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先生書法

    《嶧山碑》的結構是一種對稱、勻整的美感。用筆是筆筆中鋒,線條渾圓如“玉筋”,體勢修長,便有向下徐徐垂落的空間。一字中有形和無形存在的中軸線,把左右兩邊不偏不倚地平分開來。這種結構法給了欣賞者一種“平安”的感覺,它的造型是很符合人在世俗生態中的審美需求的,符合最廣大人群的審美口味——安穩牢靠,和諧平等。無論一個字的筆畫是多是少,每個字的造型都是如一的,反映了對於規則的嚴格遵守。李斯在結構上的從容調節,筆畫多者不嫌淺密,筆畫少不見空虛,牢牢地掌握著結構的中正。這樣的結構對於書寫者而言是有相當難度的,進一分則緊則密,退一分則松則疏,要充分地把握結構的重心、中心,使之字字如山嶽安穩,首尾一致,是對書寫者持恆心態、功力的檢驗。臨寫《嶧山碑》切忌將每個字視為點畫的機械組合,而必須考慮到“形”所導致的“勢”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字比做人體,四肢五官如同點畫,則“勢”就是“筋脈相連”。儘管它是看不見的,但卻是維繫生命的“內在網路”。人一旦有了“筋脈相連”,就有了生氣、活力,一旦缺少“筋脈相連”,就如道具“模特兒”,哪怕外觀再美,一看便是“死”的。因此,就書法藝術而言,“形”的作用遠遠無法與“勢”抗衡。有了“勢”,字就靈氣飛動。沒有“勢”,字就板滯僵硬。臨寫《嶧山碑》 “勢”。關鍵處理好點畫之間的呼應關係。即在熟練地掌握各種點畫的書寫的基礎上,在具體書寫每一個字時,不要將各個點畫孤立地看待,而要將他們當作一個有機的整體。當第一個點畫書寫完畢,應順勢使筆鋒迅速地找到下一個“落點”。也就是說,上一筆的“收筆”就是下一筆的“逆鋒起筆”,而下一筆的“收筆”又緊接再下一筆的“起筆”,這樣承上啟下,環環相扣,迴圈往復,自然意氣連貫,顧盼生情,神氣活現。

    《嶧山碑》是書法最基本的標準,也是書法的零點,《嶧山碑》最規範,是零點,線條無起伏變化,無速度變化,可以向前後伸延。從沒有變化走向變化。但這個零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零,恰恰是從散氏盤出發到零點去的。

    1、線條的要求是圓厚通潤,粗細均勻。

    2、要考慮線條和周圍空白的比例關係,也就是線條的粗細要合理3、書寫前格子要折標準,長寬比例要把握好。書寫時要判斷準線條在格子中的位置。4、圓厚通潤,要求毛筆筆鋒呈錐狀,筆桿垂直,要平動。線條中段要平穩。控制用筆,注意線條的穩定。5、書寫 “皇、義、高、獻、建、理、害、群”幾個字,把橫向的線處理好,注意:單根的線粗細均勻,不要出現滲化、乾澀現象。線與線之間要平行、等距。線與白之間的粗細比例關係正確

    6、臨寫《嶧山碑》中“澤、流、滅、能、功、泰、於”幾個字,著眼於婉轉曲折的線條,把線條在平面上流動的感覺和內在的張力表現出來。

    7、書寫時,毛筆微微提起來一點,並不是要死死按到紙裡去,感受筆鋒在紙面上的阻力,把線條的力度表現出來。

    8、寫《嶧山碑》不需要發揮毛筆的自然效能,線條粗細一律,空間均勻,字大小一樣,排列整齊。

  • 2 # 文山書畫院

    《嶧山碑》是秦始皇東巡時所刻,為丞相李斯所書。該碑記載了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

    原石已不在,相傳魏武帝曹操登山時令人推倒,現在所見為翻刻本。《宋史》記載:《嶧山碑》為徐鉉勾摹,鄭文寶翻刻於(宋)淳化四年(九九三年),碑高二百一十八釐米,寬八十四釐米,兩面刻文,共十五行,滿行十五字。該碑今藏於西安碑林。

    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將李斯的小篆定為“神品”,評價說:“畫如鐵石,字若飛動”,用筆“骨氣豐勻,方圓絕妙”。秦朝統一文字為秦篆,李斯善篆書,為天下定規範,後世習篆均以李斯為楷模。

    嶧山碑內容為四言韻文,結字橫平豎直,布白勻稱,筆畫勁挺,法度森嚴,有宏大氣象。字結構中宮收緊重心上移,開闊正大,筆畫沒有起伏,清晰從容,神態肅穆,其文字內容和秦王朝泱泱大國氣象和諧統一。

    《嶧山碑》篆法規範,結體嚴謹,筆法精到,是學習篆書的最佳範本,後人習篆無不從此入手得其法度。

  • 3 # 翰逸神飛

    《嶧山碑》的主要風格特點: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結構勻稱,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動之勢。書藝之高超掩滅先軌,散絕後賢,是一切寫小篆的人皆難入其境,成為後世臨摹學書之佳作。

    唐張懷懽在《書斷》中將李斯的小篆定為“神品”,贊曰:“畫如鐵石,字若飛動”,稱其用筆“骨氣豐勻,方圓絕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桌有點負能量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