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澡雪堂主談修心

    所以《易經.辭傳》裡面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關於“無極”的說法很多,比如象《道德經》裡就較早的提到了“無極”的說法,還有北宋周敦頤的《太極圖說》裡也提到了很多,講到“無極”怎樣向“太極”演變,另外還有《列子》裡面,提到的更多,象裡面的“湯問篇”,還有“天瑞篇”等等,都提到了“無極”。

    比如“湯問篇”裡就記載了商湯和夏革的一段對話:

    殷湯問於夏革曰:“古初有物乎?”

    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

    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

    夏革曰:“物之終始, 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

    革曰:“不知也。”

    湯固問。

    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

    另外在“天瑞篇”,還提到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等概念,其中說:

    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

    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象這裡講到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有一太極,太易太極,則生太初,太初太極,則生太始,太始太極,則又生太素等等,以此類推,便可知其中的邏輯關係。

  • 2 # 有話少說

    無極出自《道德經》。太極出自《莊子》。

    無極的意思,天地萬物“復歸於無極”。太極的意思,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

    託名孔子《易傳》用“太極”解《周易》八卦: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然而,七十年代出士馬王堆帛書《周易》完全不同。其《易傳》部分,不是“太極”,而是“大恆”:

    是故《易》有大恆,是生兩儀,兩儀生門四馬,四馬生八卦。

    聖人孔子,不至於七顛八倒,“一會兒太極生兩儀,一會兒大恆生兩儀”吧?

    還有呢,太一出兩儀。

    《呂氏春秋,大樂》:

    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

    《易傳》借《呂氏春秋》論音樂的“太一生兩儀”,加上“兩儀生四象”,就“四象生八卦了。”

    太一,《史記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史記日者列傳》眾占卜家之一,太一家。

    大恆變太一,太一變太極。然後宋儒周敦頤“無極而太極”。儒家把道家東西的變成自己的東西。

    《周易》無“太極”,《易傳》有了“太極”卻無“太極圖”。把太極、太極圖當《周易》,是後儒的誤導,以訛傳訛,直到如今。

  • 3 # 山澗一清泉

    從字面上看,無極出自《道德經》,太極則出自《易傳》,但追根溯源無極太極的思想皆出自《易經》。道德經是老子讀易經的心得體會,他只是把易經中的部分思想提煉出來並加以昇華,讓更多的人能看的懂。而易傳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及其弟子對易經的解讀。

    那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天地萬物未生之前,這個宇宙一片混沌空無,什麼都似乎沒有,反正我們看不見、摸不著,既無法聞氣味亦無法聽其聲。一般用一個空白的圓圈表示無極。這體現的是宇宙處於本源時的一種狀態!

    混沌之氣慢慢的分開成了陰陽二氣,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二氣相生相剋,是為太極。一般用雙魚圖表示。這體現的是宇宙萬物出生前及出生後的一種境界,雖分為陰陽兩極實則根本沒有“極”,陰極而陽生陽極而陰生,萬物因互化而生亦因互化而長而滅!

    宇宙萬物從何而來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我們古聖先賢說:無極而太極,太極生陰陽,陰陽和合而萬物生。

    明白了無極與太極,基本上也就懂得了萬物執行的規律。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這些都是在生活中給予我們無盡力量的哲理。

  • 4 # 醫養悟道儒術興業

    無極是陰陽未分混沌狀態,太極是混沌分陰陽而成兩儀之態。無極、太極之說早見於《易辭》,河圖洛書、八卦、九宮之說也多有涉及,最早出自哪裡,目前尚無考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五星有什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