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藍的人哪裡是發源地呀?據康熙年間興國知縣張尚瑗編撰的地方誌《瀲水志林》(成書於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1年)記載:“太平鄉崇賢裡,有山民戶。國初兵燹,土曠人稀,流遺爭集。閩、廣之僑戶,自為黨類,勢遂張。來自郴、連間者,相率擯而孤之,號為山野子,其人多為雷、藍、畢三姓,佔耕其土,自為婚姻,不敢出里巷。“(《瀲水志林》卷七《志事·近錄》)”太平鄉“即今興國縣崇賢鄉一帶。這說明在康熙之前,就有畲族在興國活動。那麼,雷、藍、畢三姓是不是興國的土著呢?按張尚瑗的考證,他們是“來自郴、連間者”。所謂“郴、連”,“郴”指的是郴州,即今湖南南部的郴州市;“連”則是指廣東北部的連州。郴、連古時都屬桂陽郡地。這說明,這些“山民戶”並不是興國土生土長的原住居民。 畲瑤本是同一個族群。有關畲族的源流在學術界爭議頗多,但都普遍認為,至遲在兩宋期間,畲瑤族群就已形成。在二十五史中,最早出現瑤族記載的是宋史。宋史第493卷《蠻夷一·西南溪峒諸蠻上》:“蠻猺(“猺”即“瑤”)者,居山谷間,其山自衡州常寧縣,屬於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蠻居其中,不事賦役,謂之猺人。”這說明,在宋時瑤族群落主要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的桂陽郡地,這與張尚瑗《瀲水志林》裡記載的雷、藍、畢姓人的來歷是一致的。 那麼,現在興國的畲族是不是張尚瑗所說的“山民戶”呢? 據興國雷、藍二姓的族牒記載,雷姓最早遷入興國的是雷昌鍾,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從福建遷到興國縣江背洞(今江背鎮)開基,其後裔現分佈在均村鄉梨渣村和瀲江鎮楊澄村等地。藍姓最早遷入興國的是藍作應,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由福建連城縣古田裡遷入太平鄉崇賢二里(今崇賢鄉)落戶;藍作日於明萬曆年間由福建長汀遷入興國縣寶成鄉(今城岡鄉一帶)開基,其後裔遷入均村鄉東山村。據祖居興國縣埠頭鄉渣江村的藍華銜教授介紹,渣江村藍姓是從福建武平遷入的,具體遷徙路線是:武平――長訂――尋烏――會昌――興國埠頭渣江,至今已繁衍11代。他們奉藍明德為“江南始祖”,他們這一支是令五郎的後裔。據藍教授介紹,在興國的令五郎後裔主要分佈在埠頭鄉的渣江村、龍口鎮圩場、瀲江鎮曲塘村、高興鎮湖布村;而長岡鄉的東龕村、永豐鄉的蕉溪村、均村鄉的藍姓都是令六郎 的後裔。長岡鄉東龕村的藍才烈介紹說,最早遷入東龕的是藍玉生,他們這一支藍姓是清初由廣東鎮平(即今之廣東省蕉嶺縣)石巖寨遷入的,至今已繁衍14代了,是令六郎的後裔。 這樣看來,《瀲水志林》中記載的太平鄉崇賢裡藍姓的來歷,似乎與其族譜中記載的淵源並不一致:《瀲水志林》認為是“來自郴、連間”,而族譜中記載的則是藍作應於明萬曆年間由福建連城縣古田裡遷入太平鄉崇賢裡的。筆者認為,這有兩個解釋:一是《瀲水志林》所說的雷、藍二姓與現在雷、藍二姓根本就不是同一淵源;二是《瀲水志林》與譜牒所載是一致的,“來自郴、連間”指的是其族源,而譜牒載明的則是其具體的遷徙路線。 藍姓在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中屬於覃、韋、廖、藍、譚中的第四大姓,且苗族、瑤族中藍姓也是大姓,可以說藍姓廣泛的存在於廣西的少數民族的姓氏裡。平常我們一出去交往,別人都會問我們是壯族的麼?但我們的戶籍卻註明為漢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查詢發現,我們桂平金田的藍姓極有可能是福建、廣東畲族的後代,這是因為: 其一、我們桂平金田的藍姓族譜說到我們藍姓是“藍念七郎支系”後代,而畲族藍姓是按大、小、百、千、萬、念來排行輩次,如“藍百十三郎”之上有“藍大一郎”之稱,而在“百十三郎”之下有“藍千三郎”之稱,這樣排輩方式在漢族中不多見。 其二、我們藍氏的的堂號為“汝南堂”,而閩潮藍氏畲民則稱其郡望為汝南郡,堂號為種玉堂,這又有幾分相似。 其三、閩潮藍姓畲民稱其祖上是出自福建汀洲上杭縣的廬豐鄉,而我們桂平金田的藍姓新修的族譜中,也註明我們的祖上出自福建汀洲上杭縣的廬豐鄉。 我們桂平金田藍姓人口不多,總共才幾百人,不知是何年從廣東省英德縣高腰勒竹遷至桂平金田,父輩以前說的是客家話,現在的一輩絕大多數講白話(粵語),字輩以“(粵語音,不知對否)必昌連發達,仕應永亨通,為民勤樹謀,準德而添松”來排輩,我們屬“亨”字派的從始祖藍昌奇算起屬第一百四十七代。
姓藍的人哪裡是發源地呀?據康熙年間興國知縣張尚瑗編撰的地方誌《瀲水志林》(成書於康熙五十年,即公元1711年)記載:“太平鄉崇賢裡,有山民戶。國初兵燹,土曠人稀,流遺爭集。閩、廣之僑戶,自為黨類,勢遂張。來自郴、連間者,相率擯而孤之,號為山野子,其人多為雷、藍、畢三姓,佔耕其土,自為婚姻,不敢出里巷。“(《瀲水志林》卷七《志事·近錄》)”太平鄉“即今興國縣崇賢鄉一帶。這說明在康熙之前,就有畲族在興國活動。那麼,雷、藍、畢三姓是不是興國的土著呢?按張尚瑗的考證,他們是“來自郴、連間者”。所謂“郴、連”,“郴”指的是郴州,即今湖南南部的郴州市;“連”則是指廣東北部的連州。郴、連古時都屬桂陽郡地。這說明,這些“山民戶”並不是興國土生土長的原住居民。 畲瑤本是同一個族群。有關畲族的源流在學術界爭議頗多,但都普遍認為,至遲在兩宋期間,畲瑤族群就已形成。在二十五史中,最早出現瑤族記載的是宋史。宋史第493卷《蠻夷一·西南溪峒諸蠻上》:“蠻猺(“猺”即“瑤”)者,居山谷間,其山自衡州常寧縣,屬於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蠻居其中,不事賦役,謂之猺人。”這說明,在宋時瑤族群落主要是生活在中國西南部的桂陽郡地,這與張尚瑗《瀲水志林》裡記載的雷、藍、畢姓人的來歷是一致的。 那麼,現在興國的畲族是不是張尚瑗所說的“山民戶”呢? 據興國雷、藍二姓的族牒記載,雷姓最早遷入興國的是雷昌鍾,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從福建遷到興國縣江背洞(今江背鎮)開基,其後裔現分佈在均村鄉梨渣村和瀲江鎮楊澄村等地。藍姓最早遷入興國的是藍作應,於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19年)由福建連城縣古田裡遷入太平鄉崇賢二里(今崇賢鄉)落戶;藍作日於明萬曆年間由福建長汀遷入興國縣寶成鄉(今城岡鄉一帶)開基,其後裔遷入均村鄉東山村。據祖居興國縣埠頭鄉渣江村的藍華銜教授介紹,渣江村藍姓是從福建武平遷入的,具體遷徙路線是:武平――長訂――尋烏――會昌――興國埠頭渣江,至今已繁衍11代。他們奉藍明德為“江南始祖”,他們這一支是令五郎的後裔。據藍教授介紹,在興國的令五郎後裔主要分佈在埠頭鄉的渣江村、龍口鎮圩場、瀲江鎮曲塘村、高興鎮湖布村;而長岡鄉的東龕村、永豐鄉的蕉溪村、均村鄉的藍姓都是令六郎 的後裔。長岡鄉東龕村的藍才烈介紹說,最早遷入東龕的是藍玉生,他們這一支藍姓是清初由廣東鎮平(即今之廣東省蕉嶺縣)石巖寨遷入的,至今已繁衍14代了,是令六郎的後裔。 這樣看來,《瀲水志林》中記載的太平鄉崇賢裡藍姓的來歷,似乎與其族譜中記載的淵源並不一致:《瀲水志林》認為是“來自郴、連間”,而族譜中記載的則是藍作應於明萬曆年間由福建連城縣古田裡遷入太平鄉崇賢裡的。筆者認為,這有兩個解釋:一是《瀲水志林》所說的雷、藍二姓與現在雷、藍二姓根本就不是同一淵源;二是《瀲水志林》與譜牒所載是一致的,“來自郴、連間”指的是其族源,而譜牒載明的則是其具體的遷徙路線。 藍姓在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中屬於覃、韋、廖、藍、譚中的第四大姓,且苗族、瑤族中藍姓也是大姓,可以說藍姓廣泛的存在於廣西的少數民族的姓氏裡。平常我們一出去交往,別人都會問我們是壯族的麼?但我們的戶籍卻註明為漢族,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查詢發現,我們桂平金田的藍姓極有可能是福建、廣東畲族的後代,這是因為: 其一、我們桂平金田的藍姓族譜說到我們藍姓是“藍念七郎支系”後代,而畲族藍姓是按大、小、百、千、萬、念來排行輩次,如“藍百十三郎”之上有“藍大一郎”之稱,而在“百十三郎”之下有“藍千三郎”之稱,這樣排輩方式在漢族中不多見。 其二、我們藍氏的的堂號為“汝南堂”,而閩潮藍氏畲民則稱其郡望為汝南郡,堂號為種玉堂,這又有幾分相似。 其三、閩潮藍姓畲民稱其祖上是出自福建汀洲上杭縣的廬豐鄉,而我們桂平金田的藍姓新修的族譜中,也註明我們的祖上出自福建汀洲上杭縣的廬豐鄉。 我們桂平金田藍姓人口不多,總共才幾百人,不知是何年從廣東省英德縣高腰勒竹遷至桂平金田,父輩以前說的是客家話,現在的一輩絕大多數講白話(粵語),字輩以“(粵語音,不知對否)必昌連發達,仕應永亨通,為民勤樹謀,準德而添松”來排輩,我們屬“亨”字派的從始祖藍昌奇算起屬第一百四十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