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軍武最前哨
-
2 # 夢想登上龍虎榜
在政治家眼裡有懺悔二字嗎?成王敗寇而已,當年的勾踐不也為夫差牽馬扶蹬嗎。德國總理的跪拜只不過是政治家的一場秀而已,秀給誰看,一個是波蘭人民,一個是東歐各國,最後一個也最主要的是向美國老大表示徹底臣服之心。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其它國家放鬆警惕,才能夠好的修養生息。事實證明,德國總理的選擇是對的,他用最廉價的“跪拜”換來了其它國家的原諒。再在西方媒體的宣傳下,這種忍辱偷生又變成了懺悔。如果真是懺悔那麼該懺悔的應該是希特勒,是蓋世太保而不一個曾經反對法西斯主義的德國總理。
-
3 # 航空之家
“華沙之跪”是1970年12月7日,時任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訪問波蘭時,在華沙當時的猶太人隔離區向死難者紀念碑敬獻花圈時,突然雙膝跪地。這一跪也震驚了全球,極大地化解東歐人民的仇恨。後來勃蘭特談到“華沙之跪”也提到,:“面對百萬受難者,我只做了在語言不能及的情況下一個人應該做的事兒。”由此可見,勃蘭特的舉動是明智的、發自內心的。而且是對德國法西斯慘無人道行徑的真誠懺悔。“華沙之跪”一代經典政治家的留名之舉
提到“華沙之跪”還得追溯到德國入侵波蘭。1939年8月31日,一隻德國黨衛軍化妝的波蘭軍人,在德波上演了一起波蘭軍隊襲擊德軍的鬧劇。隨即希特勒發表講話,並以此為藉口下達了進攻波蘭的命令。次日凌晨,德國出動約150萬軍隊、2300架飛機、2500輛坦克,兵分三路入侵波蘭。波軍在德國閃電戰下潰不成軍,波蘭人民也成為刀下魚肉。二戰結束後,英美法和蘇聯分治德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先後成立。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一日千里,但政治環境顯然沒那麼容易,勃蘭特開始著手修復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尤其東歐。
勃蘭特到訪的猶太集中營殘害的猶太人數以十萬計,當他出訪波蘭時,依舊能看到波蘭人民眼中的仇恨。血海深仇哪有那麼容易化解。勃蘭特將花圈現在英雄紀念碑前,他肅立在石像前,在執意的瞬間,雙膝跪地。一跪值千鈞。
這位57歲的反法西斯鬥士,不僅驚呆了周圍的波蘭管員,還深深震撼了波蘭民眾。這在全世界也影響深遠。這也為聯邦德國重返聯合國定下基調,這也是勃蘭特贏得1971年諾貝爾和平獎的重要原因之一。
-
4 # 宋北辰
勃蘭特,對於二戰納粹德國所犯戰爭罪行和種族滅絕行為的深刻反省和懺悔,從而獲得了被侵略國家的真正諒解,這是德國一代有著遠見卓識的政治家的認真和誠懇的反省。
回覆列表
1970年12月7號,時任聯邦德國(即西德)總理的維利-勃蘭特一行人來到位於波蘭華沙的猶太人隔離區起義紀念碑前,面色凝重的勃蘭特按照常規流程先是向紀念碑敬獻了花圈,隨後竟奧無徵兆的雙膝跪地以示對猶太死難者的哀悼。
勃蘭特的驚世一跪被隨行的攝影師記錄了下來,才得以讓後來被全世界讚譽的“華沙之跪”影像成為德國懺悔二戰罪行以及國際社會反法西斯精神的重要象徵之一。不過,也有人對勃蘭特下跪的真實意圖產生了質疑......
客觀而言,在勃蘭特下跪的背後確實充滿了各種心酸:二戰結束後,德國被蘇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瓜分,東西德國因為分屬不同的政治陣營,所以在戰後重建及恢復外交上困難重重。
在勃蘭特出任總理之前,聯邦德國透過二十餘年的時間基本上走出了戰爭的陰影,國家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在外交方面,與聯邦德國往來的只有美國及西歐資本主義國家,東歐諸國對聯邦德國依然冷若冰霜。
1969年勃蘭特升任總理後深切感受到:如果想要使德國的發展更進一步、重新樹立德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那外交就不能只侷限於西方世界;修復同包括東歐在內的國家的關係勢在必行。
為了能夠給自己的破冰計劃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上任不多時的勃蘭特首先與“東歐領頭羊”蘇聯簽署了《莫斯科條約》,該條約的核心在於蘇德達成了“透過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議”的共識。
也正是因為有了與蘇聯的共識,才讓勃蘭特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能夠實現與包括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國在內的合作、復交;勃蘭特在紀念碑前下跪的當天晚上,德波就簽署了關係正常化的《華沙條約》。
坦白講,勃蘭特下跪的舉動或許在本質上存在著很大的政治意圖,但其出發點卻是為了自己領導下的德國以及德國的未來。而且我們一定要知道,希特勒統治德國期間,勃蘭特就是一名活躍在地下的反法西斯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