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由拍案驚奇
-
2 # 讀了一點歷史的王毓季
有明一朝,不,凡是科舉存在,進士就都比舉人更受待見。
因為高中進士之後,庶吉士啊翰林院編修啊什麼的都能輕鬆搞定,最次也是七品縣令,而且是遇缺即補不用侯任的老虎班。
至於舉人嗎,也是可以做官的,只不過起點就低了很多,如果家裡沒有個把鐵帽子王壓陣,仕途多半得從縣級的三四、或者五六把手幹起。至於能幹到什麼程度,那就完全看造化了。
也有舉人出身最後封侯拜相的。最近的一人,應該就是左季高左文襄了。
-
3 # 讀史之樂
明初由於剛剛開國,人才不夠,官員大量從國子生國選用。如《明史·選舉志》中記載,洪武二年,把擇國子生試用,即擢行省左右參政、各道按察司僉事及知府等官。而國子生中有不少是舉人出身的,他們可為府州的正官。
明初時,沿襲元代的制度,吏員入仕的品秩較高。凡舉人出身的吏員,考滿後,第一名以從六品用,第二、三名以正七品用,二、三等分別以從七品、正八品用,與進士相差無幾。
可見,明初,舉人任官品秩極高,而且屬於正途。地位是較高的,是受重視的。後來隨著科舉地位的日益重要和提高,舉人作官的出路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明代舉人出身,仕途最好的要算海瑞了。他從學校的教諭幹起,最終官至南京右僉都御史,死後贈太子太保。
總體趨勢來看,明代官員選拔越來越重視進士,呈現出重進士,輕舉人的變化。
從國家層面看,中期以來,國家走入正軌,經濟、文化逐漸發展,優秀人才日益增多,國家的選擇餘地大大增加,同時國家的官職數量有限,科舉考試中進士日益受重視,重要官職主要從進士中銓選,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選官之制,而舉人做官相對少了,出路大大降低。
從考試自身考量來看,考中舉人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能否順利實現要看有沒有空缺,如果沒有,則需等待,有人等了一輩子仍然沒有機會做官,只好自謀出路,被迫做地方大員的私人幕僚。而且,即使最後等到了,授予的也是地方的副官,像主簿、縣丞等,當不了一把手。
而考中進士,仕途則是前途光明,三年觀政後,就被分配到中央各部門任職,有的則到地方擔任一把手,升遷之路很快。最終將是中央部門主管、地方大員或進入內閣參與國家核心事物。
所以,進士與舉人,可以說是雲泥之別。對於很多舉人而言,如果就此結束科考之路,會心有不甘,他們的理想是考中進士,他們會繼續參加科舉考試,在功名的道路上跋涉。只是,這條路十分艱難。
回覆列表
有明一朝,對於其文官的選拔使用,是有著嚴格的銓選制度規範的。特別是到了明朝的中後期,朝廷上下大小官吏達到了2萬餘人,這樣一來,對於這些人的選任與管理,就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
首先,管理這些人的直接衙門就是吏部,而具體行使權力的程式中,權力也規定的極其分明,程式則更加縝密。
那麼,“為什麼明代中後期會出現重進士,輕舉人的現象”在明朝,一般的讀書人鄉試得中即取得了舉人的資格和功名,繼續往前進取,如果參加會試並能夠進入三甲,就有了進士的資格與功名,這些學歷可以終生擁有,以此享受任官資格和待遇。
在明朝初年,選拔官員上基本能夠實事求是,不論出身,舉人資格的官員也照樣在政界乾的風生水起,升入六部之內,甚至有以舉人出身,入閣重用之官。
而到了嘉靖一朝開始,銓選官吏的風氣就已經大變,基本形成了“獨重進士”的局面。此時的官場之上,進士出身的官員備受重視,《明世宗實錄》所載;進士出身的人“有銓郎、科、道之選,有部、院長貳之望;舉人則入臺署者百之一,以方面為極”。
在此之後,這種畸形追求高學歷,絕對重用進士,一味輕視舉人的銓選用人風氣則愈演愈烈。以至於在永樂、嘉靖兩朝當中,想晉身於朝堂之上,沒有進士的招牌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這種過度的講求學歷成為明朝中後期吏治當中的頑症。
可是,這無形當中就對規模龐大的舉人群體造成了障礙,據南開大學歷史學教授郭培貴統計;明代的舉人總數有103000餘人之多,僅宣德年間之後的舉人也有13000人左右。
這樣巨量的舉人群體,他們參加會試,能夠躍上龍門,考中進士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二十四左右。
如此下來,這種官員銓選制度中重進士,輕舉人的風氣,嚴重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也對明朝的官吏銓選制度造成了極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