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釋:陽浮陰弱:脈象輕取明顯,重按少力。(榮弱衛強)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釋:汗出是桂枝湯證的突出特點。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釋:誤用下法,邪氣內陷,證情關鍵在於其氣上衝與不上衝。氣上衝者,裡不受邪而氣逆上與邪爭也,則邪仍在表,故復桂枝湯解表。
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釋:溼熱內蘊禁用。
18、喘家作,桂枝東加厚朴、杏子佳。
釋:喘家而病太陽中風的治法。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釋:裡熱盛禁用。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釋:邪氣較盛,宜針藥並用。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技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釋:不同的轉歸。若形如瘧,發熱惡寒,一日再發,此為汗後微邪鬱於肌表,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釋:邪入陽明證治。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釋:水氣內停,表邪不解證治。
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釋:脈浮弱,陽浮陰弱之候。
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釋:表證未解禁下法。
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釋:表病裡和時發熱自汗出證治。
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釋:據小便清、赤辨表裡。
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釋:已解而復發證治。
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釋:發汗後熱邪壅肺作喘證治。
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釋:表裡同病之先後緩急。
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釋:榮弱衛強證治。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釋:太陽少陽並病。
16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釋:表證誤下後邪熱內陷於肺的證治。
16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釋:熱痞兼表證未解的標本緩急治法。
234、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釋:陽明病兼太陽病證治。
240、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釋:憑脈辨表裡虛實之法。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釋:太陰中風。
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釋:虛寒下利兼有表證的證治。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訊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釋:論裡和而表未和證治。
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釋:陽浮陰弱:脈象輕取明顯,重按少力。(榮弱衛強)
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釋:汗出是桂枝湯證的突出特點。
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釋:誤用下法,邪氣內陷,證情關鍵在於其氣上衝與不上衝。氣上衝者,裡不受邪而氣逆上與邪爭也,則邪仍在表,故復桂枝湯解表。
17、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釋:溼熱內蘊禁用。
18、喘家作,桂枝東加厚朴、杏子佳。
釋:喘家而病太陽中風的治法。
19、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釋:裡熱盛禁用。
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釋:邪氣較盛,宜針藥並用。
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技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釋:不同的轉歸。若形如瘧,發熱惡寒,一日再發,此為汗後微邪鬱於肌表,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釋:邪入陽明證治。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釋:水氣內停,表邪不解證治。
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釋:脈浮弱,陽浮陰弱之候。
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釋:表證未解禁下法。
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釋:表病裡和時發熱自汗出證治。
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釋:據小便清、赤辨表裡。
57、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釋:已解而復發證治。
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釋:發汗後熱邪壅肺作喘證治。
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釋:表裡同病之先後緩急。
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釋:榮弱衛強證治。
146、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釋:太陽少陽並病。
162、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釋:表證誤下後邪熱內陷於肺的證治。
16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釋:熱痞兼表證未解的標本緩急治法。
234、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釋:陽明病兼太陽病證治。
240、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釋:憑脈辨表裡虛實之法。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釋:太陰中風。
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釋:虛寒下利兼有表證的證治。
387、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訊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釋:論裡和而表未和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