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民心1

    思想是變化的,如果儒家思想一成不變也會不適應現代社會,孔子兩千年看到的社會沒有科技生產力落後,可是在當時看來不是阻礙社會進步的重點,其實如果物質豐富社會也會穩定少些戰亂。文明即需要人文禮教也需要物質生活和精神信仰的共同推動。

  • 2 # 哲學卜卜為贏

    那些說什麼“儒家思辯化”的人,無非就是“受了一些西方人的影響”,而“鸚鵡學舌”出來的話。

    在西方人看來,“沒有思辮”,似乎也就沒了“哲學”。也就是說,在西方人世界觀中,“哲學”就是“思辯”的產物。

    而我們的很多很多的、也從來沒有真正弄懂“東方儒家無為而哲學思想”的人,也就只能跟在西方人的屁股後邊,用西方人的“哲學標準”,來硬套中華民族的思想。

    這也就是他們提出“儒學思辯概念”的原由。

    “思辯”,是個什麼東西呢?

    他們能從象形字的“思”字,及“辯”字,來解釋一下嗎?

  • 3 # 儒者讀書

    所謂“思辨化”所謂思辨化,是指透過理性思考,運用邏輯、推理、論證等方法構成一個理論化、系統化的思想體系。說白了,思辨化就是將某個詞彙定義,形成準確的固定的認識。

    西方哲學在早期通常運用二分法和三段論來完成思辨化,比如《柏拉圖文集》中記載的蘇格拉底和各流派進行辯論的過程,將自由定義為知識,這算是完成了對自由的思辨化。

    中國哲學亦有“思辨化”

    在中國哲學當中,也一直存在著思辨化過程。比如在百家爭鳴中儒墨論戰,使得儒墨兩家各自對自己的很多理論進行了精準的定義,比如仁政、兼愛等等。

    但儒學涉及領域很多,很多理論並沒有精準的定義。比如“仁”的概念,孔子一直沒有給“仁”下一定精準的定義。同樣,老子也沒有對“道”下一個精準的定義。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哲學首先是對自然的整體概括,中國哲學首先是基於經驗的、自然的整體觀,然後才闡發出其他的概念。那麼既然是一個整體,在人類認知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對其做一個精準的定義。

    其次,儒學是基於人的哲學。人性是複雜的、多變的,這也導致了孔子對於“仁”的定義一直是因時而變的。

    但是哲學之所以成為哲學,就在於其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孔子對儒學的理論工作做的不夠徹底,因而導致了儒家內部一直處於矛盾的狀態,春秋戰國的儒學八脈、西漢的今古文之辯,都是思辨化不足的表現。

    儒學的思辨化

    而在唐宋時期,道學、佛學很興盛,尤其是佛學,佛學有著嚴密的論證過程,具有高度思辨化的特徵,因而更為當時的知識分子所接受。面對這種情況,儒家內部也開始了自己的思辨化過程。

    從北宋五子,周敦頤、二程、張載、邵雍開始,儒家試圖在各方面完成思辨化的過程。

    首先是世界觀,世界觀一般分兩種,唯物和唯心。宋之前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比較流行,大家都相信頭上有神仙,但神仙解決不了哲學家對世界的思考。因而周敦頤吸取道家“太極”思想,作《太極圖說》,認為世界由陰陽二氣組成;邵雍則以《易》為基礎,認為世界本原是“道”,“道”用易數來解;二程則提出“理”和“氣”,但解釋不足;張載則認為“氣”是世界本原。

    這五人有唯物,有唯心,都在自己的領域嘗試定義世界,但是實力都不夠,因而這個任務落到了朱熹的頭上。

    朱熹賦閒在家時,通讀了各種典籍並作注,經十年才將“理學”推向大成。在著作裡,他把世界本原定為“理”,即客觀唯心主義,並以“理”闡發對儒家經典和前人著作的解釋,完成了儒學的思辨化。也正因此,儒學才能成為一門完整的哲學體系,明清才會把理學捧到那麼高的位置。

    王陽明的思辨化和李贄的反思辨化

    朱熹認為世界都是從“理”上來的,但王陽明並不認同,他認為一切都是從“心”上來的,把“致良知”作為思辨的過程和追求。

    而李贄更進一步,站在儒家的對立面,反對理學中提倡的各種規範和朱熹對“理”做的論證,跳出了思辨化的圈子。

    總結

    思辨化,歸根到底是思維的過程,它的作用在於認識世界,但認識對不對,那沒準。但是它在認識的過程中作用邏輯、推理、論證的方法對於思維的轉變很有幫助,在這裡,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制的水果酵素能喝嗎?有什麼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