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刑法沒有直接規定見死不救罪,一些人認為見死不救只是道德問題,事實上並非如此。在中國刑法犯罪理論上,加害行為只是作為形式實施的犯罪行為,犯罪也可以不作為形式實施,即對於負有特定義務的人來說,如果能夠履行卻不履行義務,見死不救,即構成犯罪。
根據中國刑法的規定,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法律明文規定行為人有特定救助義務的人員。如婚姻法規定的家庭成員間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如果有經濟能力的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造成死亡的,構成遺棄罪。
二是在職務上或業務上有特定義務的人員。如醫院有救死扶傷的義務,警察對於陷入危難中公民的人身財產有救助的義務。如果醫生或警察拒絕進行救助,見死不救可能會構成故意殺人或翫忽職守罪。
三是因先行行為產生的特定義務人員。如汽車司機交通肇事後,有及時救助傷員的義務,如果肇事司機不採取積極措施進行搶救而逃跑,致人死亡的,構成交通肇事罪,要加重處罰;如果肇事司機不但不救助,而是將傷員轉移到偏僻地方,致人死亡的,則構成故意殺人罪。
法律雖然只要求負有特定義務的人不能見死不救,否則要追究法律責任,但是,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其目的是以此倡導人們,當他人陷入危急困難時,人人應該挺身而出,積極主動進行救助,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中國刑法沒有直接規定見死不救罪,一些人認為見死不救只是道德問題,事實上並非如此。在中國刑法犯罪理論上,加害行為只是作為形式實施的犯罪行為,犯罪也可以不作為形式實施,即對於負有特定義務的人來說,如果能夠履行卻不履行義務,見死不救,即構成犯罪。
根據中國刑法的規定,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法律明文規定行為人有特定救助義務的人員。如婚姻法規定的家庭成員間有相互扶養的義務,如果有經濟能力的人對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員,應當扶養而拒不扶養,造成死亡的,構成遺棄罪。
二是在職務上或業務上有特定義務的人員。如醫院有救死扶傷的義務,警察對於陷入危難中公民的人身財產有救助的義務。如果醫生或警察拒絕進行救助,見死不救可能會構成故意殺人或翫忽職守罪。
三是因先行行為產生的特定義務人員。如汽車司機交通肇事後,有及時救助傷員的義務,如果肇事司機不採取積極措施進行搶救而逃跑,致人死亡的,構成交通肇事罪,要加重處罰;如果肇事司機不但不救助,而是將傷員轉移到偏僻地方,致人死亡的,則構成故意殺人罪。
法律雖然只要求負有特定義務的人不能見死不救,否則要追究法律責任,但是,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其目的是以此倡導人們,當他人陷入危急困難時,人人應該挺身而出,積極主動進行救助,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