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年思考錄
-
2 # 匠心普洱只在方寸
作為一個迷失千年的古老國度,古蜀國顯得是那樣的神秘,由於缺少詳細的文字資料,根據現有的《蜀王本紀》,《華陽國志》等文獻,將古蜀文明的發源地指向了岷江上游地區。
據《蜀王本紀》中載:“蠶叢始居岷山石室中。”而在茂縣發現的營盤山遺址,其年代距今上限為6000年左右,代表了5000年前整個長江上游地區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且營盤山遺址,還是一處規模宏大、分佈密集、延續時間甚長的石棺葬墓地。根據推測,其方圓15萬平方米的遺址範圍內,石棺葬可達數萬座。
如果是根據《蜀王本紀》中的記載,我們可以做出這樣一個推測,那就是蠶叢氏本居於茂縣營盤山,後來遷徙到成都平原。
那麼蠶叢氏為什麼要離開岷江上游一帶的營盤山,而遷徙到成都平原呢?
這其實就能從今天生活在岷山一帶的羌族同胞口口相傳的神話史詩《羌戈大戰》中找到線索和答案!根據《羌戈大戰》中的說法,今天岷山一帶的羌人,乃是上古時期從今青海一帶南遷而來,當他們南遷到今岷山一帶時,與當地的土著戈基人發生了戰爭!
為了爭奪土地,羌人與戈基人展開多次大戰,始終無法完全戰勝戈基人,後來,羌族首領在睡夢中得到神的指示,用白石頭作為武器,最終打敗了戈基人!
於是,羌人成為了岷山一帶的新主人,而戰敗的戈基人,則順著岷江遷徙到成都平原地區!
而直到今天,羌族聚居區還流行著白石崇拜!透過這個神話傳說,我們可以有這樣一個推測,土著戈基人就是生活在營盤山的蠶叢氏部族,他們被羌人奪去了家園,不得不南遷成都平原。
-
3 # 布衣閒人10
關於蜀王國的傳說。據《蜀王本紀》上說,蠶叢、柏濩、魚鳧,是蜀人的三代祖先。最早的一代叫蠶叢,第二代叫柏濩,第三代叫魚鳧。這三代各享國數百年之久,並且都化為神仙。
蠶叢也叫青衣神,也叫蠶神,傳說是他發明養蠶和教人民養蠶的,“教民蠶事”。據說,他做了數千頭金頭蠶,在每年歲首之時,分送給人民,凡是獲得金蠶的人家,蠶就會大量的繁衍孳生,豐收了蠶繭之後,再把金頭蠶種送還給蠶叢。蠶叢常穿著青衣在國內巡視。人們感念他的恩德,就建立寺廟將他供奉起來,稱為“青衣神”,青神縣的縣名就是由此而產生的。
“蜀”字在甲骨文中畫的就是一頭蠶。所以,傳說中蜀地第一個國王也叫蠶叢氏。
柏濩、魚鳧,事蹟不詳。
又傳說,有個叫杜宇的人從天而降,在朱提山下落腳,娶名字叫利的女子為妻。杜宇自立為蜀王,號稱望帝。望帝杜宇活了一百多歲,蜀地被他治理得平安富庶。後來望帝與協助他治國的鱉靈的妻子私通,杜宇感到十分慚愧,於是就讓位於鱉靈。鱉靈號稱開明,兒孫繼位時都取號開明帝。
望帝死後化為鳥,名為杜鵑、子規。當時蜀人一聽到子規啼叫,就思念望帝。《蜀王本紀》上說:“望帝去時,子規鳴,故蜀人悲子規而思望帝”。這說明望帝讓位於鱉靈,其中必有隱情。唐代詩人詠杜鵑,多疑望帝讓位有冤情。李商隱有“望帝春心託杜鵑”的詩句。杜牧有“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的詩句。顧況有“杜宇冤亡積有時,年年啼血動人悲”的詩句。羅隱有“一種有冤憂可報,不如銜石疊滄溟”的詩句。等等。都說明杜宇有冤無可申訴,其為恨也深。
以上就是古蜀國幾位國王的傳說。
回覆列表
觀點:“蜀”字最早發現於商代的甲骨文中。因文字史料匱乏,古蜀文字未被解讀破譯,完整、確定、連續的古蜀文明一直是難解之謎。
(1)上古文明
中國上古三大文明包括華夏文明、良渚文明、古蜀文明。古蜀文明指從遠古時期到春秋早期,在中國今四川地區的古文明。目前發現留存遺址有金沙遺址、三星堆遺址等。
(2)基本認識
史料匱乏。不同時期發展處的文化包括寶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十二橋文化。古蜀國因為天然地理優勢一直過著比較安穩的生活。後來與秦楚之間的戰爭,實際上也是奴隸制與新興封建制的對抗,經受了改革和競爭磨礪的中原文明佔據了明顯的上風。停滯不前的古蜀文明終被歷史的車輪碾碎,與公元前316年被秦國所滅。
(3)文獻遺址
①據文獻記載,古蜀國最早的帝王是蠶叢、柏濩、魚鳧,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鱉靈,或說是蒲澤,其後是開明。有關古蜀初期蠶叢和魚鳧兩代的記載,也只有史料中的寥寥數十字而已。關於蜀國的歷史在先秦文獻中一直沒有詳細記載,較早見於蜀漢時期揚雄的《蜀王本紀》,直到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中才較詳細記載了關於蜀國的歷史和傳說。
②“寶墩文化”(約在前2500年至前1700年)是迄今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學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寶墩遺址既是這一時期成都平原時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將跨進文明門檻的歷史見證。
④“十二橋遺址”於1985年發掘,為商代至西周(公元前1700~前771年)建築遺址。被不少考古學家稱為“古蜀文化堆積層”,專家認為十二橋文化與三星堆文化屬於同一種文化,是三星堆文化的晚期部分,是三星堆文化衰退之後的延續。
(4)傳說謎團
①按照歷史記述,上古時西南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一部分東進與土生華人雜居融合孕育中華文化,一支東南遷進又循入成都,漁獵養蠶,稱為蜀山氏。約在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女子嫁給黃帝為妃,所生的後代就是古蜀王國的開山鼻祖--帝王蠶叢。另包括蠶叢縱目、魚鳧神化、杜宇化鵑、開明覆活等傳說[篇幅有限請讀者自行查詢]。
②古蜀國和古蜀人到底來自何處?古蜀國為什麼要將都城從三星堆遷到金沙呢?如此輝煌的金沙古城,為什麼沒有被任何一部史書記載?為什麼史書中有古蜀國的資訊,卻沒有它的城市的描述呢?遺址年代統一共識?當前在世界範圍內尚未破譯解讀的古文字就剩瑪雅文字、古蜀文字等兩三種。長久以來,完整具體的古蜀國曆史一直是雲遮霧罩,學界一直有爭議,關鍵問題上不能達成共識,成為困擾著人們的難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