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八子功

    8月18日,俄羅斯總統受邀參加了奧地利女外長克奈斯爾的婚禮,普京是在去年訪問奧地利時受到參加婚禮邀請的。但讓克奈斯爾千萬沒有想到的是,普京還真的來了。婚禮在一所莊園舉行,從其過程來看,婚禮顯得即古樸而又不失現代的浪漫氣息。普京不僅為新娘帶來了鮮花,還帶來了哥薩克,作為貴賓之一,普京還乘興與新娘克奈斯爾共舞了一典。而克奈斯爾被指向普京“屈膝”其實就是在舞畢後的一種傳統禮節,也是克奈斯爾對普京鞠躬的回禮。也正是有了這種禮節,整個婚禮才顯得即莊重而又有儀式感。這一點指責克奈斯爾的人其實心裡應該也都是清楚的。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借題發揮呢?

    指責克奈斯爾的這些人其實是奧地利的一些所謂自由派人士,而克奈斯爾卻屬於奧地利親俄的極右翼政黨,這讓他們平時就感到有些不爽。只是這次指責克奈斯爾的理由也確實讓人可笑,純粹屬於小題大作,不但顯得無禮,也顯得十分可笑。

  • 2 # 天太2

    這又一次證明了:外交無小事,外交家無私事。在奧地利外長克奈斯爾的婚禮上,普京大放光彩與新娘克奈斯爾共舞一曲。這本來是極為典型的私人場合,但由於兩個人的身份特殊,當一曲結束,按常規克奈思爾向普京行曲膝禮被詬病,認為她是向俄羅斯曲膝。當然,這也是奧地利反俄勢力的肆意炒作,但,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在歐洲的地緣政治環境的複雜性。

    不過,這件事與其是對普京的敵意,不如看作是奧地利或歐洲內鄯政治派別的爭鬥。克奈斯爾所在的政黨是親俄派,自然反俄勢力不會放過這個發聲的機會。何況,普京之舉表面看是為了赴克奈斯爾的私人之約參加婚禮,其實他還攜有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面。在當今世界有可能出現政治格局重組的情況下,歐洲的某些勢力的焦慮是可以感覺的。

    奧地利傳統上和德國關係非常密切,盟國的時候多甚至合併過。當德國與俄羅斯關係日漸走進,奧地利自然會有自己的表示。一個很私人性質的婚禮也許就有風向標的意義。德國是歐洲的領頭羊,德國與法國的政治動向決定著歐盟的未來。但歐洲的政治局面是複雜,歐盟走向獨立於美國的政治分野時,必然會有不同的聲音,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表現。這種反對向普京行曲膝禮的就是一種。當然,作為奧地利外長的克奈斯爾也不會束手就縛。

  • 3 #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作為歐盟國家,西方陣營的一份子,然而幾十年來,奧地利在西方同俄羅斯的鬥爭中一直處於中立狀態,同俄羅斯始終保持緊密關係。自去年年底,中右翼人民黨和極右翼自由黨組成的聯合政府上臺以來,奧地利在政治上傾向於俄羅斯的趨勢更加明顯。在今年因俄前特工中毒事件颳起的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的風波當中,奧地利是歐盟中少有的不迎合英國的歐洲國家。在以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為中心的奧地利執政聯盟裡,不乏支援普京和俄羅斯的政政治力量。主張歐盟應該取消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這些人當中就包括了奧地利女外長克奈斯爾。她是奧地利右翼自由黨的代表性人物,極力支援奧地利與俄羅斯交好。她的這種政治立場以及奧地利政府的外交路線難免不被那些對俄羅斯持有敵意的政黨和政治人物所樂見。7月1日起,奧地利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為期半年。這一特殊身份將有利於奧地利推動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有利於奧地利幫助俄羅斯將其影響力擴充套件到歐盟其他國家中間去。今年,普京連任後首個出訪的國家即為奧地利。也是普京自2001年以來第六次訪問奧地利。應該說本次首訪意義重大。

    鑑於俄奧間的特殊關係,以及克奈斯爾的政治立場。本來就讓一些歐洲l政客感到十分的不滿,只是苦於找不到藉口發難。克奈斯爾在婚禮上向普京行屈膝禮這一舉動無疑讓那些政客看到了借題發揮的機會。儘管普京是以個人名義作為嘉賓出席,並沒有政治含;儘管婚禮是私人性質的活動;儘管如克奈斯爾所說,自己向普京行屈膝禮是一個習慣性的舞蹈動作,是對普京早前行禮的迴應,而不是一些人所叫嚷的“屈服的標誌”。但是一旦被貼上政治標籤,那麼事件的性質就發生了變化,加之克奈斯爾外長的身份。在這些譴責和置疑聲中,奧地利國內反對黨主要出於政黨之間的權力鬥爭。部分媒體記者和政治學者則把重心放在外交部長這一敏感身份,對此產生疑問。其他歐盟國家,以及美國、烏克蘭國內的政客和媒體擔憂的是俄羅斯的影響力。尤其是烏克蘭擔憂,奧地利的親俄路線最終會損害烏方的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考狀元,需要一個富裕的家庭出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