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74626316078

    忍氣吞聲、擲地賦聲、鴉雀無聲、悄然無聲、異口同聲等。

    1、忍氣吞聲

    【解釋】:忍氣:受了氣不發作;吞聲:不敢出聲。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出自】: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譯文】: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也不敢嚎眺痛哭。

    2、擲地賦聲

    【解釋】:形容辭章優美。同“擲地金聲”。

    【出自】:明·鄭若庸《玉玦記·赴試》:“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擲地賦聲難比。”

    【譯文】:腰印能像季士很少,恐怕在地賦聲難以相比。

    3、鴉雀無聲

    【解釋】: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四:“公曰:‘鴉去無聲,又何言聞?’”

    【譯文】:你說:烏鴉離開沒有聲,又能聽到什麼呢?

    4、悄然無聲

    【解釋】: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音。

    【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詩:“東舟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

    【譯文】:船向東船悄靜無聲,只見江心秋月白。

    5、異口同聲

    【解釋】:不同的嘴說出相同的話。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出自】:《宋書·庾炳之傳》:“伏復深思,只有愚滯,今之事蹟,異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測得物之數耳。”

    【譯文】:我再思考,只有愚蠢停滯,現在的情況,異口同聲,便是顯著,政治不測得物體的數字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蘭花蘆頭有點枯,什麼原因?