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是用一群連摔跤的少年擒獲了鰲拜,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二十四歲的順治帝福臨突然病逝。
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所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同時,順治遺詔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當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明年為康熙元年。
玄燁八歲喪父,母親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又在他十歲的時候病逝。 唯一陪伴他的親人,只有他的奶奶孝莊皇太后。
在四個輔政大臣之中,首輔索尼病故。
在索尼病故前,他上書康熙,要皇帝遵循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開始親政。
這就為康熙扳倒鰲拜奠定了基礎,因為皇帝親政擁有合法性,輔政大臣都要乖乖交出權力,否則就是反叛,天下共討之。一下子就把鰲拜推到了風口浪尖。
但鰲拜乃是一介武夫,並不自知,反而更加飛揚跋扈,最終把自己作死了。
1677年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 同時,加恩輔臣,仍命佐理政務。
但僅十天後,鰲拜就給康熙來了下馬威。
蘇克薩哈為了扳倒鰲拜,主動辭職,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任,願往遵化守護順治陵寢。這個舉動別有意味,那就是既然皇帝已經親政,那麼輔政大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蘇克薩哈提出辭職,那麼鰲拜、遏必隆兩人按理也應辭職,把所有權力歸到康熙那裡。
這對嗜權力如性命的鰲拜簡直無法忍受。
鰲拜非常生氣,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凌遲、族誅之刑。
康熙同樣深知蘇克薩哈並不該殺,雖然自己已經親政,但羽翼威未豐,無力保全蘇克薩哈一命。
在金鑾殿上,鰲拜氣勢洶洶,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康熙深受刺激,也就在那一刻,他認為扳倒鰲拜刻不容緩了。
最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蘇克薩哈的被殺,使鰲拜與康熙之間的矛盾急劇上升。
鰲拜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遏必隆唯唯諾諾,根本不敢和鰲拜相爭,就是個應聲蟲而已。
當時整個朝政被鰲拜的黨羽把持,康熙政令不出紫禁城,任何事都要得到鰲拜的同意。
所以除掉鰲拜一定要秘密行事,否則打草驚蛇,很可能會激反鰲拜。
康熙於是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內整日練習布庫為戲,這其實是在宮裡訓練了一批屬於自己的死士。
鰲拜見了,卻以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樂,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暗自高興。
康熙八年(1669)五月開始,康熙開始了“剪除羽翼,再取其腹心”的戰略。
他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外敵,離開京城,讓鰲拜在京城的勢力大減。
隨後又派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控制了京城的治安。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康熙決定開始擒獲鰲拜集團的首腦——鰲拜。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康熙召見鰲拜,突然命令這些布庫少年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
康熙讓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大臣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歷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誅,僅命革職,籍沒拘禁。不久鰲拜死於禁所。
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
自此,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
當然,還少不了這個揚州少年的幫助。
犯了什麼錯誤?
太輕敵了,如果當時在宮裡沒有擒獲鰲拜,而讓鰲拜逃走,那麼搞不好逼反了鰲拜,康熙一家老小就性命不保了。
表面上是用一群連摔跤的少年擒獲了鰲拜,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二十四歲的順治帝福臨突然病逝。
因玄燁出過天花具有免疫力,所以遺詔的形式冊立玄燁為皇太子。同時,順治遺詔指派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當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燁即位於太和殿,時年僅6歲(虛歲8歲),頒詔大赦,並改明年為康熙元年。
玄燁八歲喪父,母親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又在他十歲的時候病逝。 唯一陪伴他的親人,只有他的奶奶孝莊皇太后。
在四個輔政大臣之中,首輔索尼病故。
在索尼病故前,他上書康熙,要皇帝遵循先帝順治14歲親政的先例,開始親政。
這就為康熙扳倒鰲拜奠定了基礎,因為皇帝親政擁有合法性,輔政大臣都要乖乖交出權力,否則就是反叛,天下共討之。一下子就把鰲拜推到了風口浪尖。
但鰲拜乃是一介武夫,並不自知,反而更加飛揚跋扈,最終把自己作死了。
1677年七月初七,14歲的康熙帝正式親政,在太和殿受賀,大赦天下。 同時,加恩輔臣,仍命佐理政務。
但僅十天後,鰲拜就給康熙來了下馬威。
蘇克薩哈為了扳倒鰲拜,主動辭職,上疏請求解除輔臣之任,願往遵化守護順治陵寢。這個舉動別有意味,那就是既然皇帝已經親政,那麼輔政大臣就沒有存在的必要,蘇克薩哈提出辭職,那麼鰲拜、遏必隆兩人按理也應辭職,把所有權力歸到康熙那裡。
這對嗜權力如性命的鰲拜簡直無法忍受。
鰲拜非常生氣,給蘇克薩哈羅織了心懷奸詐、久蓄異志、欺藐幼主、不願歸政等24款罪名,提出應處凌遲、族誅之刑。
康熙同樣深知蘇克薩哈並不該殺,雖然自己已經親政,但羽翼威未豐,無力保全蘇克薩哈一命。
在金鑾殿上,鰲拜氣勢洶洶,竟在御前“攘臂上前,強奏累日”。康熙深受刺激,也就在那一刻,他認為扳倒鰲拜刻不容緩了。
最終將蘇克薩哈處以絞刑,並誅其族。蘇克薩哈的被殺,使鰲拜與康熙之間的矛盾急劇上升。
鰲拜擅殺同為輔政大臣的蘇克薩哈,數天後與遏必隆一起進位一等公,實際政局並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遏必隆唯唯諾諾,根本不敢和鰲拜相爭,就是個應聲蟲而已。
當時整個朝政被鰲拜的黨羽把持,康熙政令不出紫禁城,任何事都要得到鰲拜的同意。
所以除掉鰲拜一定要秘密行事,否則打草驚蛇,很可能會激反鰲拜。
康熙於是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內整日練習布庫為戲,這其實是在宮裡訓練了一批屬於自己的死士。
鰲拜見了,卻以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樂,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暗自高興。
康熙八年(1669)五月開始,康熙開始了“剪除羽翼,再取其腹心”的戰略。
他先將鰲拜的親信派往外敵,離開京城,讓鰲拜在京城的勢力大減。
隨後又派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戍權,控制了京城的治安。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康熙決定開始擒獲鰲拜集團的首腦——鰲拜。
康熙八年五月十六日(1669年6月14日),康熙召見鰲拜,突然命令這些布庫少年在鰲拜進見時將其逮捕。
康熙讓大臣商議鰲拜大罪三十條,大臣請求誅其族,康熙帝念鰲拜歷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誅,僅命革職,籍沒拘禁。不久鰲拜死於禁所。
但誅殺了鰲拜的很多弟侄親隨及黨羽。
自此,康熙帝由此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
當然,還少不了這個揚州少年的幫助。
犯了什麼錯誤?
太輕敵了,如果當時在宮裡沒有擒獲鰲拜,而讓鰲拜逃走,那麼搞不好逼反了鰲拜,康熙一家老小就性命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