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關羽敗走麥城是三國演義中最大的悲劇,如果換成趙雲走麥城,歷史是否會改變走向呢?

44
回覆列表
  • 1 # 鋼鐵俠舅舅592

    那就看趙雲的運氣了,如果他也是敗逃,也被伏擊,那麼他的結局比關羽也好不到哪去。

    關羽的失敗不是三國演義裡說的什麼所謂的“驕傲自大”,也不是言語上刺激了孫權,主要是東吳這個“豬隊友”背後捅刀子的結果,赤壁之戰後,劉備這邊突然暴富,讓東吳集團上上下下眼紅不已,內心接受不了這個昨天還到處討飯吃,到處避難的“窮鬼”成了和他們平起平坐的一方諸侯。所以他們急急忙忙要求劉備這邊把荊襄九郡給他們,可是他們怎麼就不想想,赤壁之戰劉備也是出過力的,荊州也是劉備出兵奪下的。即便如此為了安撫孫權,在奪取西川后,劉備集團把江南四郡送給了東吳,以便維護兩家關係。可是孫權不為所動,非要奪取荊州,荊州對於劉備這邊非常重要,這是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根本,丟了荊州對於劉備集團從此以後就是偏安一隅的割據勢力,沒有任何上升空間。而東吳不然,他們沒有必要非得佔據荊州,他們完全可以向蘇北和皖北發展,尤其是蘇北地區條件也是非常好。沒有必要從貧窮的劉備那裡搶地盤。脣亡齒寒,劉備這邊要是完蛋了,東吳也就快了。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東吳耍小聰明,奪荊州,殺關羽,火燒猇亭,這一切看似東吳做的乾淨利落,得心應手,但是最後結果就是吳蜀兩家兩敗俱傷。蜀國此後元氣大傷,失去了北伐中原的實力,東吳也不得不獨自面對來自江北的壓力,後來荊州就是在東吳手裡丟掉的,白白送給了魏國。轉了一圈,東吳為曹操做了嫁衣裳。要知今日何必當初。

    龐統生前對於隆中對三分天下不以為然,他當時就提出了荊州的問題,這個地方四面受敵,難於防守,一旦有事很容易失去。後來的一切也證明了龐鳳雛的預言。

    劉備在西川出師不利,諸葛亮把荊州兵將帶走了一多半,關羽這邊勢單力薄,防守更加捉襟見肘,偏偏東吳和曹操此時南北夾擊,關羽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給了東吳江南四郡,沿江修建大量的烽火臺預警,但是這一切都是徒勞的,在絕對的軍事實力差距面前,腹背受敵必敗無疑。想必蜀國上下多數人沒有想到東吳會背後捅刀子。劉備這邊奪取漢中,關羽這邊策應在軍事上無可厚非。只是東吳這邊應該過江攻打淮陰,揚州等地,讓曹操顧此失彼。萬萬不該在盟友背後捅刀子。

  • 2 # 陪靜靜度過漫長歲月

    不會,理由有三。

    一,趙雲武藝高強,主要體現在快、準、狠,護身技能多,曾出入曹操百萬大軍如入無人之境,而關羽做不到。因為關羽武藝大開大合,以剛猛著稱,但護身技能不多,典型表現就是被龐德射中。武藝排行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從古到今的排行是很有說服力的。

    二,趙雲平生謹慎,不輕易涉險,跟諸葛亮性格類似。諸葛亮最喜歡的武將就是趙雲,經常讓趙雲破陣和斷後工作,而徐庶也曾經讓趙雲大破八門金鎖陣,道理一樣。攻城略地估計不如關羽,總體來說也不差,主要體現在攻打桂陽,趙雲也能做到以武力服人的地步,單單做到守土有責還是綽綽有餘,五虎大將不是徒有其表的。

    三,性格使然。關羽成在忠義,性格剛毅,高傲,經常目中無人。除了大哥劉備和三弟張飛,趙雲,少數的好友張遼徐晃,就基本沒有人入的了他的法眼。稱呼孫權為江東小兒,還講到虎女焉嫁犬子,得罪了孫權;稱呼呂蒙為吳下阿蒙,這也成了他作死的導火索;拒絕聯吳抗曹,發動樊城之戰,耗盡荊州人力財力,腹背受敵,敗走麥城,身首異處,這就是不聽話的後果。而趙雲就不會,況且他也沒有關羽假節樾的權利,無法發動戰爭,他會嚴格執行諸葛亮的策略,通過一切手段保衛荊州。

    手打文字,感謝採納。

  • 3 # 塵子渝

    這得看作者心情了,想讓趙雲死就得死,畢竟趙雲一槍捅死的名將還真不少。袁紹手下的四庭柱高覽,被趙雲一槍秒了。打敗公孫瓚白馬義從的麴義也是趙雲的槍下亡魂。東吳朱然更是被趙雲殺過一次,然後又堂而皇之的再度出現了。

    這樣的情況下,趙雲才能在一片混亂之中,救得阿斗。不然無論武藝多麼高超,怎麼可能在曹操八十萬大軍中來去自如。而且曹操當時一定不再軍中,荊州剛投降,曹操不忙著安撫荊州世家和軍隊,就親自帶著虎豹騎追劉備。

    這不是送人頭嗎?孫堅、孫策的教訓,曹操還會這樣急吼吼的親自追擊?還帶著八十萬軍隊追擊,顯然《三國演義》在這裡用到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顯然是不可能的,甚至所謂的武將單挑,只有呂布和郭汜的一次單挑,以呂布刺中郭汜腕落下帷幕。而李傕,郭汜還是打敗了呂布,呂布只得倉惶逃離長安,妻女都顧不上了,還是龐舒為呂布藏匿妻女,之後又還給呂布。

    三國第一武將,呂布還會因為手下郝萌的叛變,推到廁所逃跑到高順營地裡的記錄。這才是真實的歷史,趙雲就是比肩呂布,顯然也不能在敵我懸殊的情況下,再來個千里走單騎。

    《三國演義》的主線還是脫離不了三國曆史的,所以歷史上關羽是敗走麥城,那麼不管如何神化關羽,關羽都必然不能再度過五關斬六將。

    真正神奇的是廖化的經歷,關羽敗亡後,廖化被東吳俘虜。廖化想念劉備,就詐死竟然讓東吳人都信以為真。廖化就揹著老母親,晝夜伏出,一路逃到秭歸,遇到劉備東征。可能廖化是真的年紀大,三國活化石,關於廖化的出生是不詳細的。《三國演義》廖化是真的出場早,當然歷史上廖化是以關羽的主薄出場的。

    劉備準備東征用了2年,也就是說廖化詐死,逃到秭歸也用了2年之久,可以說真的是蜀漢鐵桿粉絲了。

  • 4 # 老威觀史

    如果是趙雲敗走麥城,那麼我認為趙雲並不會遭遇與關羽一樣的命運,當然,這種情況的前提在於,荊州的統帥是趙雲而不是關羽。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說一下關羽襄樊戰役的情況。

    關羽發動襄樊戰役的情況

    襄樊戰役發生於公元219年,在劉備拿下漢中,同時劉封和孟達拿下西城後,由關羽率領荊州軍團發動的一場針對曹魏的戰役。其實關羽發動這場戰役的原因應該是在於,他長期駐守荊州,而劉備帶領的諸多大將在他駐守荊州期間,在攻打西川和漢中的系列戰役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此時的關羽調教荊州軍團已經多年,也按捺不住,想要建立一些軍功,便發動了這場戰役。

    如果沒有東吳插手,襄樊戰役會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其實按照諸葛亮的想法,北伐曹魏,應該是荊州和西川同時出動,而此時只出動荊州一路兵馬,其實是違背了在隆中時期的戰略規劃的,如果是西川與荊州兩路同時出動,那麼曹魏就要在長安和襄樊地區兩路防守蜀漢大軍,此時只進攻襄樊一點,曹魏就自然能夠從容排程各地區的軍隊防守襄樊了,這是關羽後來敗亡的一個原因。

    關羽則為了加強對襄樊的進攻,從荊州抽調了更多兵馬北上進攻襄樊,使得此時的荊州十分空虛,也就造成了後來的“大意失荊州”。

    東吳插手戰局,導致關羽直接落敗

    其實關羽一直認為,東吳是不會插手襄樊戰役的,但是他想錯了,因為他太小看東吳了。荊州是當時天下的中心地帶,拿下了荊州,便可以攻擊任何地帶,往西是西川,往東是東吳,往北是曹魏,所以也是當時的戰略要地,這個地方東吳自然是想拿下的。

    為了交好關羽,孫權曾經提出讓關羽的女兒嫁給他的兒子,關羽卻說“虎女豈配犬子?”這話說出來確實很傷人,意思就是關羽是老虎,孫權是狗,孫權好歹也是一方BOSS,一方的老大,與劉備其實是平級的,關羽是劉備的手下,竟然可以這樣評價孫權,孫權自然是氣不打一處來了。

    所以無論從戰略上來說還是從當時的情感上來說,東吳其實都有理由拿下荊州,關羽一直認為東吳不敢這樣做,但東吳卻偏這樣做了。

    當關羽調走了荊州幾乎全部精銳之後,荊州是十分空虛的,這個時候東吳大將呂蒙帶領東吳主力來到了荊州,而關羽留下的守將糜芳、傅士仁等人又是一些立場不堅定的人,在東吳的大舉進攻下很快就戰敗投降了。

    拿下荊州的吳軍很快就控制了長江沿岸的要道,其實是切斷了關羽退往西川的道路。

    敗走麥城,關羽最終身死的原因

    其實關羽最終身死,是有很多偶然因素的,但這些偶然,又是必然會發生的。

    首先是劉備集團一直沒有增援關羽,所以有人認為可能是劉備要弄死關羽。其實這個說法不成立,要弄死一員大將,沒必要賠進去一支軍團和整個荊州。要知道,關羽的荊州軍團大約有5萬人,而劉備在鼎盛時期的軍力不過15萬人左右,佔了劉備軍力的三分之一,又是在打江山的時候,為了除掉關羽賠上三分之一的兵力再加上荊州,那是腦子進水了。其實是劉備集團一直反應不過來。

    而駐守西城的劉封和孟達,其實是無力救援關羽的,當時西城地區人口才2萬人,能組織的軍隊人數最多也就三、四千,就這點兵力投放到至少幾萬人參展的大軍團戰場,基本是杯水車薪,而且他們一旦帶領部隊走了,西城也會遭到曹魏的偷襲,到時候最可能的結果是援救不成反而老巢給端了,所以西城方面不是不想救,而是沒有這個能力。

    那麼關羽為什麼走到了麥城才會往西城方向走呢?因為關羽剛得知荊州被東吳攻佔的時候,他認為荊州的局勢還是有救的,所以就帶兵回到了荊州,一路上由於他的部隊基本都是荊州本地人,家裡妻兒老小都在東吳手上,為了自己的家人便紛紛離開了關羽的部隊,回到了荊州,當關羽的大軍來到麥城(距離江陵大約40多公里的地方)的時候,只剩下了20多騎,此時的關羽才意識到,荊州的局勢已經不能挽回了。

    於是關羽便走了西城方向。

    那麼如果當時荊州的大將換成趙雲,又會如何呢?

    如果換成趙雲會如何?

    其實如果換成了是趙雲的話,絕不會出現關羽這樣的情況。趙雲其實是一個非常謹慎而冷靜的人。

    當劉備因為關羽之死要出動大軍進攻東吳的時候,滿朝文武也就趙雲敢站出來力勸劉備不要進攻東吳,趙雲站在理性的角度上,認為蜀漢最大的敵人是曹魏而不是東吳,應該聯合孫權進攻曹魏,只是當時劉備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執意發動了對東吳的戰爭。

    即便是趙雲要出兵攻打襄樊,也不會如關羽一樣毫不把東吳放在眼裡,在戰役最為關鍵的時刻把荊州抽空了出來打,仍然會留下相當的兵力防守荊州,這樣其實東吳即便偷襲也很難成功。

    當然,如果是趙雲,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不會單獨出兵攻打襄樊,而是會配合西川的劉備,與劉備的主力大軍一起出動北伐。

    所以如果換成趙雲,我認為他至少不會敗的跟關羽一樣慘,至少荊州還是能守住的,更不會發生後來敗走麥城的事情。

  • 5 # 小文章大視野

    結局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我們都聽過一句老話:“軍敗如山倒”。個人在大勢面前還是顯得太過渺小。之前在另一個問題也論述過,如果換別人坐在關羽這個位置上,未必會做得比關羽更好。《三國演義》中,對猛將的敘述也都千篇一律,無非是力拔山河、萬夫莫當之類的詞語。但是說是這麼說,真正的強弱也只能是戰場上見真招了。小說中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是呂布,畢竟在虎牢關下一人一騎幾乎嚇住了十八路諸侯,之後以一敵三對陣劉關張三兄弟也未露下風。關羽、張飛、趙雲、以及許諸、典韋之類的,都是統稱萬人敵,沒有正式比試過,故而沒有高下強弱之分。

    其實在《三國演義》中,趙雲很少作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基本都是作為前鋒,摧堅拔銳;而反觀關羽卻幾乎都是坐鎮一方,統領大權。這一方面固然也是因為關羽相較於趙雲和劉備的關係確實更近一些,但是另一方面也證明了關羽的統帥能力。別的不說,在他鎮守荊州時,東防孫權,北攻曹操,連敗曹仁、于禁,兵鋒所指,幾乎戰無不勝,搞得曹操都想遷都避其鋒芒。這可是實打實的功績。

    荊州失陷後,實際上關羽的主力還在樊城與曹軍對峙。訊息傳來自然是軍心大亂,徐晃等趁機突襲,關羽不能抵擋,一路敗退下來,而此時的南郡、公安已經投降孫權,後有追兵,前無去路,關羽實際上已經是一支孤軍,四面都被包圍,這樣的情形,個人的英勇已經無法左右戰爭的勝負了。

    好多朋友會說,趙子龍長槍無雙,當年在長阪坡於萬軍從中七進七出也未曾有絲毫的損傷,此時如果換成趙雲的話必定可以殺出重圍。但關羽之前也曾斬顏良、誅文丑,千里走單騎,橫刀立馬之凜凜威風又何曾輸給趙雲呢?

    困守麥城時其實戰爭早就結束了,勝敗已分,此時別說趙雲,就算把項羽找來也沒有辦法逆轉局面。要說唯一的勝點,便是在荊州失陷的訊息傳到軍中時,再次大敗曹軍,然後趁勝利之威直接兵發南郡,趁東吳立足未穩之際奪得此城,與此同時,派出傳信兵將荊州的情形告知劉備,請求援兵。此時的關羽因為有南郡這一根據地,便可以化被動為主導,既可以選擇固守南郡等待援兵,也可以主動出擊擴大勢力。關羽鎮守荊州這些年,別的不說,還是很有威望的。很多城池降吳其實也是迫不得已,只要關羽活著並且站住腳跟,這一部分人有很大的可能會再度回到關羽這邊來的。照這樣發展的話,荊州的形勢還是可以控制的。不過,可惜的是,這也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臆想罷了!

    (全文完)

  • 6 # 寄暇學宮

    如果換成是趙雲敗走麥城,趙雲大概率不會被馬忠所殺。之所以說是大概率,只不過是為了更加謹慎一些而已。畢竟縱然勇猛無敵如項羽,也有“枉把頭顱贈馬童”之時。

    《三國演義》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造成關羽敗走麥城的原因就省點筆墨。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關羽不能脫困,而趙雲卻能脫困?

    懼怕關羽的都是曹操一方的武將。可是到了襄樊之戰的時候,曾經把關羽敬若天人的徐晃,卻已經成為曹操的周亞夫了!

    趙雲呢?從長阪坡嶄露頭角開始,一直讓曹魏的武將懼怕。趙雲越是到後期,越是勇猛無敵。趙雲打得徐晃等人找不著北。

    這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這說明關羽已經過了巔峰期了,而趙雲則還處在上升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問題,東吳的那些武將基本上都不太鳥關羽!

    什麼斬顏良誅文丑,什麼過五關斬六將,只有曹操那邊的人看到過,東吳的武將根本就沒見過。

    趙雲呢?諸葛亮去江東時有趙雲參與,劉備去江東時有趙雲陪伴。東吳的武將對於趙雲的手段那是有目共睹的。

    正因為如此,東吳的武將更加忌憚趙雲,而不是關羽。

    此外關羽是五虎將之首,坐下赤兔馬、手中偃月刀可都是寶物。馬忠、潘璋之流的武將如果擒殺了關羽,那價效比自然要比趙雲要高上很多。

    面對已經落敗的關羽,馬忠等人自然會不遺餘力地去擒殺與他。而面對勇猛無比的趙雲,自然是差不多就行啦,犯不著把自己的小命搭進去。

    趙雲和關羽在這裡最大的不同點,關羽只擅長於打進攻戰,對於已經潰敗時則非常不擅長。

    趙雲呢?經歷過無數次敗戰,越是在潰敗之時,越是能顯露出趙雲的能力。

    所以同樣都是在走麥城,趙雲肯定會比關羽更有能力脫困。說不定在敗退的時候,還能順手斬殺一兩個大將呢!

    最後還有一點兒。東吳已經把關羽這個人給摸透了,很容易就捕捉到了關羽的逃跑路線。面對東吳設下的重重埋伏,關羽雖然有赤兔馬也得中圈套。

    趙雲呢?用兵也是虛虛實實,讓人捉摸不透。

    趙雲即使從麥城逃跑,也不會是單純地逃跑,必然也會採取幾個迷惑敵人的計謀。所以東吳很難準確地給趙雲設下埋伏。

    通過以上幾點分析,趙雲敗走麥城,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兒,趙雲全身而退自然是不在話下。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7 # 不沉的經遠

    單純從武藝來說,關羽和趙雲兩人難分高下。不過麥城之戰換成趙雲的話,那麼安全脫身沒問題,這是兩個人性格決定的。

    關羽會出現麥城危機,很重要一點是他在樊城得知呂蒙偷襲荊州以後舉措失當,先是不信此事,後來又因為自傲,想自己收復荊州。即使在軍心潰散,手下兵馬大多逃散,帶著幾百殘兵逃到麥城以後,關羽還是想著等來川中救兵,然後好一起收復荊州。

    因此關羽自己不肯逃回川中,即使去上庸也不願意,他派出廖化突圍去上庸求援,自己卻留在了麥城。等到援兵遲遲不到,關羽想突圍時,吳軍的包圍圈已經非常嚴密,沒那麼容易了。

    關羽剛敗逃到麥城時,吳軍雖然跟著追了上來把麥城包圍。不過此時吳軍只是匆匆四面下寨,沒有做好應付城中守軍突圍的準備。因此在關平掩護廖化突圍時,只遇到了丁奉前來攔截。關平擊敗丁奉,廖化成功突圍而去。

    當然,趙雲自己突圍可以,要想帶著幾百士兵一起走就比較難了。因此趙雲只能帶走軍中的其他將領和重要人物,普通小兵就顧不上了。

  • 8 # 仰望明月754

    如果換成趙雲鎮守荊州,他一定會聽從諸葛亮的八字方針“東和孫權,北拒曹操”,趙雲也不會冒然發動襄樊戰役,憑趙雲膽大心細的性格和超強的武藝,率四萬五千精兵鎮守荊州綽綽有餘。拋開這些話題不說,如何換成趙雲敗走麥城,能突圍嗎?

    因為主將趙雲負責斷後,副將關平在前開道,首先受到伏擊的就是關平,被馬忠絆倒坐下馬,伏兵向前將其生擒。然後趙雲突然從後方殺出,遇到馬忠,只需一合就能將其刺死,殺散伏兵,救出關平,撤回成都。

  • 9 # 馨悅經典

    應該不會!我們假設趙雲也敗走麥城吧!關羽和趙雲雖然都是一流猛將,但二者又不同,縱觀整部三國演義我們會發現趙雲的突圍能力實在太強了!根本不是關羽所能比的!

    關羽屯土山被圍後突不出去“順曹”了!這可是曹操典型的放水,因為曹操要的就是生擒關羽,就這種環境下關羽都突不出去,何況是被圍麥城這種不放水的實打實戰鬥……

    縱觀趙雲就不一樣了!

    趙雲長阪坡之戰七進七出毫髮無傷咱不說了因為曹操也是放水……

    我們來看看趙雲其他方面的突圍能力!

    第三十一回記載:趙雲挺槍躍馬,殺開條路,玄德掣雙股劍後隨。正戰間。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聽得背後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捱到天明,……一將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之,乃趙雲也。玄德大喜。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邰。邰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

    這一戰打了一天,趙雲繼續發揮了長阪坡敢打硬拼連續作戰的戰鬥作風在連戰許褚、于禁、李典後槍挑高覽又三十合敗張郃!

    前有關雲長斬顏良誅文丑,今有趙子龍挑高覽退張郃!

    又一個長阪坡,也只有趙子龍能在千軍萬馬中斬將殺敵並救出黃忠,嚇得張郃、徐晃不敢迎戰!又救出副將張著。

  • 10 # 虎頭山文化小妖

    在《三國演義》當中,假如敗走麥城之人不是關羽關二哥,而是我們七進七出的戰神趙雲,他還會跟關羽一樣被馬忠所斬嗎?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趙雲的性格,長阪坡一戰成名,說明了趙雲是一員猛將,不論前方敵軍什麼情況,趙雲都敢直接衝上去跟對方掰一下腕子,看看誰才是三國第一戰神,並且自己還有著速度上面的優勢,打不贏還可以轉身就走,趙雲要說自己能跑第二,誰敢稱自己為第一呢?

    但是我們要知道一件事,趙雲很猛,但不代表他帶的兵也很猛,從《三國演義》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趙雲帶兵與不帶兵完全就是兩個極端。

    在單槍匹馬的情況下,任何龍潭虎穴他都敢闖一闖,但是在統領大軍的情況下,卻又極度的小心謹慎,說白了趙雲敢冒險,卻不敢帶著別人一起冒險。

    也許是擔心自己的兵卒跟不上自己的腳步,也許是對別人性命更加看重,反正種種的原因表示,趙雲在統領大軍的時候,基本上不會出現貪功冒進的情況。

    我們也知道關羽丟了荊州,是因為自己大意之下才丟失的,只要自己嚴守荊州,不出門跟曹軍秀操作,雖說不會有什麼戰功,卻可以保證荊州萬無一失。

    很多的計謀或者說背叛,都是沒有足夠的震懾力量,如果關羽的大軍依就還在城中,給靡芳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當著關羽的面跟曹軍曖昧不清。

    所以說如果當時守荊州的人選是趙雲,他決定會小心謹慎,不求有功,但有無過。

    這也跟他的性格很相似,一直以來趙雲在蜀國的定位都是保安隊長,也就是說他的主要目的是防範,除非自己所要保護的目標出現了意外,才需要他親自上場冒險之外,更多的時候趙雲還是喜歡什麼事也不要發生的好。

    畢竟身為一個保安隊長,安全意識很重要,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再說了趙雲的性格相比起關羽來,要溫柔多了,就算看不起對方,也不會當面給人難堪,所以當東吳來人請求合親的時候,最多趙雲笑嘻嘻的跟對方打一波太極,卻不會將東吳得罪。

    說實話東吳會偷襲關羽,除了因為荊州的地盤問題之外,更多的是東吳人認為自己丟了面子,原本孫權跟東吳的臣子們就不是很和睦,現在朝中的大臣個個都說關羽不給面子,要求出戰,以呂蒙等人的主戰派早就想在戰場上面建功立業了。

    現在關羽這麼不給面子,還不趁機給對方一個教訓,讓他們看看江東是否像他們所說的那樣,全是一群無名鼠輩。

    有時候,你千萬不要以前他們不會被言語所激怒,要知道歷史上很多情況都是因為雙方發生爭吵,從而引發一場大戰,呂布不就是因為自己頭上帶了點綠,受不了這個刺激,才會找董卓拼命的嗎?

    所以說,不管在任何時候,和氣生財並非沒有道理,於是當我們的趙雲上場後,這些不上臺面的小問題,完全可以免掉。

    再加上趙雲的統軍風格又偏向於防禦,根本就不會出現打敗曹軍,讓東吳有可乘之機,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荊州還是荊州,曹操大軍也不會敗,東吳也不會偷襲,因為只要趙雲自己不動,大家都沒有什麼機會,千萬不要以為東吳跟蜀漢打個兩敗俱傷的時候,曹操大軍依然還會按兵不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堅持創作一篇一千字的文章,最後有希望成為作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