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口水雜談

    印度農業的困境,可以說明在類種姓社會中,缺乏私有制的制度建設(即 市場經濟去特權化,或稱廢除“穀物法”),依賴於凱恩斯主義“向弱者傾斜”的侷限性,麻醉藥推遲了市場經濟改革,擴大了危機,釀就的(滯脹+凱恩斯主義依 賴症)的雙重痛苦,和進退兩難的現實困境。對印度農業模式的抽象解剖,還可以揭示東方帝國正在醞釀中的“土地財產稅”的嚴重後果,和向農業傾斜的得不償失。

    印度農村絕大部分農民,是沒有土地的佃租農。土地集中在資金優勢的土地主包稅人的手中(印度又稱之為“資助人制度”),這種集中的原因,並不是什麼印度的傳統,而是英印當局長期的土地稅制度,鼓勵對小自耕農兼併的結果。這些土地主一般也是本地種姓中的上層人士。即使是賤民在表面上比高階種姓地位低,但是在他們的種姓之中,那也是幫主型的尊貴。這樣就在事實上構成了農村土地的貴族。沒有強大的信貸資源, 很難在英印土地稅收中站穩腳跟中。而一旦擁有強大的信貸資源提供的廉價資本,在本地種姓的勢力範圍,土地主擴張自已的土地,是輕而易舉。不過由於英印的土 地是認地不認人,因此佔太多的土地,也沒有什麼意義。這些土地必須經營出盈利,才有佔有的意義。因此土地主的工作,就是把土地分成一分分地,再佃租給農業工人(佃農)耕種,實物分成或支付工資。佃租農缺乏基本的資金購買種子、肥料和灌溉,因此土地主需要向佃租農提供小額貸款。如果年成好,佃租農就會留有積蓄。盧比凱恩斯主義的通貨膨脹中,幾乎等於隔年化為水,儲蓄又被逼向高利貸。如果不好就會欠了土地主的錢,土地主又只好再借下一筆。這樣土地主自已也處於欠債的姿態,於是他又向上方借錢,一直借到印度的國家銀行中。印度的國家銀行是壟斷的,有向農業的專門政策貸款。問題是印度農業效益很差,同時壟斷銀行腐敗。印度農民對於欠國家銀行的錢不還,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有趣的是,他們對於欠私人的錢,倒是比較有信用的。整個機制都是配合著英印當局的“包稅借貸制”,照葫蘆畫瓢地一直分到佃租農的身上。結果就印度農村是一個欠債大比賽,每一個人出生就欠了債,一輩子還不完,碰上災年或者糧價低,債務翻番,如此往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有些媽媽和婆婆,都寧願上班不願意帶小孩,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