃虧,就挑選三千精銳騎兵在白馬城迎戰楊乾運,楊乾運不敵,大敗逃走。達奚武就把俘獲的俘虜以及所斬殺的首級排列在了城下,蕭循知道援軍已被打敗,於是就投降了,自此後,劍閣以北就已經全部平定,成為了西魏的天下。後來達奚武又和楊忠一起迎接接應司馬消難回來,還曾擊敗了來犯之敵北齊將領耶律敦,公元564年,與楊忠一起討伐北齊。

    第二年,又跟從宇文護東征,當時洛陽被尉遲迥包圍圍困,被敵軍打敗,達奚武就和齊王宇文憲一起拼死抵抗齊軍,一直打到了晚上,雙方這才收兵……要知戰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2 # 歷史百家爭鳴

    西魏的時候,開創了一種特殊的軍事制度,就是府兵制,而且宇文泰還設立了八柱國制度,在八柱國制度下,又各督二個大將軍,所以有十二大將軍了,而今天要說的達奚武就是西魏府兵十二大將軍之一,那麼,如何評價達奚武?

    達奚武作為十二大將之一,文韜武略自然是了得,簡單的說幾個他的戰績,當他跟著宇文泰時,東魏高歡與竇泰、高敖曹分三路前來侵襲西魏,西魏的局勢非常危急,而達奚武生擒竇泰,逼的高歡退兵,達奚武還乘勝追擊,跟敵軍的偵察騎兵相遇時,立即交戰,斬敵首六級,俘獲三人而回。當時,達奚武受命討伐梁城,蕭循據守城池不肯出來,達奚武恐怕敵人援軍到來,會腹背受敵,就挑選精銳騎兵三千,在白馬城迎擊楊乾運,大敗敵軍。楊乾運退兵敗逃。達奚武還把俘獲的蜀軍人員和所斬的首級排列在城下。蕭循知道援軍被打敗後,就決定投降,自此劍閣以北全都平定。

    而且達奚武做人很低調,不會因為自己的功勞而恃功自傲,朝廷最初想選任達奚武為柱國,達奚武對人說:“我擔任柱國,不應該在元子孝之前。”堅決推辭不肯接受。不過達奚武做人貪婪吝嗇,他任大司寇的時候,在倉庫裡有金帶,達奚武就走進倉庫,竟取回家。主管的人稟告宇文護,因為達奚武有功勞,宇文護就不揭露他的過錯,還把金帶賜給他。

    雖說達奚武不算是有名的將領,但是他打起仗來也是個驍將,立下了赫赫戰功,是“國之爪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拔完後的智齒要怎麼處理?隨手丟掉?還是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