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桶礦泉水

    是啊,為什麼叫衣冠南渡呢?我也第一次聽說,誰說的?不是永嘉南渡嗎?八王之亂,一幫王八為一己私慾,爭搶國家權力,置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於不顧,好不容易統一的和平的大好河山再次分裂,都是他媽的衣冠禽獸啊。本來是司馬禽獸南渡,不文雅,遂改為衣冠南渡了。

  • 2 # 左岸講史

    衣冠南渡也作衣冠南度,出自唐代史學家劉知凡的「史通」“邑里”篇。指西晉末年天下大亂,中原士族隨西晉政權難逃,中原文明南遷,後來衣冠南渡成了約定熟成的片語,代指官紳、士大夫等為避戰亂大舉南遷並落地生根的事件。

    中國歷史上曾發生三次因動亂而導致的人口大規模南遷的現象:一是前面講到的西晉“永嘉之亂”晉元帝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二是唐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中原士族南遷金陵(今南京)建立南唐;三是北宋“靖康之難”,宋高宗南渡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

    所以,所謂衣冠南渡,就是指中原文明大規模南遷。(衣和冠是古代士以上階層的服飾,後來多指文明禮教。)

    後世仁人志士也曾感慨過南渡,1937年日軍侵華,華北淪陷,時任清華大學教授的陳寅恪隨校南遷時曾感嘆:“南渡自應思往事,北歸端恐待來生……”

  • 3 # 太白山人5911

    這裡的衣冠,應該是指社會階層,衣冠南渡,是說社會地位較高,士以上的階層紛紛逃到長江以南。在封建社會,服飾是有嚴格規定的。如帝王著黃袍,官員著紫蟒,讀書人著青衫,帽子的高度也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般峨冠博帶的都上層統治者。老百姓是不能穿長袍,戴冠的。因此有黔首,短褐的說法。從這裡可以看出,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對於普通老百姓的壓制!

  • 4 # 諶人

    西晉“八王之亂”,指西晉皇家司馬宗室八個王,為爭奪皇位發動的叛亂。

    西晉開國時,晉武帝司馬炎分封了27個同姓王,以郡為國;諸王可自行任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還可擁有一定數量軍隊。這就給中央朝廷留下威脅隱患。

    晉惠帝司馬衷繼位後,由於愚鈍痴笨,被太后賈南風乾政,皇權旁落,諸王(不止8個王)覬覦皇位,爆發了歷時16年血腥爭鬥。史稱“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導致國家失控,戰亂不斷, 尤以胡漢雜居的北方為最。胡人起勢坐大,冒出匈奴人劉淵、羯人石勒、鮮卑人慕容、氐人苻堅等梟雄塗炭漢人,割據西晉。逼得北方漢人集體南遷,北方諸王丟掉封國南逃,西晉皇室也從洛陽遷到建康(南京),成為東晉割據政權。而在北方,出現了幾十個少數民族統治政權,史稱“東晉十六國”,又稱“五胡亂華”。

    “中原衣冠南渡”;就是指西晉末,西晉皇朝為躲避北方戰亂,從中原洛陽南渡長江,在南京建立東晉的這一歷史事件。

    後來,作為成語使用,泛指中原文明大規模轉移向南方地區。

    “衣冠”,在這裡不指具體物品,抽象地指漢文明。

  • 5 # 靈石蘊

    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中有這麼一句話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

    雖然文中倡議的是節儉,但從中我們也能看出古代穿什麼、用什麼,都有一套嚴格的禮制。走在大街上,士農工商,誰是農夫、誰是仕子、誰是商人……雖然稱不上一目瞭然但一眼看去,也可以大差不差的分辨出來

    能稱為衣冠的,只有鄉紳仕人

    這倒不是等級森嚴,就像當代的學士服、碩士服、還有博士服都有差別,道理一樣的

    仕人,代表著華夏文明,是華夏文明傳承載體

    題中的衣冠南渡,發生在兩晉時期

    八王之亂後,晉朝國力衰退,大約在311年前後永嘉年間,西晉國都洛陽被匈奴劉家攻破,此後漢家軍閥勢力、以及北方遊牧民族,比如匈奴勢力、羯族勢力、鮮卑勢力、氐族勢力等互相攻伐殺戮,尤其是羯族過處屠城滅村,晉王朝核心區域中原大地陷入戰亂,完全失控

    與此同時,南方區域則相對安穩,所以大批中原百姓,紛紛向南舉家遷徙,以求渡江避禍

    在這批南遷百姓中,士族大家相對比例較高。畢竟他們能調動的資源更多,史書記載:

    俄而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之六七

    那時候的南方不像今天這麼繁榮,當時除了幾個重要城市,大部分還屬於蠻荒地帶,這次遷徙,則給南方帶來了大批可用之人

    一方面避禍,一方面開發

    稱之為衣冠南渡

    兩晉五胡十六國期,前後大約南渡百萬餘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巔峰的尾巴碰上了勇士四巨頭,為了總冠軍,詹姆斯會西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