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求解答

12
回覆列表
  • 1 # 藥事健康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

    乙肝常見的傳播途徑:

    母嬰傳播:母嬰傳播是最重要的傳播途徑,母親是家庭聚集的主體,中國約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嬰傳播所致,成人肝硬化、肝癌90%以上是嬰幼兒時期感染上乙肝病毒的。

    父嬰傳播:乙肝的父嬰傳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後,由於孩子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過生活中的密切接觸,感染乙肝病毒,這種感染方式,我們稱之為水平傳播。父嬰生活中密切接觸感染乙肝病毒一般需要兩個必要條件:1、孩子的機體免疫系統不健全,或孩子繼承了他們對乙肝病毒免疫的缺陷,使得在生活中接觸感染乙肝病毒。2、孩子的面板粘膜的損傷給乙肝病毒的傳染帶來機會。而這種生活密切接觸的感染主要發生在年齡較小的,免疫系統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醫源性傳染:在醫院的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嚴格消毒而又反覆使用被HBV汙染的醫療器械引起感染的,這個叫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牙科器械、採血針、鍼灸針和內鏡等器材。

    輸血傳播:輸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製品後,可引起輸血後乙型肝炎的發生。

    密切生活接觸傳播:包括一起生活當中只要面板黏膜有受到損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面板黏膜受到損害之後乙肝患者的體液再落到你破損的面板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鬚刀、牙刷等引起HBV傳播,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觸,可使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唾液、乳汁、陰道分泌物等通過黏膜或面板微小的擦傷裂口進入易感者的機體造成乙肝病毒感染。

    性傳播:對於乙肝患者是可以通過性傳染的,性傳播也是屬於體液傳播的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脣黏膜破損了也有這種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間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種乙肝疫苗,獲得抗體;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好各項預防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乙肝傳播說法:世界衛生組織的官網上對此有著非常明確的說法——“乙肝病毒並不通過以下渠道傳播:共用餐具,母乳餵養,擁抱,接吻,握手,咳嗽,噴嚏,或在公共遊泳池玩耍或類似行為。

  • 2 # 肝博士楊明博大夫

    筷子會不會傳播乙肝病毒?乙肝傳播的方式主要是體液傳播,所以要知道乙肝在餐桌上,在筷子上會否傳播,就要知道筷子上是否有體液,是否有乙肝病毒。做一個這樣的假設,與乙肝攜帶者共同進餐,恰巧他體內病毒量很高,他口腔粘膜剛好有破損,乙肝病毒留在了餐具上,這個餐具沒消毒恰巧被另一個人用了,而這個人很不幸口腔又有傷口,那麼這個人再沒有抗體的話,理論上有可能傳染上乙肝。

    那麼這種情況在生活中會發生嗎?可以說機率微乎其微,所以餐館吃飯,包括共用筷子幾乎是不可能染上乙肝的,首先就是因為要有各種小概率事件疊加,在同時發生的概率已經很小,可以忽略不計。而且要感染乙肝,進入體內的病毒量必須達到一定的數量才可能。如果是注射過乙肝疫苗的人,這種情況更是不可能染上乙肝的。

    再有一點就是絕大多數成年人,在感染乙肝後,由於機體的免疫功能比較健全,可以將乙肝病毒完全清除,並獲得抗體,流行病學調查,只有5%的成年人感染乙肝會發展為慢性肝炎。事實上國內大部分乙肝的感染約佔85%都是從小感染(母嬰傳播)。目前隨著乙肝疫苗的普及和母嬰傳播阻斷的實施,這種感染已經越來越少了。

    那麼筷子能帶來哪些病呢?

    1.幽門螺桿菌。其感染途徑主要是口口和糞口傳播,且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特點,可以通過筷子傳播。是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的罪魁禍首。

    2.甲肝、戊肝。傳播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播,因此如果與患者共用杯子、碗筷等,病毒有可能通過唾液等傳染健康人。 

    3.手足口病。也可能通過消化道傳播。家裡如果有手足口病的患兒,家長應注重飲食及個人衛生,在幼兒園時應專碗專用,防止兒童間相互傳染。  

    4.傷寒病。也以“病從口入”的方式傳播。有些病情痊癒的患者,因體內病毒未排清,仍具有傳染性。傷寒病患者的生活用品應與家人分開使用。

    5.肝癌。這個主要是由於清洗方法不當、使用時間過長,都會讓入口的筷子,成為嘴邊最大的危害,甚至會滋生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

  • 3 # 銳光醫線

    1、乙肝的傳播途徑

    一般來說,我們要看是否會被某種疾病傳染,首先就需要知道它的傳播途徑,這樣才還針對性的做好預防。

    3、簡單瞭解病毒

    我們知道,越是厲害的病毒,它在外界生存能力也就越差。譬如艾滋病毒,脫離人體後,很快就死亡了。那種傳染性強,外界生存力強的病毒都很少。一旦出現,那就是大災難。

    4、特俗情況傳染

    如果一定要講通過筷子傳染的會,那麼就是存在很特俗的情況。

    ①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病毒處於強傳染期,如大三陽患者。

    ②乙肝患者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有血液沾在筷子上,如出現口腔潰瘍。

    ④被傳染者剛好乙肝抗體處於失活狀態,或者抗體不足,無法對抗乙肝病毒。

    最後,養生君祝大家都能遠離乙肝!

  • 4 # 生命召集令

    當你的朋友明確患有乙肝,你會同他一起吃飯、共用一雙筷子嗎?的確,不少人都會擔心感染乙肝病毒(HBV),那麼與乙肝患者共用筷子是否會傳染乙肝呢?的確有這種可能,但機率較低。

    首先,HBV具有"小強般頑固的生命力”,它可以在低溫、乾燥、紫外線及一般濃度消毒環境下存活,為了徹底地消滅它,可以在100℃沸水中煮10分鐘,在65℃熱水中持續10小時或進行高壓蒸汽消毒。

    其次,HBV主要經血液、母嬰及性接觸傳播。如急需輸血,未經嚴格篩查獻血者,可能就會輸入乙肝患者的血液,從而感染乙肝。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器械給患者做侵入性的檢查、接觸患者破損的面板或黏膜,也可能感染乙肝。靜脈吸毒者共用針管等感染率也較高。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也有可能不慎感染HBV,例如,紋身、打耳孔、共用剃鬚刀、牙刷等。母嬰傳播主要是分娩時,胎兒通過產道的時候由於黏膜破損而接觸到HBV陽性的母體血液和體液而感染。性生活混亂者,在進行無保護性行為時其感染HBV的危險性增高。

    綜上所述,對於筷子能否傳染乙肝這個問題,仍應就具體情況而言。當有口腔潰瘍時,與乙肝患者共用筷子,感染的可能就很大了;如果口腔黏膜完完整整,沒有血液暴露,就不用太擔心筷子感染乙肝了。所以,我們不要對乙肝患者有偏見,深入瞭解了乙肝病毒的特性及其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護自己。

    未感染HBV且未打疫苗的朋友們,抓緊時間行動吧。

    本期答主:金倩,醫學碩士

  • 5 # 杏花島

    一般情況下,筷子是不會傳染乙肝的。其實大多數人對乙肝有錯誤的認識,只要聽說對方是乙肝,就會避而遠之。乙肝分為乙肝患者和乙肝攜帶者,對於乙肝患者,肝功異常、病毒複製者,則具有傳染性,需強制隔離進行抗病毒及保肝治療。而乙肝攜帶者,定期複查肝功正常,且沒有任何症狀,則不需要治療,但是它具有潛在的傳染性。那麼就涉及到乙肝的傳播途徑了,那到底通過什麼方式傳播?

    1、母嬰傳播:在中國,30%的乙肝攜帶者都是通過此種傳播方式積累的。弟媳在懷孕期間查出患有乙肝,且病毒複製,諮詢專家後,在懷孕期間服用抗病毒藥物,且定期複查肝功、定期孕檢,在孩子出生時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隔斷母乳餵養,現在寶寶健康的生長,媽媽經過治療後也好轉起來。

    2、血液傳播:在醫院見過好多老年患者是乙肝攜帶者,大多是因為年輕時手術輸過血。血液可通過輸血或血製品、注射器皿的使用、共用剃鬚刀和牙刷、血液透析等方式可傳播。不過,隨著國家對使用血製品和器械的嚴格控制,這種方式傳播明顯下降。但是大多數男士對共用剃鬚刀會傳染不瞭解,在這裡要特別強調一下。

    3、性傳播:現已經證實精液和陰道分泌物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密切的性接觸也是可能感染的。

    4、其他傳播:比如蟲子叮咬、經過破損的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雖然在理論上有可能傳播,但實際意義不大。

    所以說,筷子一般是不會傳染乙肝的,因為乙肝不經過消化道傳播。但是碰巧有乙肝的這個人口腔黏膜有破潰出血,使用過的筷子恰好被另外一個人使用,那麼是有可能發生傳染的,但是這也屬於血液傳播,那接下來就涉及到哪些人容易被感染,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嬰幼兒、醫護人員、同性戀者、飲食服務行業者,中國對其實施保護措施--“接種乙肝疫苗”,即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切斷傳播,是預防乙肝流行的關鍵措施。

    本期答主:郭倩 醫學碩士

  • 6 # 疾控檢驗李曲文醫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種疾病簡稱乙肝,是中國高度流行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國約有1.2億乙肝病毒感染者,此疾病具有傳染性,傳染途徑主要為血液、性接觸、母嬰等方式,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且屬於世界性疾病。因此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乙肝疾病感染是個呈全球性特徵的疾病,根據有關資料調查結果顯示,世界範圍內大約存在20 億左右的人均感染過乙肝病毒。中國是個乙肝大國,約有1.2億乙肝感染者,為乙肝中度流行地區[4-6]。因乙肝疾病臨床症狀呈多樣性,其具有經血、性接觸、母嬰傳播等多種傳播方式,部分患者感染後從急性轉變為慢性,再慢慢惡化,最終可發展成肝癌或肝硬化[7],可對人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及社會影響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治對乙肝疾病治療是個社會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

  • 7 # 營養百事通

    可以引起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因子有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最常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乙肝。全世界HBsAg攜帶者約3.5億,中國1億左右。我們熟知的四大天王之一劉德華就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由於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染源就是人,急慢性乙肝患者,還有乙肝病毒的攜帶者,所以大家比較關心怎麼可以不被傳染,就像問題中提到的一樣,會不會通過筷子,也就是與乙肝病人一同進餐傳染,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乙肝到底通過哪些渠道傳染。

    首先是母嬰傳播。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中30%都是由母嬰傳播的,具體的傳播渠道包括宮內感染、圍生期傳播或分娩過程傳播和分娩後傳播,其中圍生期傳播或分娩過程傳播是母嬰的主要傳播方式。所以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要定期進行乙肝病毒檢測,新生兒出生要立刻注射HBIG(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其次是血液傳播。輸血及血製品、注射、手術、針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都可以傳播,而且血液中的HBV含量很高,微量的汙染血進入人體就可以造成感染。唾液、汗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體液也已被證實含有HBV,所以密切的生活接觸、性接觸也是HBV感染的可能途徑,不是確切途徑。

    但與乙肝患者擁抱、握手、同住一室、共同進餐、共坐同一馬桶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半不會傳播。經常共用一雙筷子是不提倡的,萬一有一方出現口腔潰瘍、粘膜潰爛,就給乙肝病毒的傳播創造機會,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還是要分餐更科學,與情感無關。

  • 8 # 使用者64970384912

    國 是乙肝大國,據悉每10個人裡面就有1人得乙肝,眾所周知乙肝是一種傳染病,那麼很多人就疑惑,筷子能傳染乙肝嗎?要想知道筷子能不能傳染乙肝,就先讓我們瞭解下什麼是乙肝以及乙肝的傳染源吧。

    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機體後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嗜肝病毒,主要存在於肝細胞內並損害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炎症、壞死、纖維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現不一,分為慢性乙肝攜帶者、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

    乙肝的傳染源主要是存在於包括體液交換中,如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傳播。

    攜帶乙肝病毒的孕婦會在分娩的時候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而血液傳播可能存在於不小心注射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共用注射器等不安全的注射行為。性傳播則存在於兩性之間的不衛生的性接觸,都有可能導致乙肝病毒的感染。

    事實上,能通過食物傳播的病毒性肝炎只有甲肝和戊肝,乙肝是不會通過食物傳播的,所以也就不用擔心餐桌上的筷子會成為乙肝病毒的傳播橋樑了,尤其是已經注射過乙肝疫苗的人就更不用擔心了,因為注射了疫苗之後體內就會產生抗體,使人體更安全。

  • 9 # 廣州建國男科醫院1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一組全身性傳染病。目前按病原學明確分類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臨床表現相似,以疲乏、食慾減退、厭油、肝功能異常為主,部分病例出現黃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現為急性感染,經糞一口途徑傳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數病例可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細胞癌,主要經血液、體液等胃腸外途徑傳播。

    這主要是很多人對乙肝病毒的傳染源、傳播途徑缺乏認識。這導致了很多人歧視乙肝患者、乙肝攜帶者,這種心理打擊不亞於在患者傷口處撒鹽。所以很有必要跟大家說一下乙肝病毒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認識後能放下心理上的恐懼,給乙肝患者、病毒攜帶者一個良好的交友氛圍。

    1

    .傳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急性患者在潛伏期末及

    急性期有傳染性。慢性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最大,其傳染性與體液中

    含量呈正比關係。

    2.傳播途徑:人類因含HBV體液或血液經破損的面板和黏膜進入機體而獲得感染,具體傳播途徑主要有下列幾種:

    (1)母嬰傳播:包括官內感染、圍生期傳播、分娩後傳播。宮內感染主要經胎盤獲得.約佔HBsAg陽性母親的5%,可能與妊娠期胎盤輕微剝離有關。經精子或卵子傳播的可能性未被證實。圍生期傳播或分娩過程是母嬰傳播的主要方式,嬰兒因破損的面板或黏膜接觸母血、羊水或陰道分泌物而傳染。分娩後傳播主要由於母嬰間密切接觸。雖然母乳中可檢測到HBV,但有報告顯示人工餵養與母乳餵養對嬰兒HBV感染差別不大。在中國,母嬰傳播顯得特別重要,人群中40%~50%是由其傳播積累而成。

    (2)血液傳播:血液中HBV含量很高,微量的汙染血進人人體即可造成感染,如輸血及血製品、注射、手術、針刺、共用剃刀和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均可傳播。由於篩選方法靈敏度的限制以及注射毒品的傳播方式不容易在短期內消滅,目前經血液、注射傳播仍將佔重要地位。隨著一次性注射用品的普及,醫源性傳播有下降趨勢。雖然對供血員進行嚴格篩選,但不能篩除HBsAg陰性的HBV攜帶者。

    (3)其他傳播途徑:雖然經破損的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或昆蟲叮咬在理論上有可能,但實際意義未必重要。另外,雖現已證實唾液、汗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體液含有HBV。但尚未有確切資料表明密切的生活接觸、性接觸等會獲得HBV感染,一般的生活接觸是不會造成感染的。

    3.易感人群抗HBs陰性者。嬰幼兒是獲得HBV感染的最危險時期。新生兒通常不具有來自母體的先天性抗HBs.因而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HBsAg陽性者的家屬、反覆輸血及血製品者(如血友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多個性伴侶者、靜脈藥癮者、接觸血液的醫務工作者等。感染後或疫苗接種後出現抗HBs者有免疫力。

    附:從醫接觸了很多很多類似的問題,讓我有很多很多話想說,造成中國乙肝患者、攜帶者數量激增,並且主要感染人群為70後、80後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不是日常生活接觸、共餐或蚊蟲刺咬,而是20世紀80、90年代時,國家衛生部門在推廣疫苗注射時使用的是可重複使用的金屬注射針頭。這金屬注射針頭使用完一次後就放一個小盒裡,然後加水,使用酒精燈加熱,水沸就拿出來再使用。要知道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強,對熱、低溫、乾燥、紫外線及一般濃度的消毒劑均能耐受。在37℃可存活7天,在血清中30~32℃可儲存6個月,-20℃可儲存15年。100℃10分鐘、65℃10小時或高壓蒸氣消毒才可被滅活。所以當年那種疫苗接種的操作讓多少人感染也就可想而知了。另外造成目前中國人對乙肝病毒的恐懼,所謂的“談肝色變”,很大程度“歸功”於一些地方性的垃圾電臺,垃圾磚家,垃圾健康講座!其實此類垃圾節目就是唱雙簧,早就錄音好了(包括裡面的所謂電話諮詢磚家),為了錢他們不擇手段,垃圾電臺與垃圾磚家相勾結。這些垃圾不知害死多少患者,每天晚上都鼓吹著毫無根據的所謂“乙肝三步曲”,刺痛著患者最脆弱的心靈。乙肝患者心理調節是最重要的,某種程度來說,甚至比吃藥還重要。

    最後,給某些歧視乙肝患者、病毒攜帶者的“健康人”一個忠告:乙肝並不是那麼可怕,沒必要裝出一副拒人千里的樣子。同樣給某些“不健康”的乙肝患者一個忠告:乙肝並不是那麼可怕,沒必要苦苦追求“轉陰”。

  • 10 # 營養師顧中一

    我也提倡用公勺公筷,甚至恢復宋代以前的傳統分餐制,但是你也不用對共同進餐、通過筷子傳染乙肝病毒的風險過於緊張。

    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5種, 其中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製品、母嬰及性接觸。

    血液製品主要是獻血相關或者一些侵入性的醫療操作中發生經過血或者破損的面板黏膜傳播,生活中比如紋身、扎耳環、修腳、共用刮鬍刀、牙刷也有風險。母嬰則主要是在圍產期階段容易傳播,但如果經過合理醫療干預,母嬰傳播風險可以大大降低。性傳播具體就是與乙肝病毒陽性者發生無保護的性交, 特別是性伴侶比較多的情況(2014年北京佑安醫院學者調查的北京男男性接觸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率為9.0%,出現乙肝病毒感染標誌物佔26.5%)。一般我們不認為一共進餐會傳染乙肝。甲肝、戊肝才是消化道傳播。

    其次,就算是不分餐的情況下可能傳染的比如幽門螺桿菌、部分肝炎,也是多種因素決定的,比如說免疫功能、消化道的完整性等等。比如嬰幼兒比較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成人風險就比較低了,而且感染幽門螺桿菌不等於一定得癌症,當然也有個別情況,比如細菌性痢疾的患者便後不洗手,拿起筷子通體撫摸之後為你夾菜……

    如果你對乙肝很恐懼,可以去查一下乙肝五項,如果都是陰性,可以去接種一下乙肝疫苗,三針就好!

    *顧中一,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華西臨床醫學院營養專業本科。著有《顧中一說: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吃》。專注傳播靠譜健康知識十年,並非醫生不能代替診斷和治療,個人情況需遵醫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婆癌症晚期,老公和老婆的聊天記錄,讓老婆放棄治療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