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年影視分享
-
2 # LEE的視野
貝多芬(L.V.Beethoven. 1770-1827)是德國著名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譽為樂聖。
他出身於波昂一個平民家庭,1792年定居維也納,以教學、演出及創作為生。早年深受啟蒙運動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影響,從而養成了他不卑不屈的性格和敢於藐視名門貴族的氣概。他從不出賣自己的獨立人格,要求以平等的身份與貴族交往。但當他漸漸發現自己的理想、資產階級的平等意識和他那倔強的性格,總是與現實格格不入時,當戀愛悲劇襲來,耳聾難以復聰的命運降臨時,對於藝術的愛,對於生活的愛,挽救了他瀕於崩潰的精神世界,使他對痛苦的感受變成了無畏的英雄力量,產生了一種“扼住命運咽喉”的反抗精神:這精神上的較變,推動貝多芬的創作進入成熟期。
貝多芬最為擅長的創作領域是交響曲。他的音樂充滿了深刻的哲理,“透過鬥爭達到勝利”,形成了貝多芬進行創作的基本思維邏輯。沿著這一邏輯,他的英雄交響曲突破了海頓、莫扎特穩練的古典趣味,樹立起這位“樂聖”獨特創作風格的典範。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其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最為著名),序曲《費德里奧》、《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三十二首(以第八《悲傷》,第十四《月光》,第二十三《熱情》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五部,小提琴協奏曲一部,絃樂四重奏十六部和《莊嚴的彌撒》等。
貝多芬的創作充分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時期“自由、平等、博愛”的時代精神,具有承古典主義之先,啟浪漫主義之後的重要作用。他把交響樂的結構原則及旋律、節奏、和聲、力度、配器等多種表現手段,予以重大革新,對交響樂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對交響曲歷史來說
第三交響曲的首演是一件大事
因為這是首個也是貝多芬唯一一個
加標題的交響曲---yingxiong
其他如命運 田園 歡樂頌歌
都不是他自己加的,或者不是純粹的標題
這首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
《英雄交響曲》貝多芬創作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作品55號,作於1804年,它的標題是《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簡稱《英雄交響曲》,原稿上的標題是《拿破崙.波拿巴大交響曲》,是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的邀請為拿破崙寫的。但當時貝多芬聽到拿破崙稱帝的訊息時,憤然撕去標題頁,改成了現在的曲名。這首交響曲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聲與節奏新穎自由。他在曲式結構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莊嚴的葬禮進行曲作為第二樂章,用一首諧謔曲作為第三樂章,都是前所未有的。
這部作品是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維也納交響樂模式,完全體現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貫穿著嚴肅和歡樂的情緒,始終保持著深沉、真摯的感情,呈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氣氛。貝多芬本人曾聲稱他最喜歡的交響樂就是這部第三交響曲。
作品共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燦爛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奏鳴曲形式。這一樂章在當時是自交響曲誕生以來最宏偉壯大的樂曲,它外形精緻、巧妙,變化無窮。
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甚慢板,c小調,3/4拍子。這個樂章具有鮮明的賦格曲效果,響徹著嘈雜的戰鬥聲和兇猛的騎兵嬉遊曲。本樂章極為著名,經常單獨演出。
第三樂章,詼諧曲,活潑的快板,降E大調,3/4拍子,整個樂章圍繞著開始部分的絃樂主題而展開,力度逐漸加強,顯得樂曲充滿悠閒自得的氣氛,令人沉醉。
第四樂章,終曲,甚快板,降E大調,2/4拍子。樂章的主題採用貝多芬早年的普羅米修斯主題,並以短的經過部和發展部共同構成自由變奏曲形式。
屬於英雄的時代強音——第三“英雄”交響曲
作品:55 創作:1803年
說道貝多芬的這部《第三“英雄”交響曲》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拿破崙。在十九世紀初,歐洲大陸最風雲的人物當屬這個法華人,從某種程度上,你甚至可以把拿破崙當作這部鴻篇鉅著的主角。當然,也不能完全那麼理解,且聽我慢慢說來。
文章的前面我就提到過,貝多芬十一歲的時候就因為熱愛音樂而輟學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學習新知的機會。而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