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地人

    太合音樂推出了譚伊哲的新歌。作為製作人的他,這一次的作品名字,就叫《製作人》。

    這是《製作人》這首歌曲的行業意義。要知道在華語樂壇的歷史上,一直都是臺上的明星接納掌聲,幕後的音樂人默默付出,這種付出與收穫的極度不平衡,不僅影響了音樂製作人這個領域的持續輸出,甚至也還讓很多歌迷,根本不知道一首作品竟然還需要製作人這個角色,以及提出製作人這個角色,究竟是幹嘛的這樣的問題。

    比如,即使像譚伊哲這樣頂尖的製作人推出作品,還是會有人問譚伊哲是誰?

    譚伊哲就是那個曾經為李宇春、莫文蔚、李榮浩、李健、何潔、周筆暢、尚雯婕、譚詠麟、古巨基、任賢齊、鄭鈞、葉蓓、孫楠、劉歡、曾軼可、那英、許飛和張傑等等歌手付出過的製作人。而他的角色,可以是作曲、可以是編曲、可以是絃樂編寫,也可以是吉他、鋼琴等各種樂器的演奏。

    與此同時,譚伊哲也是《超級女聲》、《明日之子》等大型音樂節目的音樂總監,有時候你們在字幕上看到的TYZ樂隊,TYZ指的就是譚伊哲。

    都叫製作人,譚伊哲這個製作人,卻又有些不一樣。

    在我看來,譚伊哲就是一位全格局製作人。作為一名科班出身的音樂人,他有著傳統的那一面,比如擅長絃樂編曲,比如對搖滾四大件樂器的熟練掌握和結構。而且,譚伊哲在爵士等曲風的運用上,也有相當高的音樂造詣。

    而譚伊哲最為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作為一名學院音樂人,他不僅有傳統的樂器邏輯,他同樣還有另一種完全不同的EDM邏輯。當傳統與現代的壁壘完全被打破之後,譚伊哲也就成了華語樂壇鮮見的全型別製作人。

    其實,這次的這首《製作人》,就是這種全型別製作的典型實踐。在這首作品裡,譚伊哲除了同時運用樂隊邏輯和電音邏輯之外,還在這個基礎上,融合了Swing up Tempo、Motown Funk、Gospel、A cappella、smooth Jazz、Electronic、Rumba、Samba和Shuffle Blues多達九種的曲風。

    在很多音樂人,還在為自己的某首作品裡,融入三四種風格沾沾自喜時,你絕對不能讓他聽到譚伊哲的這首《製作人》。

    雖然有多達九種曲風融合,但極佳的音樂邏輯性,也讓譚伊哲對於音樂曲風的銜接、切換,幾乎毫無PS痕跡。如同武俠小說中,將各種門派的招術融為一體一樣,譚伊哲在《製作人》這首作品裡的表現,從技術上來講,就是一個音樂武林最高段位的高手。

    其實,除了技術上的震撼之外,譚伊哲這首《製作人》,也讓人想到了Daft Punk之前那張橫掃“格萊美”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都是那種以技術美帶來靈性美的極致之作。

    如果說技術美給予《製作人》的,是結構的嚴謹、和聲的和諧,那麼靈性美,就讓這首充滿大量技巧的作品,有了一種靈動的歡暢感。至少對於絕大多數聽眾來講,這首有著“九組鏡頭”的歌曲,最終聽起來卻是“一鏡到底”,相當流暢自然,這恰恰就是因為譚伊哲賦予作品的靈性,所起到的作用。

    《製作人》這首歌曲,帶來的還有屬於譚伊哲的音樂哲學。

    以一種開創性的Future Vox,作為人聲的Auto-Tune,除了證明譚伊哲在行業的領先地位之外,這種二次元的表達方式,也恰恰說明了譚伊哲在音樂哲學上的超前。

    這是一個Future Bass成為樂壇主流的時代,而譚伊哲的《製作人》裡,雖然沒有出現Future Bass那樣的音色,但他的做法,無疑就是Future本人。

    當傳統的流行音樂,強呼叫文字去突出音樂的感性、人文性時,譚伊哲在《製作人》這首作品裡,所用的卻是一種快樂玩音樂的邏輯。歌詞不需要太多的意義,人聲只是音樂整體的一種音色、一個組成部分。

    想一想,這樣的音樂邏輯,是不是和曾經的竇唯,他對於音樂的理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麼一聯絡,譚伊哲無疑就是在用最Future的方式,玩著最佛性的音樂。這裡面都有一種同樣的音樂哲學,就是快樂、自然,就像他自己在歌詞裡所寫的那樣:“我只想讓音樂伴著我,每天快樂”。

    既有大師的技術和格局,又有孩子般的童真和“貪玩”,譚伊哲的這首《製作人》,既是一堂音樂大師課,提供了一種嶄新的音樂哲學。音樂,就應該既嚴謹也快樂、既深刻也自如、既華麗也簡潔。

    譚伊哲的《製作人》,當然都做到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寧澤濤宣佈退役,曾經隔空示愛的韓國藝體女神現在近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