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泜河泛舟
-
2 # 大鵬小智
深度教
1.課堂內容設計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結合時政,社會熱點,略有高度。
2.課堂學習能力目標超越瞭解,認知範疇,延伸到解決實際問題領域。
3.情感昇華方面:上升到社會責任,三觀養成等方面。
深度學
1.教學第一課時並不是在課堂上完成,而是課下透過自主學習探究查閱資料習得基礎知識。
2.把課堂更多時間用來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重難點,透過合作用已知去推導獲得未知,理解未知,突破思維的侷限,感受獲得的無窮快樂。
-
3 # 葉立存
對於這個問題,我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教學即教與學,或者教法與學法。課改以前,教學主要是指教師的教,而忽略學生的學。現代課堂教學就是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或者說“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使教學正真成為“教與學”。
學科課堂教學的深度教與學,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學法、學生,制定學生學科核心素質目標,找準教學重點、難點,設計合理的教學任務,選取或製作課件,編制恰當的練習題,寫出翔實的教案。每個環節都要細心考慮,精心設計,確實使教學具有科學性、有效性。
教學的方式方法有多種多樣,比如啟發式、合作探究、翻轉課堂、混合式課堂等教學模式。這些都是當下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無論運用哪種教學模式,都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將課堂、話語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實現學生學科核心素質目標的課堂落實。
總之,實現學科課堂深度教與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教法與學法的恰當運用,新理念的課堂落實,課堂革命的踐行,進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是現實教學目標的主戰場。一門學科要實現課堂深度的教與學,必須遵循教學規律,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個體需求,達到教與學的統一。
首先,教師要做到心中有“備”。備學生。瞭解學情,做到有的放矢,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數。備教材。深入分析理解教材是一個教師上好課的保證。所講內容的難易之處,或者課上可能出現的情況都應該在考慮之中。從深度廣度充分吃透教材,抱著“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想法備課。備方法。恰當的方法才能更好的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提問式,啟發式,情景式等方法靈活運用,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在講《說木葉》一課時,有的學生說此篇不好理解,我也總覺得這篇課文太過抽象,因此為了讓學生明白文中的道理,我決定用比較法-春天的葉子和秋天的樹木,古詩中“木葉”的摘選比較。
(網路圖片)
其次,教師在課堂要當好演說家、指揮家。教師,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在課堂,教師不僅要用精準的語言傳授知識,還要運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啟發、指揮學生深入課堂教學情境。講授《荷塘月色》這篇傳統篇目時,我先用提問式,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行蹤語句;再用啟發式讓學生從實際談景與情的理解,進而深入文章看作者的感情變化;在揣摩精美語句時,我只重點講解了“通感”的知識點,多數時間讓學生誦讀比較、體味;用填空的方法讓學生明白一些修辭的含義以及語句美之所在。
(網路圖片)
第三,尊重學生,不搞一言堂,把課堂還給學生;更新理念,教育跟上時代的步伐。傳統的課堂往往是老師講,學生聽。如果只是這樣,也就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求知慾。所以,新時代的教師要有創新理念,要有“學生是課堂主體”的意識。古文教學中,為避免枯燥提高學生興趣,我採用不同方法,儘可能讓學生活動。《鴻門宴》一課,自己分段把相關問題一一列出來,讓學生找答案,諸如詞類活用、多義詞等;再讓學生課下自己分角色課上表演。從而學生對課文字詞篇各個方面有了瞭解和掌握。我們常常看到課堂上,學生到黑板前講課,做實驗,帶領大家誦讀課文,網路進課堂,這些都展示了教育教學新的理念。
(網路圖片)
實現學科課堂深度的教與學,絕不是喊一句口號那樣簡單,也絕不是上一堂優質課就算完成,它是一門知識與情感、科學與方法的高深學問,需要每一個教育者用心、用情認真摸索探究、實踐總結。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是現實教學目標的主戰場,讓每一個教育者遵循教學規律,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個體需求,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來實現課堂深度的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