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涼荷高葉

    回答這道題之前,先來看一下什麼是“相”。佛學中,相指的是外在事物的表現形式;而在相學中,相指的是一個人的外貌。

    “相由心生”有兩種解釋,第一個是一個人看到的事物是什麼樣子,由人的內心決定;第二個是外在相貌受心地或心境的好壞而產生變化。

    事物具有“空性”

    佛學認為,萬事萬物本身並沒有固定的好的或壞的品質,而是空的、是中性的。它的所有特性都取決於我們如果看待它。

    比如一個最令你討厭的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樣討厭他,總會有一些人,可能是他的朋友、他的家人或同事會認為他是一個討人喜歡的人。所以說,這個人並不具有令人討厭的特質,一個人是惹人討厭還是受人歡迎,都只是來源於你的感知。

    又例如:同樣是一間屋子,有些人認為它簡潔,有些人卻認為它簡陋;同樣一件衣服,有人覺得它好看,有人覺得它不好看……

    例如:對於你喜歡的一個人,你只會看到那個人好的一面,而當你不再喜歡那個人了,那這個人做再多的好事,你都會視而不見,只會盯著那個人不好的一面。

    至於每個人怎麼選擇,選擇看到什麼,這跟每個人的價值觀、思想、信念有很大關係。

    最典型的是,因為自己身上有一些不好的性格特徵,就把這些自己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徵投射到別人身上,認為別人身上也有類似的惡習或觀念。

    投射是人的無意識行為,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偏差,它使人忽略了他人的真實情況。一個善良的人,就認為別人與他一樣善良;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會認為別人也在算計他。

    綜上所述,一個人或一件事呈現出什麼樣子,完全是由你的內心所決定的,這就是相由心生。

    文學家壯一也說:“一個人的臉就是一張履歷表。”

    你的生活習性、你的過往經歷、你的氣度與品行,全都會寫在你的臉上。你的面相,就是你的風水。你過得好不好,看你的臉就能知道。

    《禮記》裡說:“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方丈說:“很簡單,先去雕刻一尊菩薩像給我。”

    女子為了雕刻菩薩像,蒐集了大量關於菩薩的資料與圖片,泥像易碎,不好掌控,她需要耐心雕刻,時刻想著菩薩的慈悲。

    不知不覺她的言行舉止發生了變化,溫和待人,耐心聽講。她也發現,周遭的人竟變得喜歡來串門,與她親近。

    她才明白,方丈讓她雕刻菩薩,就為了讓她學會菩薩的慈悲與溫和。相由心生,每個人的心都是一塊田,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有一句很紅的段子說:人醜就要多讀書。所以,如果你長相平平,又想讓自己變得好看,那就多讀書、多行善積德、溫和待人,就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看。

    這就是相由心生帶給我們的啟示。

  • 2 # 明心自覺

    要想說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誰才是我們自身真正的主宰。到底是我們的意識,還是我們的內心?就好比一副撲克牌,哪個是大王,小王?一個團體或者一個單位,誰才是真正的決策者?這是我們必須要搞清楚的。

    “佛”家講修行,“道”家講修煉。雖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真實目的都是為了修心。可見“心”才是我們自身真正的主宰。“心”主宰我們的一切。所以才會有“相由心生”的說法。

    可是,我們人還有一個所謂意識的存在,這個意識,也是我們人類,區別於其他所有生命的標誌。那麼這個意識又是什麼了?

    錯誤的意識往往又是很頑固的。它深深地根植在我們的大腦裡。使我們很難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讓我們每每在重要決策上,做出錯誤的判斷。導致我們人生事業的失敗。而失敗又往往會使我們的心態失衡。讓我們陷入到惡性迴圈當中。

    真正信佛的人,由於內心光明,豁達,所以五官圓潤,相貌慈祥。身體健康。反之,一個總被錯誤意識所矇蔽的內心。其所影響的,就不單只是一個五官容貌的問題,還會對自身內部造成很大的影響。人體內所長的一切異物,都與心情有關。也許我孤陋寡聞,我沒聽說過哪個動物會長腫瘤。但是為什麼人就會長?根據醫學臨床觀察統計。一個癌症患者。當他自己不知道時,也許會活很長時間。甚至,在國內外,還有許多自愈的病例。可一旦他自己知道了,如果沒有一個豁達的心態,很快就會死去。這就很能說明問題。希望我們能認真思考。

  • 3 # 五篇

    “相由心生”源自佛教《無常經》:“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由心生是指外表上給人的直觀的感受,是說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有什麼樣的面相,一個人的個性、心思與作為,可以通過面部特徵表現出來。一個內心很善良的人,外表也會給人一種很Sunny溫暖的感覺。

  • 4 # 嶽涵書舍

    相由心生就是指一個人的相貌是由內心決定的,內心友善的人慈眉善目,內心歹毒的人常常一臉凶相。

    1,邪正看眼鼻

    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行。一個人內心是善良還是邪惡,最主要的是看眼睛和鼻子。

    眼睛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就說明他是一個真誠的人。

    眼睛向外突出的,這樣的人大多數脾氣就會比較暴躁。

    眼神飄忽不定的人,常常看起來就是那種狡猾奸巧的人。

    眼睛清澈透亮,為人也會非常敞亮。

    眼睛深邃,眼角向外延展比較長的話,思考事的時候不露於形,這樣的人一般非富即貴。

    而鼻子,是天柱山。也就是說是整體最突出的部分,十分關鍵。

    鼻子一般以挺、直最佳。當然,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

    2,真假看嘴脣

    忠厚還是奸詐,看嘴脣就知道。

    口為出納官,以大為好。嘴脣以方、廣、厚為貴。

    若上脣蓋不住下脣,男必多詐,女多剋夫。

    嘴脣是鷹嘴之相,尖細,不可交。相傳,越王勾踐相貌似長頸鳥嘴,因此滅吳後,范蠡選擇了離開。

    因為這樣的人心思險詐,與他只能共患難,但不能共富貴。

    3,功名看氣概

    一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他的氣概、氣質、格局。

    每個人的氣場都不相同。這與他的眼界、格局、做事風格有著緊密的聯絡。

    氣質,是一個人一點一滴的積累。

    曾國藩就是這樣的人,他能聚人、能用人,所以成就一番大事。

    4,富貴看精神

    一個人能不能享受富貴,主要看否有精氣神。

    5,主意看指爪

    手指比較纖細的人都很有主見,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手指短手掌又厚的人都會比較笨。

    手心紋理清晰的人,主義很正,原則很強。

    手掌紋路不清晰的人,遇事喜歡隨大流,鮮少有自己的主觀想法。

    6,風波看腳筋

    手以纖細為貴,足則相反,以厚、正、長為貴。

    腳掌厚的人,有厚福。走起路來,步步紮實。很少有慌亂的情況出現,自然風波也會減少很多。

    7,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人的學識修養不僅表現在外表氣質上,更表現在語言中。

    一個人的性格品行,精神氣質,往往在面容上能看出個大概。正如曹雪芹所著的紅樓夢,裡面人物的面容,往往跟心態相對應。其中對林黛玉的描繪,就是“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

  • 5 # 磁湖新月

    相由心生本是不可信的,美醜也是因人而異。面善者不等於心善,面惡者豈不是良善乎。單純由表相而決定人的好惡,恐會遺誤終身。當然終日抱怨,內心自私充滿負能量的人面相恐怕也好不到那去的。相對之充滿正能量的人面相應該也是Sunny的吧。相貌乃父母所生上天所賜,誠實善良方為做人之本。

  • 6 # 尤眼看世界

    人常說:“三十歲之前的相貌是爹媽給的,三十歲之後的相貌是自己修的”

    三十歲之前,人的相貌多因遺傳,自然屬性居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增多,一個人的內心會越來越多的反映在人的相貌上。

    心寬者多眉展,心憂者多蹙眉,多笑者易生魚尾,巧言者脣薄利,好思者目深邃,刁鑽者面緊繃,和藹者相疏鬆。

    我們經歷的所有事、讀過的所有書、走過的所有路,點點滴滴在三十歲之後都會刻畫在相貌之上。

    有些人長相平平,卻讓人有接近的渴望。可能是因為其溫柔的性格,早在歲月的洗禮中將自己的相貌鍍上一層光暈;

    有些人,初看驚豔,但心裡總覺得哪裡有些不舒服,只因為,這些人先天的遺傳無可挑剔,但是性格上有些沒有展露出的東西早就影響了他的相貌,讓人哪怕只是初相識,也會有一種隱隱的排斥。

    有些人很會保養,臉上沒有一絲皺紋,臉上看不出真正的年齡,但眉眼間卻總讓人感覺不舒服;有些人並未曾如何保養,但從不會排斥。因為透過相貌的細枝末節,人的潛意識裡早已對一個人做出判斷。

  • 7 # 醫生209840008

    相由心生,是由裡而外給人一種外在的感觀,心裡想什麼,會表現在人的面部,喜怒悲恐驚,各種心理素養通過表情會表現的很清楚,高興的時候,人的內心境比較活躍,給人一種親切自然,溫和大方,這就相由心生的概括吧!

  • 8 # 牛哥談人生

    人為什麼要修心?因為“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因為有愛心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修心,它就是世上最頂級的整容與化妝;修心,它就是幸福和愉悅的源頭及過程。

    如果一個人的心態好,那他的一切也都會好,因為“心好命就好”。何謂心好?心好就是樂善好施、助人為樂、平易近人、寬容大度。遇到了事情能換位思考,受到了誤解會一笑而過。不嫉妒他人,不造謠生事,不仗勢欺人,不違背良心。我覺得這樣的人,就是一個好心人。

    說一個人“心好”,這裡面可能會有三個意思:一是指心臟健康,身體沒啥毛病;二是指菩薩心腸、為人慈悲為懷;三是指心態好,積極樂觀,豁達開朗。

    第一個“心”好不好,那是老天爺和醫生的事。第二個“心”好不好,那是個人境界與修為的事,當境界到了一切都水到渠成。第三個“心”好不好,那才是自己要不斷刻意去修煉的事。“修好自己的這顆心”,說的就是自我修煉出一個良好的心態,讓自己的心裡充滿著正能量,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個改變自己身邊的人。

    遇到同樣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心態如看待,則可能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擁有好心態的人,他的臉在任何時候都掛著友善的微笑,即使是遇到了麻煩事他也能樂觀的去面對,並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而不是哭喪著臉不停抱怨,甚至歸罪於外怨責他人。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

  • 9 # 諾諾貝爾

    “相”指的是物相,世間萬物的表現形式。不同心境不同精神狀態的對同一件事物的觀感是不同的。正所謂你用什麼顏色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是什麼顏色的。當你心情愉悅時,世界就是明亮的,當你失意悲傷時,世界就是灰暗的。 所以調整心態,用積極向上的心去對待身邊人和事物,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的美麗。此句源自於《無常經》,佛曰:世事無相,相由心生,可見之物,實為非物,可感之事,實為非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  

  • 10 # 80後楊同學

    相由心生該怎麼理解?

    有句話說:“三十歲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給的,三十歲之後的相貌是自己給的。”

    也有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這裡提到了“沉澱”和“氣質”。

    我相信“看一個人的心思複雜與否是看他的眼神”,我也相信看書多了的人自帶一股書卷的優雅氣。

    “相由心生”不是指一個人的外觀,而是他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思想精神,所營造出來的個人魅力。

    親和或嚴肅,風趣或古板,樂觀或悲觀...這些都是一個人內心內容的一種展現。

    一個人的思想見解,源於他看過的書,走過的路和見過的人。閱歷塑造了一個人的內心內容。

    所以,你往自己內心裝了什麼,你顯現出來的外相基本也是八九不離十的。

    要不然,有些人站在你面前 就算不說話,你也會感覺她是如此的器宇不凡呢?

  • 11 # 解壓助眠吧

    “相由心生”的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現在告訴你答案!“相由心生”是有道理的。一個人再會掩飾?,他(她)的眼神和直觀的精神面貌是無法欺騙人的。相由心生,後面還有一句“境由心造”。你用什麼樣的心態看世界,世界就是什麼樣的。當我們心情愉悅時,世界就是明亮的,當你失意悲傷時,世界就是灰暗的。

    1、出處

    “相由心生”源自一個典故:唐朝有一個叫裴度的人,少時家境貧寒,某日偶遇高人,看了他的臉相後,發現他嘴角有縱紋延伸入口,恐有餓死橫禍,因而勸他要努力行善。日後又遇高人,高人見他目光清澈,臉相完全改觀,說他以後可以為相。高人問裴度是怎樣化解的?裴度說,也沒有做什麼,就是歸還了一條自己偶然拾到的玉帶而已。高人說,就是這件善事救了裴度一命。他前後臉相不同,是因為他不斷修善、斷惡,耕耘心田,所以才能相隨心轉。

    2、心理學解釋

    從心理學層面來說,你的面相反應著你內在的身體和心理狀態。比如身體健康、心情愉悅的人,通常都天庭飽滿、紅光滿面、神采奕奕。反之,一個身體有病,內心苦惱憂愁的人,通常面貌會愁雲密佈、眉頭深鎖。眼界即是心界,命相就是心相,相由心生就是這個道理。

    3、玄學解釋

    玄學中的“相”就是面相,相由心生就是說,一個人的個性、心思與行為,從他的面部表情上家可以表現出來。“相”不是一時的相貌改變,要從長期的角度去看。《四庫全書》中有:“七尺之軀不如七寸之面,七寸之面不如三寸之鼻,三寸之鼻不如一點之心。未相人之相,先聽人之聲,未聽人之聲,先察人之行,未察人之行先觀人之心。”宋初陳希夷也有說: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發,觀行而禍福可知。

    4、科學解釋

    心情影響身體的健康,人體由骨骼、面板、毛髮、血液等組成,骨骼是支撐;而心則維繫著生命。人的心情、心念主導著人的身心,它是生命支配者、是中樞的中心,心情的好壞影響著心臟的執行,五臟六腑是相互關聯、互為影響的。心臟是司令部,司令部不好,其他的部門怎麼會好好地運作呢?所以,醫生常常對病人說要放鬆心情。內在的心理狀態會透過外在的器官表現出來,並透過時間的累積影響、改變著外在形態。

    5、心態決定面相

    內心純淨善良的人,必有一個年輕活力的臉。一個人,尤其是女人,美不美、老不老,都是自己心態決定的。一個總是習慣於抱怨、對周遭一切都萬般挑剔、不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臉上必然帶著戾氣,愁雲滿布。這樣的人即使本來美麗,也會因為心態的扭曲,漸漸變得醜陋,讓人避之不及。而內心純淨善良的人,懂得感恩和珍惜。知道做好自己,包容萬有,有推己及人的仁慈,有感同身受的細膩。善良的人,有一顆美麗的心靈,有發現美麗的眼睛,總是會發現別人的閃光點,不吝讚美別人,性格平和語氣溫柔,和這樣的人接觸,總給別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佛家說的“相由心生”,“相”不是簡單指“面相”,而有更廣泛的意義:狀態。我們現在所處的狀態都是眾生的“心”所造。善良的人都有一副年輕美麗的外表,如果你的外表變醜了,一定與你的複雜煩亂的心態有關。

  • 12 # 七月流火140400643

    “相由心生”這個詞,要解釋清楚還真不是太容易。但我可以肯定的說,這個詞與一些朋友在回答中所說的,“心境反映在臉上”肯定不一樣。“心境反應在臉上”叫“喜怒形於色”,是反映人個性的。也不是內心的精神狀態決定外有的面貌,外表善良,而心地美好的人固然很多,一表常常,心地齷齪的人也不少。

    “相由心生”是一個佛學概念。“相”就是哲學上所說的“表相”,就是人的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身體感覺到的,都可以理解為是“相”,相與“色”大約是同義,合起來稱為“色相”。《心經》中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既是色”中的色,就是這個意思,把色換成“相”意思也差不多。“色”與“相”的不同,以現在的觀點來解釋的話,“色”指的是現實的存在,只有“有”,才有“色”。而“相”是現實存在給主體也就是人留下的印象,所以,“相”實際上是人的主觀感受。

    佛家認為,現實的一切存在,都是沒有自性的,也就是“空”,都是虛無的,一切都在變化中,一切都是無常的,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做如是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其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既然存在的都是虛無的,那麼“有為”就失去了物件,既然“色”與“相”都是空無的,於是,《金剛經》中就把有為的物件稱之為“法”。“有為法”是“夢幻泡影”,和《心經》中的,色既是空,意思應該差不多。

    既然色與相都是空的,為什麼我們還能看到“色”與“相”呢?佛家的解釋是,這些相,都是人心中產生出來的。這就叫做“相由心生”。

    有個故事,很好的解釋了什麼叫“相由心生”。

    蘇東坡與高僧佛印是好朋友,兩個經常鬥嘴,比如“狗啃河上( 和尚)骨”“水流東坡詩(屍)”。有一次,東坡又與佛印玩笑。兩人相對從坐談禪時,東坡問佛印看到了什麼?佛印眼前只有東坡,佛印說,我看到了佛。佛印又問東坡,你看到了什麼?東坡說,他看到了狗屎。東坡說完,兩人都哈哈大笑。

    回家以後,東坡把這事告訴了蘇小妹。蘇小妹說,東坡其實輸了。佛印心中有佛,眼前看到的是佛;東坡心中有狗屎,眼中就看到了狗屎。這個故事就是對“相由心生”最形象的解讀。

    佛 學傳到中國後,對儒學和儒家知識分子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王陽明的心學中,就有佛家哲學的影子。王陽明曾經給弟子講致良知從內心出來時,曾以山花為例,他說,這花,你看到它時,它在你心裡便明白起來,你沒看它時,它與萬物同寂。可見,花的存在,只與心相關。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傳統文化的精微之處,是很難用語言解釋清楚的。我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未必正確。以上只是談點自己的理解。權當拋磚引玉。

  • 13 # 樹德漢碩

    相由心生之相,是說其動相,動相才會隨心生隨心變。人之相有不變之相,有可變之相。相可是名詞,也可活變動詞。名詞之相指人之形貌,外貌,物體之外觀,動詞之相,有觀看之意。相由心生,是界於二者皆有其意的。

    人之命運,有不可變的,也有可變的,不可變與可變,合二為一便成了人之命運,說完全不變不對,完全可變也不對。相與觀相亦然,人之相有可變的不變的。相由心生主要是相之可變那部分。相不是一成不變的,相是全變的,相隨時間而變,會由嫩變老,相隨喜怒而變,喜時怒時是不同的,喜怒由心發,所以說相隨心生是有道理的。

    現象反映本質,透過現象可看清本質,本質需要現象體現。心樂相樂,心怒相怒,一般之下都是這樣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有變化,一般都會在相貌及言行舉止上表現來,除非故意做掩飾抑制,不然都會表裡如一,心喜相樂,心愁相憂。透過觀人之相,細察其形貌,色擇變化,言行舉止等是可窺見內心活動與本質表現意圖的。相由心生是有道理,合唯物辨證法,合人心理及生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陌生人,這半年裡我經歷了四重打擊,我現在很絕望,可以和我說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