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武師de文散打

    晁蓋——錯位的大扛把子

    ——分享有趣和觀點 散打三國與水滸(35)

    梁山泊前後三位寨主,境界格局的高下之分是很明顯的。

    “開山”寨主王倫是個落第秀才,好歹有點賊膽,糾合杜遷宋萬朱貴幾個佔住水泊,就周邊打家劫舍、搶掠客商,原本是個小土匪/強盜格局,見個本領稍強的人上來,自家心頭就先打起小鼓“會不會二天不聽招呼、甚至耗子挎左輪兒——起打貓兒心腸哦?”,所以被林沖說是心胸狹窄/氣量狹小,一點兒不冤,最後落得身首兩處,這是沒本事、沒心胸而混江湖的必然結局。

    二任寨主晁蓋倒也算是個豪傑。本身是個土豪,有錢卻不吝嗇,仗義疏財。江湖上朋友來投奔的,好吃好喝管待,臨走還送盤纏路費,應該說也是好人緣。有自身有點兒職位——東溪村保正。據說管500戶的都(大)保一把手才叫保正,所以晁蓋的職權相當於一個鄉長。套用現在的說法就是——他是“D和國家最低領導人”。

    晁鄉長的心胸氣量倒也不是狹窄,他輸在格局——沒文化限制了他的格局。他只能算個豪傑,就是個做事豪爽仗義的粗漢而已。他之所以打從取生辰綱開始做了一夥人的老大,完全是先前某時某地的有權有錢落下的基礎,梁山在他手下文有吳用、武有林沖的輔佐,做個周邊比較有影響的盜夥也是可以的。並且看他的行事,火併王倫後對山上全夥的安撫籠絡也很豪爽:把劫奪的生辰綱 + 自家原有的財產拿來分與大夥。後來劫奪客商的財物,也都拿出來分,營造的是典型“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銀”皆大歡喜的氛圍,而且與別的盜夥不同的是,打劫時要求儘量“只取財物、不傷人命”,這是晁蓋比王倫高明的地方。

    可以說晁蓋期梁山的“亮點”是從強盜進步為義盜階段。但其最大弱點卻是“毫無政治理想”,他只是個庸常的盜伙頭子,而已。

    第三任,宋江就不同了。“自幼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宋的氣量格局是前二任王、晁所不具備的——王有文化無格局,晁有武勇少文化。

    宋江是有政治抱負的,就是效忠皇朝、達到光宗耀祖——導致他心心念唸的招安理念。這個受到後來很多人的詬病,不過坦率說卻是以今日之心度古人之行。不是嗎?效忠皇朝/光宗耀祖其實是封建時代所有人的天花板嘛!做強盜可以吃香喝辣、堆金積玉,可那是刀頭舔血、朝不保夕的日子啊!封建時代唯一的正道就只有這樣嘍。靠揭竿而起、取而代之是一條路,可幾千年來成功的也沒得幾個啊。

    所以說宋江的"追求"無可厚非,他的格局才是導致梁山“招賢納士”的真正目的——積聚實力、好做將來“談判桌”上的籌碼。那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販夫走卒,只要有一技之長,都可以接納。

    回過頭來說所謂晁蓋之“拒絕”楊雄、石秀。其實他也不是拒絕,而是不滿他們“把梁山好漢的名目拿去偷雞吃,因此連累我等受辱”——這個是晁蓋動怒的原因。這件事宋江的處理就不同了,首先他分清楚了,偷雞是那個慣偷時遷的原因,和楊、石二人無關,其次他又好言安撫了二人。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晁宋二人在“人力資源建設”方面,從認識到處理都是有高下之分的。接下來晁蓋餘怒未休的讓楊、石二人“去坐在楊林之下”,更進一步體現出他是個毫無機心的粗漢。有人才有一切嘛!憑楊、石二人本領,豈可在楊林之下——這兩個臭手筆舉止,讓楊、石二人今後肯定站隊宋江大哥了唦!

    所以說啊,晁蓋是個錯位的大扛把子,那個位置看來終究不屬於他喲——他也坐不長久的。

    遠離抄襲 洗稿必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想的聲音》第三季王嘉爾做導師,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