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探園姐姐

    生活中許多人認為,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講述生死的概念過於殘忍

    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經歷一些和“死亡”有關的事情:比如家裡養的小寵物死了,再或者親人朋友去世

    此時,面對孩子疑惑的眼睛,我們需要坦誠的和孩子聊聊生死這件事,培養他的生死觀

    1、生死是自然規律,並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家長和孩子談論時不要遮遮掩掩,更不要表現出畏懼,否則很容易讓孩子對生死產生陰影

    2、從小事物著手,可以從一棵大樹一株植物、從一隻小魚小鳥說起,這個略顯沉重的話題需要我們精心地打個腹稿,客觀但又不嚇著孩子

    3、孩子可能會透過電視、動畫片對生死有個模糊概念:人死了就是不會再醒過來,人活著會活蹦亂跳,不過他們不知道生死的真正意義。所以當孩子發問時,家長要告訴孩子,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每個人都會經歷這一過程,活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珍惜生命是必要的

    4、清明節是塑造孩子生死觀教育的恰當時機。家長不妨在孩子熟悉的環境下,進行通俗易懂的解釋,比如說:“爺爺過世了。雖然以後看不到他了,但他對我們的愛還會存在。”

    5、在孩子有了基本的生死觀念後,可以教孩子用寫信或畫畫的方式跟已逝的親人朋友對話,宣洩感傷情緒

    6、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教育孩子尊重、呵護生命,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為一個有溫度的人,而不是漠視生命的熊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漫《一人一下》中,追殺八奇技擁有者的到底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