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醫師王霞

    中風俗稱為“偏癱”一般起病會比較急促,語言不利,口角歪斜,半邊身體失去知覺。中風發病變化迅速,一旦發病,病情較重,尤其是在高處突發中風,留有嚴重的後遺症,因此平日應該以預防為主,透過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結構的調整,增加運動,口服一些改善的維生素製劑等。

    目前中風的一些發病原因,主要有平日飲食結構不合理,以葷食為主,沒有運動 ,平日飲酒量超標,壓力大等,在中醫角度看,主要的原因是肝腎陰虛所導致。

    飲食原則:

    1.中風昏迷者可進行鼻飼飲食,飲食醫囑為低鹽,低脂流質,如米湯,豆漿,果汁等。

    2.飲食應忌食一些動物內臟,油脂高的肥肉,肉皮,蟹黃等。

    3.伴有高血壓者,應該清淡飲食,少油少鹽,少量多餐。

    4.平日應該控煙限酒。

    5.控制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和調味品,如蔥,姜,蒜等,控制油煎炸食物及煙燻食品,可選擇一些滋陰的食物,如烏骨雞,甲魚等。

    運動原則:

    平日要保證能量的平衡,攝入的能量要透過運動來消耗,平日要把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騎車,打球等與無氧運動結合起來。這樣既鍛鍊了心肺功能,也增長了肌肉。

    食療方:

    烏骨雞湯。紅燒鱔魚。枸杞,大棗,人參加水燒煮,取汁加粳米煮粥。羊肚加山藥煮成粥食用。對於一些昏迷患者,把藕汁滴入鼻飼管中。

  • 2 # 神經外科潘仁龍教授

    腦中風的最主要的病因是動脈硬化和心臟病,動脈硬化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小動脈硬化。因此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在西方發達國家,腦卒中發病率已經下降了。

    平時的生活方式

    限制鹽的攝入及體重管理:特別是有高血壓者。建議每天鈉鹽攝入小於2.4g。對於肥胖者,建議減重,並監測體重。飲食:倡導“地中海式飲食”,即強調多吃蔬菜、水果、穀類、低脂乳製品、禽類、魚類、豆類、堅果類、橄欖油,少吃動物內臟、雞皮、鴨皮,少吃糖和紅肉。如有糖尿病,尚應嚴格糖尿病飲食,具體可向內分泌科諮詢。活動:如能參加體力鍛鍊,建議至少每週1~3次、每次40分鐘的中-強度有氧運動,例如快走、騎腳踏車、慢跑等。但是要注意:若年齡較大,或有心臟病、肺病等疾病者,活動強度不要太大,時間不要過長,以活動後不累為宜,且活動時最好有陪同。戒菸限酒:戒菸包括被動吸菸,若既往有大量飲酒者,建議男性患者每天平均飲酒量不超過紅酒1兩,女性患者不超過紅酒半兩,平時不飲酒者不建議再飲酒。日常行為和情緒:保持平靜的心態,避免突然情緒變化如突然激動、憤怒、哭泣、爭吵等。避免長時間久坐不動,或長時間打牌、打麻將等。平時保持大小便通暢,不建議作重體力勞動。控制危險因素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均可增加腦卒中的發生率。有研究表明:收縮壓每增高10mmHg,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分別增加1.9倍(男性)和1.7倍(女性)。一般至少要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對合並糖尿病者,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但仍應避免出現低血壓。糖尿病:糖尿病是腦卒中的明確危險因素,根據不同型別和嚴重程度,糖尿病增加卒中風險的相對危險度為1.5-3.0,因此應控制血糖,但要避免低血糖。高血脂:除低脂飲食外,應定期進行血脂檢測,若增高,在醫生指導下服藥治療。心臟病:如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脫垂、房顫、房間隔缺損、心房粘液瘤等,特別是年齡增大後的非瓣膜性房顫,可使卒中發病風險增加50%,對於冠心病或心衰患者,房顫能使卒中風險增加2倍(男性)和3倍(女性)。儘可能手術或介入治療心臟病,而無法手術或介入治療的,或無法治癒的,如房顫,建議長期抗凝治療(華法林或達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肥胖:主要是減肥。吸菸:應戒菸,特別是對於被動吸菸者,亦應停止吸二手菸。酗酒:見上述,應戒酒或限制酒精攝入。頸動脈硬化:如頸動脈內中膜增厚、頸動脈斑塊甚至頸動脈狹窄,應服藥控制,對於頸動脈重試狹窄(70%以上),建議支架植入或手術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男》沒有王彥霖,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